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间做个防水要花1.2万元?杭州打掉一强迫交易恶势力团伙

杭州日报 2024-01-22 19:25:50

因家中卫生间墙体渗水,唐某在某短视频平台上找了一家做防水补漏的公司。唐某说,之所以信任这家公司,是因为他们在发布的广告中称“上门免费检测,保证20年至30年不漏,不砸墙只穿小孔”。

就这样,唐某预约了上门服务。可后面发生的事情,却让唐某苦恼不已。

1小时要价1.2万元,业主选择报警

没多久,师傅许某来到唐某家里,和唐某的父亲说使用的胶水是228元一斤。约一个小时后,许某完工,称总共用了62斤胶水,打个折只收1.2万元。

民警到达现场后,许某便自顾自开始哭喊:“这什么业主啊,干活不给钱,拖欠工资……” 眼看现场调解不成,民警把双方带到了派出所继续调解,这次,许某的老板严某也来到了派出所。然而,调解依然无果,警方建议双方通过法律诉讼解决纷争。

尾随又碰瓷,如此行为是正常维权吗?

然而,刚出派出所的大门,严某几人便跟上了唐某叫的网约车,一路尾随至唐某所住小区。

民警到场后,许某依然保持着倒地不起的状态,而与许某同行的其他人则拿着手机对着民警拍摄。当天晚上,民警陪同许某在医院进行全身检查,医生没有发现任何受伤情况,并拒绝了许某的住院要求。

另一边,严某喊来了一些工友,轮流分批走进派出所,试图向公安机关施压。第二天,他们又去了唐某住处所在的街道办,以“拖欠工资”为由让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出面。

严某等人跟车、碰瓷等异常行为引起了公安机关的注意。

防水工程被做成套路,背后产业链浮出水面

公安机关侦查后发现,严某虽然年纪轻轻,但已有多次盗窃前科。在一次出狱后,严某曾短暂干过防水补漏的工作,后逐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成立了以严某本人为首的犯罪团伙,该团伙以“防水补漏”为幌子,通过强买强卖高额胶水费用牟利,对行业秩序造成了极大破坏。

随着侦查的进一步深入,公安机关摸清了严某的“产业链”:该团伙成员共8人,大多是严某的老乡、同学,严某是团伙的主要领导者。为解决客户来源问题,严某联系到一个在上海的老乡,让他负责在短视频平台投放广告,如果有客户填写的地址在杭州,就把订单转到严某这里,后续由严某和客户联系并上门服务。

该团伙成员上门后,通常只会说明胶水单价,称按胶水最终用量计费,且强调“修好用不了多少钱”。施工过程中,屋主一般不会全程盯着。等到注入胶水的量已经多到无法再多时,他们会说自己“完工”了,并计算出“天价”。

这时候,如果客户拒绝支付,该团伙成员便会赖在客户家中不走,态度强硬,大声叫嚷,随意使用屋内的家电,甚至让客户给他们倒水等。有的客户年事已高,家里还有小孩,又因为严某等人知道自己家的住址,怕他们继续纠缠,只好当场付款。

也有客户在最开始的时候就察觉到了不对劲,不想在不清楚施工总价的情况下让他们动工。广告里又说的是“免费上门检测”,客户于是想让他们回去。可哪有白来一趟的道理?严某等人坚决不同意,多多少少要收点上门的辛苦费。为了讨要辛苦费,他们会尾随纠缠客户,直到要到钱为止。

经查,严某的这些“买卖”可以说一本万利,他们使用的胶水成本低到可以忽略不计。收到的钱款,七成会给提供客源的上家,剩下的由严某和底下的人平分。

聊天记录暴露作案细节,恶势力团伙被判刑

2023年3月,公安机关将该案移送滨江区检察院审查起诉。在接受讯问时,严某一直辩称自己的行为是正常的防水补漏工作,价格也和对方事先商量好了。

然而,承办检察官经审查发现,严某和其他几名团伙成员的聊天记录显示,他们挣钱的方式根本不是通过上门提供防水补漏服务,而只是以此为借口漫天要价。如果客户家里装修得比较好,他们会在群里说“这个要往死里打,打一个车子出来”,意思是可以通过给这户人家打胶水,赚出一辆车的钱;如果有客户对注胶有疑虑,他们会在群里建议“你忽悠他,写个协议,说以后有漏水免费维修”。

除了“签协议”外,严某等人还会穿上统一的马甲制服,显得正规。

经查,2021年5月至2022年9月,严某伙同许某等人共实施强迫交易犯罪28起,寻衅滋事犯罪3起,既遂数额20万余元。

2023年9月,滨江区检察院经审查认为,严某等8人构成恶势力犯罪组织,以涉嫌强迫交易罪、寻衅滋事罪提起公诉。同年11月,滨江区法院开庭审理该案,8名被告人均当庭自愿认罪认罚。

近日,滨江区法院经审理,认定严某等8人构成恶势力犯罪组织,以强迫交易罪、寻衅滋事罪判处被告人严某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3万元,其他犯罪团伙成员也被依法惩处。

4 阅读:1259
评论列表
  • 2024-01-25 11:58

    这种人去监狱打胶水、做苦力。打个10年。

    爷爷救葫芦娃 回复:
    去捡肥皂最合适
  • 雪碧 10
    2024-01-25 08:28

    面包车路边一停就大半年,吃喝拉撒都上面。他们就在等你网上下单,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

  • 2024-01-24 14:51

    4、5年前就有了,肯定属于敲诈。千万别上当

  • 2024-01-29 17:17

    几块钱的胶水说几百块,一次用十几斤,然后诈骗几千块钱,而且这种补漏一点效果也没有,把墙搞得都是胶水,这种骗术起码有七,八年了,干得早的早发财了

  • 2024-01-22 22:55

    安徽的

    流年 回复:
    安徽人才能干得出来
  • 2024-01-23 08:20

    赃款必须退还客户。

  • 2024-01-23 14:45

    面对外来黑恶分子,本地警方必须具备敏锐洞察力,接警即快速出手、明确打击,切不能做和稀泥者!

  • 2024-01-25 08:40

    武8同城的诈骗团队进驻短视频了

  • 2024-01-28 22:24

    直接枪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