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元宵灯谜贺卡”火爆双圈引好评

娱乐绯红 2022-03-02 15:12:38

文博和动漫可以擦出怎样的火花?刚过去的元宵佳节,由人民日报社《讽刺与幽默》报联合知名国漫《秦时明月》出品方玄机科技发起,福建省文物局、陕西历史博物馆、上海交通大学文物数字传播基地共同举办的“丝路明月·国宝灯谜贺卡”活动,给出了一个成功的答案。

灯谜与贺卡的组合,让活动火爆异常。短短1小时内,上千件奖品就被狂热的粉丝抽空,甚至连服务器都一度被塞爆。年轻人喜欢的动漫与历史悠久的文物碰擦出趣味的火花,值得文博和国漫行业借鉴。

当国宝遇见国漫,当贺卡化身灯谜

 “当国宝遇见国漫”系列新春贺卡,是玄机科技旗下旗舰动画IP《秦时明月》自2017年就开始举办的一个系列活动,迄今已连续四年发布。形式简单明了——即由《秦时明月》中的知名角色分别“代言”一件对应气质的国宝文物,送上对应角色及文物气质的祝福。该系列活动也受到了多个部门和重要媒体的关注和点赞。共青团中央官博曾直发微博予以支持,人民日报和新华社也多次予以报道关注。

今年恰逢元宵节,相比往年直接推出的“国宝代言人贺卡”的形式,今年的元宵灯谜贺卡,特别结合灯谜元素,增添了一丝趣味性。活动采用的是灯谜H5的形式呈现。随着秦时明月官方微博及各家博物馆的推送,动漫观众和文博的历史爱好者会收到8张不同的贺卡;但与往年不同的是,这次的8张贺卡不是最终贺卡而是“谜面贺卡”。虽然有对应气质的秦时明月中人物,但其身边的国宝文物并不是直接呈现,而是只有一个剪影和一段文物的简介提示。观众只有通过提示答对答案后,才能获得完整贺卡并获得一次抽奖机会,抽取秦时明月的周年奖品。猜中全部八个文物名字的参与者,还有机会抽取手机、国风限定版BJD娃娃等终极大奖。

上图:去年陕西、浙江、上海、河北等多家博物馆与秦时明月推出的文博贺卡

主办方负责人玄机科技媒介总监、秦时明月品牌运营人茅中元表示:“这个活动已连续举办了4年,如何推陈出新其实让我们非常伤脑筋。后来突然想到元宵节的灯谜非常有意思。既然我们可以将文物、动漫与新春祝福联系起来,为什么不能联合灯谜呢?于是就想到了灯谜的形式”。而人民日报社的《讽刺与幽默报》在这方面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也非常支持国漫和文博事业,所以我们双方一拍即合。

引爆双圈,奖品1小时被抽空

据悉,今年的国宝文物元宵灯谜贺卡非常成功,茅总表示:“今年我们一共准备了数万份的奖品。根据我们预计的答题难度和速度,加上参与抽奖的人数和中奖概率,原本预计这些奖品应该足够供8天,但结果没想到,所有实体奖品在活动上线不到1小时就被抽空了!”

他向记者表示,负责后台H5数据库支持的触控游戏也感受到了秦迷的热情,“总共8道题。我们给每个用户每天答题的机会是10次;但我们显然低估了年轻人对历史和文博的知识储备和兴趣。活动一开始,进来的数据就超出了大家想象。刚开始几分钟甚至因瞬时人数太多,一度导致H5服务器差点宕机。预定的数百件实体周边奖品,也瞬间就被抽空了。为了更好的体验,我们马上就追加了实体周边礼品;但每加一批也几乎不到1小时就被抽空。”据透露,当天一共追加了3批奖品,短短半天,活动H5的曝光就超过数百万,这些奖品被抽空,意味着参与答题的人数至少数万。而作为此次活动官方合作伙伴——知名二次元手办制作商御座为活动特别定制的两件国风BJD手办也是炙手可热。活动发布短短半天,其官方微博就被转发和点赞近5000次。

数据库让文博与国漫牵手更紧密

全新的元宵贺卡背后,全新的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功不可没。据悉,因今年恰逢秦时明月播出15周年,主办方将今年电子贺卡的主题定位“丝路明月”,重点结合陆上丝路起源之地——西安,及海上丝路起源——福建结合,挑选对应的国宝进行联合展示;但这两地都是文物重镇,两地馆藏文物超过百万件,如何从这些文物中挑选出符合思路主题又贴合动漫人物气质的文物,就好比“海底捞针”。

而上海交通大学文物数字传播合作基地此番为福建省文物局打造的“中华文化内容IP数据库(福建)”正好完美的用技术解决了这个问题。据悉,目前福建省的千余件文物被系统地按照文物年代、出土地、出土时间、重要程度、形状、功能甚至不同文化属性进行了分类,用户进入数据库选择不同的标签就能瞬间找到对应的文物。

上图:中华文化内容IP数据库(福建)可以快速清晰的找到对应的文物和介绍。

“我们对文物不是特别了解,而熟悉文博的老师又不熟悉动漫,所以往年我们的合作前提需要双方专家开会,再去博物馆实地走访,以交流探讨合适的文物和角色,但这次因疫情不能成行。本来是非常担心,幸好交大的这个数据库给了我们非常大的帮助。只要轻点鼠标,想找什么类别就都可找到,而且可不同方式组合,图文介绍非常详尽。我们很快就可以找到我们需要的文物”,茅中元直言。

上图:根据数据库,主办方可以快速就找到合适的文物并进行匹配并设计贺卡。

上海交通大学文物数字传播基地(福建)主任童清艳教授介绍,此次福建的四件文物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挑选出来的,“我们数据库除了按文物年份、构造之外,还特别根据福建当地的政治、经济、艺术文化进行了分类,比如主办方想要的是‘丝路文化’,我们有‘海丝文化’这个关键词,只要搜‘海丝文化’再配合‘秦’、‘青铜’和‘文物级别’等标签,很快就能找到符合条件的文物。主办方通过比较很快就挑选出了4件对应文物的——郑和铜钟,寓意‘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也是海上丝路的经典代表;唐波斯孔雀绿釉陶瓶反映了古代波斯与福州之间的贸易往来,是研究波斯古代文化和福州等地的海外交通、贸易等的重要物证。宋代兔毫碗在黑色釉面上呈现竖向丝缕状的自然纹理,细密如兔毛,是典型东方瓷坛艺术珍品。而玉戈则是福建省馆藏的经典先秦时代文物”,童教授告诉记者,“这4件文物的挑选和匹配工作,原本可能要几天,但借助数据库,我们双方用了一个晚上就在线解决了这个问题”。童老师更透露,目前的数据库还只是第一步,未来福建70多万件文物都将入库,更方便文物的传播、研究,而这个数据库也会成为一个业内的模板,未来更多博物馆的数据库都可以放进去,这样以后研究和传播文物,都会更方便,更便捷,也更专业。

0 阅读:9

娱乐绯红

简介:为你提供最火爆、最热辣、最齐全的娱乐八卦,明星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