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下的德国永远比站着的日本高大——华沙之跪

历史小旋风 2024-05-14 12:55:0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伤痛,这场战争的发动者德国和日本在战后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一个强国的总理,当着世界各国人的面下跪,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的华沙一跪,为德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原谅,而日本却因为许多右翼分子拒不承认侵略历史,甚至在教科书上改写侵略内容,而难以获得国际社会的信任和尊重。所以说跪下的德国人要比站着的小日本更高大。

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在访问波兰期间,冒着严寒来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敬献花圈。他伫立凝视着纪念碑,突然双腿下跪,并发出祈祷:“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息。”

勃兰特的这一举动被称为“华沙之跪”,成为二战后德国与东欧各国改善关系的重要里程碑。他的行为代表了德国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受害者的真诚道歉,也为德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尊重。

对犹太人的屠杀

“华沙之跪”的前因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德国在二战期间犯下了严重的战争罪行,包括大规模屠杀、强迫劳动、集中营等,给欧洲和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战后,德国面临着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制裁,同时也需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改革。

勃兰特作为联邦德国的总理,他意识到德国需要正视历史,承担责任,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弥补过去的错误。他的“华沙之跪”表达了德国对受害者的哀悼和歉意,也展示了德国愿意与东欧各国建立友好关系、实现和平共处的决心。勃兰特跪下双腿,但站起来的却是整个日耳曼民族。

2013年8月15日,一名德国游客在日本靖国神社内对日本议员的参拜感言提出质疑,称在德国这样的行为是违反宪法的,会被逮捕。这一言论立即遭到右翼分子的围攻,游客在试图离开现场时还遭到警察的盘问和拉扯,最终仍被多名警察包围。

据央视驻德国记者证实,德国《刑法》第130条第三款规定,“以扰乱公共安宁的方式,公开地或在集会中,对纳粹分子执政期间实施的《违反国际法之罪名法典》第6条第1款所述的犯罪行为,予以赞同、否认或粉饰的,处五年以下监禁或罚金。”第四款规定,“以扰乱公共安宁的方式,公开地或者在集会中,对纳粹党执政期间的暴行与专政、予以赞同、否认或为其辩护的,并因此侵犯受害者尊严的,处以三年以下监禁或罚金。”

相比之下,日本在对待历史问题上的态度则备受争议。尽管日本在战后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许多右翼分子仍然拒绝承认日本在二战期间的侵略行为。他们不仅否认南京大屠杀等历史事实,还试图在教科书上改写侵略内容,淡化或美化日本的侵略罪行。

靖国神厕

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曾经遭受日本侵略的国家和人民的感情,也让日本在国际社会中难以获得真正的原谅。日本的行为让人们看到了日本对历史的逃避和对受害者的不尊重,也让人们对日本的未来走向产生了担忧。

德国和日本在对待历史问题上的不同态度,反映了两个国家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的差异。德国能够获得原谅,是因为它敢于正视历史,勇于承担责任,并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来弥补过去的错误。而日本则因为拒绝承认历史,缺乏对受害者的同情和尊重,而难以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和信任。这也是如今几乎在亚洲许多被日本侵略的国家无法原谅他们的原因。

日本战犯下跪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反映了过去的兴衰荣辱,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德国和日本在二战后的不同经历告诉我们,只有勇于正视历史,才能真正走向未来。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日本应该像德国一样,认真反思过去的侵略行为,为当年的受害者进行深刻忏悔,以实际行动赢得国际社会的原谅和尊重。只有这样,日本才能真正摆脱历史的阴影,走向和平、繁荣的未来。

0 阅读:31

历史小旋风

简介:资深的业余历史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