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对话济南“古风”摄影师:约1000元一组照片,一天只拍一组,快来一场特殊定制的“时空穿梭”!

山东商报 2024-05-16 19:40:26

近年来,中国古代文化越来越多地被大众熟知,“古风”悄然流行,它可以是一袭汉服,可以是一段小调,也可以是一件工艺品等。在社交网络中间,一张张造型优美、风格典雅的“古风”汉服照片,往往能收获不少网友的点赞。

随着汉服体验在济南的“出圈”和大热,一批专门拍摄古风写真的摄影师群体应运而生。他们用自己的镜头结合对古人审美的认识,记录着传承千年的“东方美”。日前,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与济南的一位“古风”摄影师聊了聊。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王远 实习生 付英杰 郭钰颖

特殊定制的“时空穿梭”

“我从2018年开始接触到古风摄影,大约从去年开始,找我约拍汉服写真的顾客数量开始直线增长。也是那个时间段以来,济南市各大景区内,都可以瞥见不少‘汉服女孩’的身影。”李女士是一位独立摄影师,有一家自己的摄影工作室,主营古风汉服摄影。

“曾经,我们工作室并没有走上专门拍摄古风照片的‘赛道’,基本上各种题材都可以约拍。不过后来我觉得把古风内容‘做专做细’,无论是在吸引顾客还是工作室未来发展上都更加垂直。”李女士说,“相比于其它题材,我更喜欢汉服、古风摄影。因此,目前正与一些汉服工作室合作,经营与之相关的古风摄影内容。”

“一般而言,我会在社交平台上接到约拍订单,顾客大都是外地来济南游玩的游客。”李女士告诉记者,自从去年济南旅游业“大火”以来,她可以直观感受到旅济游客的增多。

“由于拍摄性质更偏定制类,所以在前期沟通阶段,我首先会提议顾客发一张自拍照。”李女士解释道,这样做的原因是根据相貌特点来更好地为顾客提供妆造、着装方面建议,“比如气质较为‘明艳’的顾客,可能比较适合唐制汉服,而气质较为‘小家碧玉’的,可能更适合宋制汉服。”

在发型妆造全部确认完毕后,我们也会根据顾客需求的拍摄主题,选择一个合适的拍摄地点。李女士提到,“比如前段时间有一位来自天津的顾客,说想要拍一组‘武侠风’的写真集。我考虑再三,认为市区内的古建筑很难表现出拍摄主题。”不过很快,李女士就有了主意。“后来我想到,龙洞风景区很符合。那里山势险峻、峭壁林立,很有金庸笔下‘华山论剑’的感觉。跟顾客沟通后,顾客也很认可。”

“在所有拍摄工作完成之后,我会将初步筛选过后的照片传给顾客。之后由顾客选择出想要精修的照片,而我会使用修图软件将所选照片精修为统一风格的写真集成品。”李女士说,后期修图的工作虽然略有枯燥,但却是不可缺少的步骤。“通过调色等方法,照片会更加贴近古时的风格和审美,更具‘古风’的美感,给原照片‘锦上添花’。”

古风拍摄离不开“模仿”

“根据顾客需求不同,价格也不同,平均一组照片大约1000元,一般情况下,我一天只接一单顾客。”李女士对记者说,首先顾客前期的妆造时间很长,其次在拍摄上,可以留出足够宽裕的时间来拍出更精美的照片,最大程度满足顾客的拍摄体验。

“我有时也会去研究国画、敦煌壁画、民俗插画等方面的内容,作为我照片构图、调整顾客姿势的参考”,李女士表示,只有参考古代的技法后,作品才能具有“复古”的感觉,“当深入去了解这些艺术品后,你会由衷佩服我们先人的艺术造诣。”

“我认为古风摄影也应该在这一方向上借鉴学习,毕竟我们不仅在拍摄古风汉服照片,也在传承着老祖宗留下来的一种艺术理念和表达技巧。”李女士告诉记者,有一次去故宫游览,她发现其中的一切都在吸引着自己,从此便更加坚定了走古风摄影的路子。

“如果仅仅将其当作普通的‘人物摄影’,则无法完整诠释出汉服的内在美。”李女士告诉记者她的摄影心得,“也许大家对女摄影师的‘固有印象’是镜头内容比较着重于表现人物,但我认为自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风景爱好者。”李女士笑道,“因为有了风景的衬托,才能体现出‘人在画中游’的感受,只有当人物融入进景色中,照片才有故事感。”

古风摄影的进行式

“通过将作品上传到社交媒体,以及各种摄影平台,如今工作室也正慢慢积攒起知名度。”不过,李女士也提到,虽然每张摄影作品在拍摄当下都是自己很满意的,不过随着自身摄影技术不断精进,“过个一两年,突然又会觉得自己当时拍摄的照片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之所以选择摄影这条道路,我认为家庭方面给了我很大影响。”李女士回忆道,“我的父亲就是一位摄影师。在当时,父亲会拿起他的胶卷和相机外出拍摄,拍完之后还会自己动手洗相片。在这样环境中耳濡目染,我也从小就喜欢上了摄影。”

“在上大学三年级时,父亲送给我人生中第一台相机。当时我开心极了,几乎天天都拿着相机在街道上‘一阵乱拍’。”回想起初次接触摄影的过程,李女士笑着说,“由于没什么技术,也不懂光圈、快门、感光度等相关的操作,我会将相机的所有功能挨个儿尝试一遍,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我也就慢慢从‘入门’到‘精通’了。”

“自去年开始的‘汉服热’确实吸引了不少摄影师来到古风摄影这个圈子,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市场。”李女士也提到,特别是浔埔“簪花围”在济南爆火以后,古风汉服摄影很有“破圈”的势头,“古风摄影在整个摄影圈中属于较晚出现的种类,因此潜藏利润较大,也间接导致了如今古风摄影师‘良莠不齐’情况的加剧。”

“因此我认为,古风摄影‘该是什么样子就应当是什么样子’,是文化内在造就了‘古风’与‘摄影’之间的有机结合。”李女士对记者说,“除此之外,‘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是再贵重的相机,再优秀的滤镜也无法比拟的。相机只是工具,如何使用它还要靠摄影师的真本领。”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编辑 姜之贤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