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塘镇大捷是国民党军在淮海战场最大胜利,胜在哪里却无人能说清

读万卷书破万里浪 2024-04-03 08:41:42

所谓的“大捷”

1948年11月17日,正在徐州东部战场激战的国民党军第2兵团司令邱清泉向徐州“剿总”和南京国防部报捷,声称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企图偷袭徐州,在徐州东南30里的潘塘镇一带被自己击退,现已溃不成军,第2兵团乘胜追击,“歼敌大半”。最后刚刚被调入邱清泉兵团麾下。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闻讯大喜,立即下令全城张灯结彩,鸣放鞭炮庆祝;南京方面更是组织了所谓“慰劳团”,带着大批勋章、锦旗和慰问品前来,表彰第2兵团所谓“战绩”。

“徐东大捷”纯属杜撰

前来慰劳才得知前线大败

“慰劳团”共计30余人,有所谓的“国大代表”、“立法委员”、新闻记者、工商界名人,甚至还有美军新闻处的军官,浩浩荡荡一大群。11月25日,这帮人刚下飞机,就感到气氛不对,尤其是军队内部丝毫没有“大捷”后的气氛;很快,又听说徐州即将放弃,部队即将南撤的消息。

“慰劳团”赶紧卷铺盖跑到飞机场,经过空军一番刁难后才侥幸逃回南京;30日,徐州“剿总”各部放弃徐州南撤。这所谓的“潘塘镇大捷”,一度被国民党当局吹嘘为淮海战场上的最大胜利,那为何国民党军刚刚有次大捷,仅5天就一败涂地,以至于连战略要地徐州也主动放弃,全线溃退呢?

被救援的黄百韬已覆灭

潘塘镇大捷实际上是一场遭遇战

实际上,潘塘镇这场战斗压根称不上什么大捷,这场战斗其实来自于一场巧合。11月10日,正从陇海铁路东端西撤徐州的黄百韬第7兵团在碾庄圩一带被围,徐州“剿总”出动邱清泉、李弥兵团前往救援,却遭到我军顽强阻击,连续3天几乎毫无进展。负责前线指挥的徐州“剿总”副司令长官杜聿明心急如焚,遂决定采取迂回穿插的战法,抽调1个军,企图从潘塘镇一带绕到我军后方,实施前后夹击,以打破僵局。

不料,无巧不成书,我军为了缓解阻击部队的压力,也决定派部队向潘塘镇一带实施穿插,准备占领徐州飞机场,以截断其与南京方面的空中交通联系。徐州“剿总”这边出动了第2兵团74军,我军则派出了华东野战军2纵,该纵队是抗战胜利时由新四军2师、4师的5个旅合编而成,先后参加过两淮保卫战,涟水保卫战和宿北战役,屡立战功,经验丰富。

第74军系覆灭后重建

我军系取得战果后主动撤退

两军恰好都选在15日深夜行动,结果很快在潘塘镇东南的张集附近相遇,第74军虽然曾是国民党军头号王牌精锐,但孟良崮战役时曾遭到全歼,数月前刚刚组建,军中绝大部分是新兵,装备也大都是日械,甚至老旧的国械,战斗力大不如从前。在华野2纵面前很快败下阵来,我军趁机派第12、第13纵队增援,第74军伤亡惨重,被迫撤入潘塘镇占领阵地,负隅顽抗。

邱清泉得到消息后,担心第74军崩溃导致全线崩盘,遂从鼓山、狼山阵地抽调第70军等部紧急增援;驻柳集的第1绥靖区第107军等部也赶来配合,与我军进攻部队展开了逐村逐屋的争夺战,双方一直激战到17日拂晓。考虑到潘塘镇距离徐州较近,而徐州城内还驻扎着孙元良第16兵团等部十余万大军,随时可能大举增援,我军遂有计划地向后撤退。

邱清泉剧照

国民党军眼看有机可乘,遂以装甲车掩护,跟在我军后面开始所谓“追击”,但也仅前进十余里就紧急停止。至此,潘塘镇战斗结束。此战,并未将我军攻击部队“歼灭过半”,反倒是敌主力第74军伤亡惨重,但在邱清泉之流看来,第74军毕竟未被消灭,潘塘镇阵地也未失守,徐州也能够暂时安定,这就是不小的胜利,为了标榜“战功”,他就捏造战果,四处报捷,最终吹嘘出了所谓的“潘塘镇大捷”。

19 阅读:7496
评论列表
  • 2024-04-04 08:54

    胜利转进到湾湾[得瑟]

  • 2024-06-08 05:33

    南麻临朐?

  • 2024-04-23 23:04

    华野是要从侧翼迂回,直接兜底邱清泉李弥,而邱清泉则是要从侧翼夹击华野徐东阻击阵地。双方在潘塘镇意外遭遇,致使华野兜底包围邱李的战略意图没能实现。从战略讲,也算是邱清泉大捷。[笑着哭]

    xxxxxxxxx 回复:
    问题是邱的计划也没实现
  • 2024-04-15 14:53

    当时华东野战军在围困黄百韬,刘峙的徐州方面和华野方面同时想到从潘塘夜出奇兵,刘峙想奇兵解黄百韬之围,华野想奇兵破徐州东面之攻我包围圈之敌,两家竟同时对向夜出奇兵。

  • 2024-04-13 16:57

    活着就是胜利,只有活着才能说自己胜利了

  • -_- 1
    2024-06-12 12:36

    还有不到一年就该全部退休了,他也不该过多地过问这些事情

读万卷书破万里浪

简介:笑谈风云,闲说历史,另眼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