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的诞生与历史

猴痞故事会 2023-12-14 22:53:08

在二战末期,随着世界战局逐渐明朗,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向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提议创设一组织,旨在加强国际合作、防范战争的发生,成为当时政治舞台上的一项重要议题。这一提议最终落地,于1945年10月得到多数签署国的批准,《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由此诞生。

联合国的角色与地位,现今任何其他政治组织均难以取代。其成员国数达193个,覆盖全球绝大多数主权国家。而在联合国中,五个国家担任常任理事国,其产生并非源于选举,而是刻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之中。尽管在常任理事国的名单上,发生过些微变动,如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接过了苏联的位置,这一过程更像是一种“继承”。

“轮流”而非“选出”成为常任理事国的关键。然而,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席位一直由美国、英国、俄罗斯、法国和中国这五国垄断,这并非偶然。这一局面并非源于选举,而是在二战中经过一场场激烈的战斗而来。

在二战中,国际联盟前身的组织在阻止法西斯侵略的道路上显得无力,最终未能阻挡二战的爆发,于1946年解散。而联合国作为反法西斯联盟国家的继任者,战后国际格局的塑造取决于各国在战争中的贡献。美国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雄厚的实力,在战争初期取得巨大的经济收益,在战争结束时则稳坐超级大国宝座。这使得美国毫无争议地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

苏联,虽然在意识形态上与美国相去甚远,但其在战争中展现出的强大武力使其在战后继续拥有常任理事国地位。二战结束后,苏联已攻入德国首都柏林,成为全球最为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一,其对反法西斯战场的重大牺牲自然使其在联合国的地位水涨船高。

英国,即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虽然在二战中面临法西斯德国的强烈攻势,但最终战胜逆境。作为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尽管实力相对有限,但其在全球拥有最广泛的殖民地和雄厚的基础,使其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

中国在对日战争中是主战场之一,数千万同胞的生命换来最终的胜利。在安理会中,中国自然有着应有的一席之地。至于法国,尽管在二战初期投降较早,但在战后分割战果时仍然占有一席之地。这得益于戴高乐将军领导的“自由法国”及美英的支持。

尽管二战结束后的国际体系曲折蜿蜒,联合国的存在至今仍然坚定不移。通过这一机构,各国共同努力,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付出不懈努力。

1 阅读: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