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则湿气重、身体差!其实一个食疗方就能调理,并不复杂

养生杂志 2024-04-28 00:18:39

中医理论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那么“本”是什么?本的原意就是树木的根。只有根扎得牢固了,人体这棵大树才能变得枝繁叶茂。

脾和胃是一对孪生兄弟,在各种场合中总是同时出现。脾胃有接收、消化和运输的作用,化出五味营养,以供养全身需要。因此,一个人脾胃功能的强与弱,直接关系着他的生命盛衰。

你的脾胃还好吗?

现在很多年轻人,精神状态看着很差,面色苍白,口唇无光;有的过于弱不禁风,有的却体格庞大,一身拜拜肉;有的说话轻飘飘的,像蚊子嘤嘤叫一样,精神不振……,这些都是由于脾胃功能受损造成的。

《脾胃论》里有一句话叫“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身体很多地方出现异常,都能看出脾胃是否受损。

1、嘴唇

“脾开窍于口”,嘴唇没有血色,发白,经常容易爆皮,裂口,这是由于脾胃积热上冲,导致嘴巴干裂,干痛的出现。

还可以看看唇四白,就是嘴唇一圈的白色肌肉。

唇四白不明显的人,脾胃功能比较弱;出现黄色的,则脾胃虚弱;发黑发紫,就是很典型的脾虚湿盛。

2、舌头

舌头肥大是湿气过重的症状,而脾脏是代谢湿气的脏器,表现脾胃的功能下降。一般舌头边缘还有明显的齿痕,齿痕越多则脾虚越严重。

舌苔的颜色,如果是白腻的,说明脾胃还属于早期;一旦舌苔呈厚黄,想要调养就得花些功夫了。

这两个表现,都是极好分辨的,如果发现了,一定及时调理,因为脾虚一旦拖久了,就很容易产生湿气。

脾胃不好的时候,水湿不能很好地运化成身体的津液,就会堆积在身体里就会形成湿气,湿气重了之后人身体会出现很多毛病,比如容易长湿疹,人总感觉头脑昏昏沉沉,大便黏腻不容易拉出来,怎么擦屁股也擦不干净,上厕所总是意犹未尽,排不爽快。

怎样调理脾胃呢?

很多人认为脾胃虚没什么大不了,既然是虚了,就补呗,最后往往好心办坏事。

脾胃虚弱和其他地方的虚并不一样,要知道脾胃管消化转运的,这里虚了,吃再多也消化吸收不了,反而增加了脾胃的负担,这就是“虚不受补”。

所以,这时候祛湿、消食、健脾,才是真正调理脾胃的三件法宝。

【健脾八珍糕】,这个小食方至明代陈实功大师创制出来之后,就受到皇室的热爱,被列为御用健脾方。他本人长期服用,活到了80多岁高龄。到了清朝,乾隆皇帝也极注重脾胃养护,八珍糕每天必吃,活到89岁,称为最长寿的皇帝。难怪陈实功称赞八珍糕“服至百日,轻身耐老,壮助元阳,培养脾胃,妙难尽述”。

著名中医学者罗大伦老师,多次在央视《百家讲坛》中,分享这个八珍糕,说它是“医中正道”。

【材料分析】八珍糕一般有两个版本,今天分享一个最常用的版本:

茯苓50克,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安神和胃。

芡实50克,健脾止泻,除湿益肾。

薏米50克,健脾正气,利肠利尿。

扁豆50克,健脾化湿、和中消暑,补气润肺。

山楂20克,消食化积。

山药50克,益气养阴,补脾肺肾。

莲子50克,补脾止泻,益肾养心。

麦芽15克,消食健脾。

整个方子有阴有阳,有升有降,平和不偏,难怪有人说,八珍糕是千年养生第一糕。

【做法】

将这些材料打成细粉,越细越好,细腻一些更好吸收,口感也更好。然后加入粘米粉、糯米粉各100克、适量白糖,揉成一个个小剂子,醒20分钟。

然后再用模具压出好看的样子,放入蒸笼,等水沸腾后,隔水蒸35分钟左右,就可以出锅啦。

每天吃一两块,脾胃轻松调理,就像吃零食一样,也没什么心理负担。平时就放在办公桌上,上午下午各一块。

如果不方便做,可以直接吃成品,大家去看看评论吧↓

3 阅读:242

养生杂志

简介:命贵千金,养生有道。传播正知正见,解答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