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人向友人借1000块钱,25年后友人身家过亿,回国给友人一千万以表谢意

三十七度二的感情 2023-06-03 17:20:12

经过警察们的帮忙,这对二十多年不见的哥们总算是重逢了,看到小云出现在自己面前,张爱民感动的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位曾经的干瘦老哥,如今的身价,竟然超过了十亿,而且,他还说,要还张爱民一千万,来偿还这一千块钱的人情!

听到这个惊人的新闻,张爱民脑海中浮现出二十五年前的一幕幕画面。

80年代,张爱民出生在江苏省徐州市,是一家本地的工厂的推销员,他不但看起来很有朝气,而且还是一名熟练的工人。

因为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他的父母也不要他上缴薪水,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又因为有钱,张爱民的衣着打扮,比起其他的同龄人要时尚许多,而且,他也有“管闲事”的习性。

因为张爱民掌控着自己的薪水,有时候遇到了什么麻烦,他也会出手相助,出身于华夏文明的他,骨子里就带着一种正义的味道。

与此同时,随着国家的发展,人民已经不是单纯的温饱,而是对美丽的渴望越来越高,各地大大小小的城市都有了自己的理发馆,而在理发馆里,挂在墙上的时尚照片,更是让无数的年轻人为之着迷,张爱民自然也是一个时尚的代表。

来到了这家理发店。接待他的是一个身材矮小,说话带着一股南方口音的小男孩,在询问了几句之后,张爱民终于挑好了自己想要的发型,然后在小男孩的示意下,让张爱民坐下,然后两人就开始聊天。

经过询问,张爱民才知道,眼前这位身材消瘦的小伙子,是浙江温州人,大家都称呼他为“小云”,小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跟师父学剪头发,而且还会几手烫染,不过听说徐州这边薪水不错,就跟着过来了。

等电吹风最终成型,张爱民将头发弄好,对着镜中的自己打趣道:“哈!真是个帅男人!”小云也是哈哈大笑,就这么,张爱民交了八角的美发费用就走了,张爱民直爽的性子让小云很是感动,毕竟这是他来到这个新环境后,遇到的最大的客户,张爱民的这种态度,这种言语,都让他很是温暖。

而张爱民也很喜欢男生的头发,经常会在他的头发上做一个造型,久而久之,两个人就成了好朋友。

然而,有一天,张爱民从外地回来,却意外地发现,理发店已经倒闭了,而那位叫做小云的美容师,也不知所踪,两个新认识的人,就这么走丢了。

小云本名叫孙胜荣,出生在浙江温州义乌,当年跟着几个同乡去江苏徐州做了一家美容院,后来因为美容院要搬迁,孙胜荣拿完了自己的月薪就走了,孤苦伶仃,没办法,只好再次返回温州,重新谋生。

不过,因为他的身材太过单薄,根本不适合做什么粗活,所以他决定和一个老乡一起做点小生意,可惜,没有足够的资金,孙胜荣根本就没有办法将自己的小店经营下去,最后,他只好带着一辆大车,在街道上的店铺里跑来跑去,不仅挣不到多少银子,而且还得承担大量的劳作。

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孙胜荣一大早就躺在了步行街旁边的台阶上,因为又饿又饿,他的四肢还在不停的颤抖,却又无可奈何,只好低头继续赶路。

此时,孙胜荣正低头沉思着,他突然发现自己面前的人遮蔽了太阳的光芒,他抬头一看,却见一个魁梧的身影正站在自己的面前,只不过因为灯光的缘故,孙胜荣并没有来得及看清楚这个身影的面容。然而,当这个男人说出来的时候,孙胜荣的瞳孔猛地一缩:“你是小云?”

孙胜荣缓缓地从地上爬了起来,他打量着面前的这名魁梧男子,定睛一看,顿时惊喜道:“张大哥!你为什么会出现在温州?”

等孙胜荣收拾好了以后,张爱民便将他送到了酒店旁边的一家餐厅。

孙胜荣一脸的无奈,说道:“其实我也想自己创业,只是没什么资本,干点苦力活,才能尽快积聚起足够的资金来创业。”

张爱民是个很喜欢“管闲事”的人,一听这话就说道:“来徐州,我给你把店面给你弄好了!”

孙胜荣一听这话,顿时眼睛一亮,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张大哥,你我无冤无仇,干嘛要帮忙?”

“都是自己人!”张爱民一脸热情的说道。

直接将一千块钱递给了孙胜荣,说道:“只要你能将店铺经营好,我也不求什么报酬。”

这1000块钱,在孙胜荣看来,绝对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张爱民则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这一刻,他终于将他当做了自己的兄弟,他永远都记得,这一年是1986。

张爱民返回徐州之后,亲手给孙胜荣选好了店面,又跟老板联系了一下,同时叮嘱老板,在店面开业的这段时间内,有什么事情可以跟他商量,绝对不能让这个年轻人给难堪。

张爱民常年不在,所以店里面就只有孙胜荣一个人,不过孙胜荣这个勤快的人,在店里面忙碌着,丝毫不觉得疲惫,他要做的,就是报答张爱民。有的时候,他一天要工作十二个小时,才能让自己的梦想早日实现。

眼看着美容院的生意蒸蒸日上,张爱民也为孙胜荣而开心,张爱民便从自己的行李箱中取出了一壶白酒,还有几样从外地带来的土特产,两人就在美容院中一边喝酒,一边闲谈起来。

孙胜荣对张爱民千恩万谢,张爱民打趣道:“你还这样,就不把我这个朋友放在眼里了。”

孙胜荣讪讪一笑:“好吧,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因为在孙胜荣老家,根据上级的指示,孙胜荣必须要回老家去做一次士兵选拔,因此他的理发店要暂时歇业。

张爱民开口说道:“男子汉大丈夫,志向远大,而且这次的任务,也是我们的任务,我们一定要完成!”

不过,孙胜荣只是淡淡一笑:“张老弟,我看我这身子骨,恐怕是进不了部队了,等过段时间,我就回来了。”

张爱民道:“如果你能验上,你就去,如果验不上,那就再来,放心吧,我这里没问题。”

就这样,孙胜荣和王耀喝完了杯中的酒,然后坐上了回程的火车。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本以为孙胜荣身体素质达不到要求,竟然通过了,因为没有任何现代化的通讯器,所以他根本找不到张爱民,于是,他就一直惦记着那个理发店。

张爱民在徐州看到自己的好朋友再次失踪,以为孙胜荣已经去当兵了,于是在等了许久之后,因为租金已经付不起,便将房子给退掉了,然后将自己的东西都给卖掉了,从此,这间联系着自己和自己的好朋友的理发店,就这么不翼而飞了。

时光飞逝,转眼便到了2011,二十五年的时光,孙胜荣一直都在惦记着自己未完成的诺言,惦记着那位帮了自己大忙的张兄弟。这么多年来,他们的人生轨道有何改变?

当初孙胜荣退役的时候,在妹妹的邀请下,去了一趟西班牙,在妹妹的公司工作,凭借着自己的聪慧和努力,在军队中磨练出来的毅力,很快就闯出了一片天地。

渐渐地,伴随着他的财富越来越多,从当初的单薄温州少年,到现在的身价数十亿,然而,他的心中,依旧牵挂着一个人——张爱民。

所以,他在09年的时候,又一次返回了徐州,凭借着二十多年前的回忆,他开始在自己的家乡寻找自己曾经的理发店。但是,因为我们的祖国在飞速的发展,很多他在自己的记忆中都是又老又窄的小街,现在已经被改造成了宽阔的大道,如果连自己的联系方法和详细的资料都没有,要在这里找一个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所以,她寻找张爱民的第一步,就以失败而结束了。不过孙胜荣并没有就此罢休,后来有一个义乌的客户听说了孙胜荣的经历,很是感动,便答应和孙胜荣一起回国,一起找到那个张先生。

这次孙胜荣几个人根据张爱民当初所说的工作地点,终于查到了那个厂子的位置,不过因为年代太过古老,厂子里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拆了,所以几个人就顺着小区的方向,四处寻找张爱民的踪迹,没想到一个正在晒日光浴的老头,居然真的把“张爱民”的住址告诉了孙胜荣。

然而,等孙胜荣等人来到那个地方的时候,才知道那个“张爱民”已经快七十岁了,这让孙胜荣对找到那个张兄弟的希望破灭了,甚至还去了一趟警局,但是警局里有一百四十九个“张爱民”,没有任何的证据,也没有任何的线索,孙胜荣等人只能无奈的离开。

不过,有情人终成眷属,孙胜荣本来都快绝望了,却接到了之前被他请来的那个警察的电话,告诉他,他找到了那个张爱民!这都是因为张爱民喜欢“管闲事”的缘故。

其实,在孙胜荣的口供之下,王警官也没有忘记这一茬,直到一年多以后,他们才终于收到了一个名叫“张爱民”的报案。

这件事情发生在2012年的七月份,退休后经营着一家古玩店的张爱民,看到旁边两个店铺之间的矛盾,他想要劝阻,可是店铺的老板还是不肯罢休,眼看着事情就要闹大,张爱民只好报了警。

处理好了这件事情,王警官就走到了张先生的面前:“你在西班牙有没有什么朋友?”

王警官的这个问题,让张爱民有些莫名其妙,随后王警官开口说道:“25年前,你有没有帮一个小伙子做理发生意?”

张爱民这才反应过来:“你是说,小云?”

这一刻,张爱民想起了很多年以前的事情,连忙问道:“小云呢?过得还好吗?”

于是,在确定了双方的身份后,在警方的协助下,两位已经二十余年未见的老朋友,再一次紧紧地拥抱在了一块,那种浓浓的爱意,以及从眼角流淌而下的热泪,让现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

孙胜荣将自己的两处房产和一辆新车送给了自己的哥哥张爱民,却被张爱民拒绝了,他微笑着说道:“小子,我说了,无论你将来做什么,我都不会要求你任何报酬。”

孙胜荣见张爱民不求自己的报答,就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当初自己的哥哥捐了一千块钱,帮自己开了一家美发店,如今自己已经成功,孙胜荣打算用一千万的价格,帮张爱民弄一家红酒庄,以此来拉近两人的关系,如此一来,既能报答自己的哥哥,又能与自己永远在一起!

最后,张爱民答应了孙胜荣的要求,而他的救命之恩,也成为了一段佳话,在大街小巷里流传开来,所有人都对张爱民的慷慨,对孙胜荣的感激之情,对他的慷慨赞不绝口!

二十年前的一千块,二十年后的一千万,看似只是一笔小小的财富,但是其中蕴含着的,却是一种深深的感情,希望两个人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走得更远,也希望两个人之间的感情,能够永远的延续下去。

0 阅读:203

三十七度二的感情

简介:讲有温度的故事, 故事生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