60年,蒙哥马利问中国今天还怕日本吗?毛主席:还有点怕,为何

历史小书生短视频 2024-03-12 10:09:11

您可以点击关注,并在本文下方留下您宝贵的评论和意见。您的每一份支持都会激励我更加努力地创作出更好的文章,希望您能够给我这个机会,同时也是对我文章的一种认可。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西方帝国主义的封锁和施压,不少资本主义国家都没有立即承认新中国的政权。

在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新中国的外交都处于西方国家的孤立之中。因此,西方国家充斥着很多不实的关于中国的信息,这也让不少人对中国有误解。

其中,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英国元帅蒙哥马利就曾对新中国怀有偏见,甚至是敌意。他曾说:

“在远东,倘若各国恐惧外来威胁的话,那是中国,而非俄国。”

然而,蒙哥马利元帅却在多年后对中国的态度产生了重要变化,后来,他曾视为“外来威胁”的中国变成了他口中的“世界和平的关键”:

“从长远看,世界和平的关键在中国,中国必将作为大国强国屹立于世界。”

是什么让这位视中国为威胁的元帅改变了自己的观点呢?其中的具体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一定跟他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两次中国之行有着必然的关系。

蒙哥马利出生在英国伦敦一个贫穷的爱尔兰人家庭,1907年,20岁的蒙哥马利考入了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从此,他的人生便跟军事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蒙哥马利先后参加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蒙哥马利先后指挥了诺曼底登陆等著名战役,成功扭转了欧洲战场的颓势。这些战役的胜利深刻影响了全世界的战局。

虽然蒙哥马利的战场都集中在非洲战场和欧洲战场,更没有直接参加过中国人民的抗日战场,但他却是中国人民的朋友,因为他指挥取得的战役的胜利,不仅消灭了德国法西斯军队,而且还使得日本法西斯失去了盟友,在战场上孤掌难鸣,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蒙哥马利继续活跃在英国军队中,不仅受封子爵,还努力推动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1958年9月,蒙哥马利退役,结束了长达五十年的军旅生涯。虽然已经退休,但蒙哥马利并没有过上与世无争的养老生活。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仍然能够看到他的身影。

1959年6月,蒙哥马利访问苏联,这次访问之旅,让蒙哥马利对中国的态度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他开始意识到“未来,中国可能是世界和平的关键”。

不久,蒙哥马利便在媒体上公开表达了访问中国的愿望。在之后访问印度时,蒙哥马利又正式向中国驻印度大使提出了访华的请求。

中国政府在得知蒙哥马利的访华意愿后,毛主席称:“非常欢迎适当的时候邀请他来华访问。”毛主席的回答并不是敷衍,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决定。当时,中国正面临着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挑战,压力巨大。在这一背景下,中共中央毛主席已经开始考虑改善同欧洲的关系。

于是,当蒙哥马利表达出访华的希望后,中国方面立即进行了研究,毛主席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份关于蒙哥马利的调查报告,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

“蒙哥马利与丘吉尔、麦克米伦首相关系密切,对统治集团政策有相当影响。但此人对中国持威胁论,会寻机挑唆中苏关系。”

毛主席在看过这段话后,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之中。但很快,毛主席心中便已经有了主意,并立即交代工作人员同意蒙哥马利访华的请求。

众所周知,虽然英国是西方大国中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但由于在之后的朝鲜问题、台湾问题等方面一直追随美国,导致两国外交关系长期停留在了代办级。直到1972年两国才正式建交,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

因此,在中英双方都没有高层往来的情况下,蒙哥马利来华访问在当时是一件异乎寻常的事情。不过,从另一个方面看,更能够看出毛主席在乱局中拨开迷雾破局的自信和能力。

蒙哥马利收到中国的回应后,立即投入到了有关中国和毛主席资料研究中。

1960年5月24日,蒙哥马利乘坐的飞机抵达北京,开始了自己的访华之旅。此后两天,周总理先后同蒙哥马利进行了两次会谈,谈话中,周总理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表明了中国的立场。

这两次会谈在十分和谐、自然的氛围中进行,周总理等人能够感受到蒙哥马利对中国释放的善意。基于此,加之蒙哥马利的请求,周总理又进一步安排了他与毛主席的见面。

5月27日,原本在杭州的毛主席,特意来到上海与蒙哥马利会面。

一见面,毛主席便对他的到来表达了热烈的欢迎,并直言不讳地将自称“侵略者”。这个称号是在朝鲜战争期间,被美国控制的联合国会议给我国扣上的一顶帽子。

如今,毛主席以自我调侃的方式说了出来,倒是令蒙哥马利始料未及,他只能笑一笑,但并没有说些什么。

在之后的会谈中,蒙哥马利就一些自己早已感兴趣的话题同毛主席进行了坦诚交流。

蒙哥马利好奇地问毛主席:“中国在强大之后,是否会发动侵略战争呢?”

毛主席则斩钉截铁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新中国绝不会,越出边界去侵略别人,也不会企图把共产主义思想强加给别的国家。中国深受外国的侵略和欺凌,我们只要求外国不要干涉中国的事情。即使我不在世的时候,中国也不会扩张侵略。”

有意思的是,针对中日之间敏感的双边关系,蒙哥马利也直言不讳地问了一个问题:“那今天,你们还怕日本吗?”

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有着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般魄力的毛主席,却笑着说道:“还是有点怕的。”

蒙哥马利听到这个答案后震惊不已,他急忙追问原因。

只听毛主席缓缓说道:“因为现在是美国扶植日本的军国主义。”

话音落下,大家神情严肃,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中。不过,沉默的氛围很快便被新的问题打破了……

蒙哥马利的首次访华之旅在五天后宣告结束,期间,他与中国领导人毛主席、周总理和陈毅进行了会谈,先后参观了广州、北京、上海三座城市。

短短五天行程让蒙哥马利意犹未尽,他提出能在明年再次访问中国,并在这里待更长时间,看看那些还未对西方国家开放的城市。

回国后,蒙哥马利先后在媒体上发表了一些关于中国的言论:

“新中国决心成为自己土地的主人,能够自由地决定自己的命运,而不受任何外来的干涉。五十年后,中国将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中国人民干劲十足,要和平、不侵略,50年内大有可为。中国革命是正确的,不可避免的。中国军队有‘充分的高素质的人员供应’,民兵组织遍及全国,因此,入侵中国,一定‘要大倒其霉’。”

相关的言论还有很多,但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对中国的盛赞,可以看出,这次与中国的近距离接触让他对中国的态度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让他确信了“未来世界和平的关键在中国”这个观点。

1961年9月6日,蒙哥马利再次访华。根据他此前提出的请求,周总理特意安排他前往太原、延安等还未向外国人开放的城市。

蒙哥马利第二次访华之旅持续了三周左右。期间,他不仅同中国高层领导人进行了会谈,还深入中国社会,与人民群众广泛接触。这帮助他更加直观地了解中国和中国人民,同时对中国的外交政策有了更深入地理解。

毛主席在9月23日和24日同他进行了会谈,每次谈话的时间都在两个小时到三个小时之间。这给蒙哥马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称“毛主席是一个真正的领袖”,称“周总理是世界各国领袖中少有的人物。”

蒙哥马利的两次访华之旅,表面上看是蒙哥马利为了了解中国而来,但实际上,这是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出于战略考虑作出的决定。

中国借蒙哥马利之口向全世界传达了一个重要信息,即和平外交。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中国将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平外交方针。

蒙哥马利在回国后,十分直白地向媒体说道:

“中国如饥似渴地需要和平。……中国对它合法边界以外的地方没有领土野心。”

在谈及中国的情况时,蒙哥马利向世界作出了十分客观的描述,在西方国家中,这其实成为了一次关于中国形象的正面宣传。这一做法带来的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中国掀起了第二次建交高潮。

参考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军网、cctv国家记忆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7 阅读:1865

历史小书生短视频

简介:听小书生讲述不一样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