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妻子与他人有染,秀才恼怒休妻,引出一桩奇谈

刺刺聊篮球 2023-03-30 15:24:34

北宋年间,开封府陈留县有一对瓦匠夫妇,在县里开了一间瓦房铺维持生计,生活本平平无奇,可是却发生了意外。

一日,瓦匠夫妇接到了一个大活,给财主王老爷新建的大院盖屋顶,瓦匠夫妇十分高兴,因为这单做好了,能赚不少银子。

瓦匠老汉是个酒鬼,性格也很暴躁,平日里有菜没菜都得喝半盅,妻子和儿子常劝他做工不要喝酒,哪料老汉油盐不进还说道:“我喝了这么多年咋没事?”母子俩拿他没招,索性就让他那样。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脚。”

结果瓦匠老汉在给王老爷盖屋顶的头天晚上喝了不少酒,由于第二天酒未完全醒过来,导致打地桩时未打到位,瓦匠夫妇从屋顶摔下来当场死了。

此事很快在陈留县传开了,乡亲们都认为是瓦匠老汉不听劝诫,死有余辜。

从那之后陈留县就流传着一句话:“喝酒要有度,做事要有数。”

瓦匠夫妇死后,唯一的犬子吕进冬那时才八岁就成了孤儿,乡亲们见吕进冬可怜,时常拿些红薯馒头接济他。吕进冬也算是穿着百家衣,吃着百家饭长大。

吕进冬生性未随他父亲,做人老实本分,平日乡亲们接济他,也是礼貌有加连连道谢,在他心里面,这些对他好的都当作再生父母。

正是如此,村里一个老秀才见吕进冬是个可塑之才,便教他读书识字,吕进冬天资聪颖,加上刻苦读书,十六岁时考中了秀才。

一年夏天,吕进冬到郊外找个乘凉的地方读书,就在吕进冬找到位置准备坐下来时,却听见一个女子的哭喊声。

吕进冬察觉不对劲,这声音听起来像是在求救,又看自己手手无寸铁,思量一番决定前去看看情况。

于是沿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了过去,穿过一小段密林,映在眼前的是一段河流,只见一女子在水中挣扎快要被河水吞没。

吕进冬自幼习水性,又是一个读书,岂有见死不救的道理,赶忙脱下褂子与靴子跳进河中将女子救了上来。

女子救上来后,吕进冬才看清楚面貌,看起来也不过二十出头,却长得水灵灵的,吕进冬从未见过如戏耐看的女子,渐渐的走了神。

就在这时,女子醒了过来,吕进冬这才回过了神,将女子扶起来拍了拍后背,女子吐出刚才呛进口中的河水,这才缓了过来。

女子抬头见吕进冬救了自己,便开口说道:“谢谢公子的救命之恩。”

原来,女子名叫周淑娘,家住城南,今日在河边洗衣服时,不小心脚踩滑跌进了汹涌的河水中。

吕进冬与周淑娘一个是英俊潇洒,一个是楚楚动人,二人相见相谈甚欢,好似是许久未见面的情人般。

当二人谈话间,周淑娘得知吕进冬尚未娶妻时,脸红着说道:“我俩如今已经算是有了肌肤之亲,倘若公子不嫌弃,我愿意嫁与你,与你白头偕老。”

吕进冬说道:“诉吕某直言,方才我见姑娘第一面,也是一见钟情,只是吕某家境贫寒,怕耽误了姑娘的前程。”

周淑娘听吕进冬有此想法十分高兴,赶忙开口说道:“我岂是爱财之人,虽然如今没有什么钱财,但是我们可以一起努力打拼,慢慢攒些家底。”

吕进冬听后甚是欣慰,更加认定周淑娘是一个善良,善解人意的好女子,暗地里发誓一定要爱她一生一世。

于是二人交换了信物,约定来日到周淑娘家提亲。

回家之后,周淑娘对自己母亲苟氏提起了这门婚事,苟氏听后脸上露出不喜之色,开口骂道:“你这个不要脸的小妮子,是不是早已和别人有了肌肤之亲?赶紧给我说出来。”

而周淑娘连忙解释说道:“女儿绝对没有做出那种不守名节之事,女儿当时在河边洗衣时,不小心失足落入河里,要不是吕公子相救,我已葬身于河中。”

“我见吕公子心地善良,才华横溢又一见钟情,觉得此人是个可托付终身之人,这才交换信物定下婚约。”周淑娘继续解释道。

苟氏听后并未将周淑娘的话放在心上,继续骂道:“我原本给你找个有钱人家你不肯,非要找个穷书生,我看你是傻了吧。”

说完此话的苟氏在屋子里地上洒了些草灰,让周淑娘蹲在草灰之上,周淑娘打了一个喷嚏,草灰纹丝未动,苟氏这才相信周淑娘还是一个处子之身。

过了几日,吕进冬带了些礼物前来提亲,有一头牛还有一些绸缎,这也是家里能拿出来全部的家当。

本就不同意这么婚事的苟氏并未阻拦,因为周淑娘一哭二闹三上吊,苟氏无奈只好答应二人在一起。

于是,二人选定了良辰吉日,因为没有多少银两,简单摆了几桌宴席,请了一些亲朋好友见证二人婚约。

婚后,吕进冬就在陈留县街上卖一些字画,一个月下来也赚不了几个银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是周淑娘却未有一丝抱怨。

周淑娘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其余时间接了一些针线活来补贴家用。

有一段时间,周淑娘手头上突然宽裕了起来,家里每天都是大鱼大肉,还买了几匹上好的绸缎给吕进冬添了几件新衣服。

吕进冬并没有过问,以为是周淑娘在娘家拿了些银子补贴家用,殊不知这些银子为以后埋下了祸端。

一日夜里,吕进冬恍恍惚惚听见窗外有人在叫着周淑娘的名字,以为是自己产生了幻觉,揉了揉眼睛确定声音是从外面传出来的。

吕进冬眉头微蹙,来到后门打开一看,借着月光只见一个男子,男子见吕进冬看见了自己,吓得拔腿就跑,慌忙之间落下了一个包袱。

吕进冬上前捡起包袱,包袱里面装的是一封书信还有一对玉镯和几十两银子,吕进冬打开书信。

信中写道:“淑娘,自从那日你我温存一番,至今我难以忘怀,不知娘子银子十分已用完,今日我在赠送五十两,盼望再与娘子温存。”

吕进冬看完书信之后非常生气,恨不得一头撞在墙上,又回屋看了看熟睡的周淑娘,心里面爱恨交加。

吕进冬看见床上背叛自己的女人,在与自己过日子的同时又与别的男人有勾搭,想到这里吕进冬开始伤心起来。

吕进冬不想和妻子吵闹,自己想清清静静,于是抄起笔墨写下了休书扬长而去。

在吕进冬之前考秀才时,在山林里有一间简陋的屋子,里面有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足矣歇脚,于是便住了下来。

有一天,吕进冬屋里没有米了,准备到镇上去买点米,晌午时便在茶馆喝茶歇脚。

就在吕进冬喝茶之际,隔间传来一席人说话的声音,一名男子问道:“我说王三毛,你可真有两下子,连周淑娘这种美貌的女子都能弄到手。”

那名叫王三毛的男子笑着说道:“兄弟们,等着喝我喜酒吧,哈哈哈。”

“周家那小娘子,马上就要成为我妻子了。”王三毛继续说道。

“你是说的吕进冬的妻子周淑娘?他与吕进冬如此恩爱,你是如何将他们拆散的?”那名男子问道。

“周淑娘的母亲苟氏是一个爱财如命的主,为了得到周淑娘,我便不惜成本给了她二百两银子让她离间吕进冬夫妇二人,那苟氏让我送些银子,又让我半夜送信,这样定能让吕进冬起疑心。”刘三毛说道。

众人听后连连夸赞此计甚妙。

此时的吕进冬已经完全听明白了一席人的对话,原来是自己误会了妻子,而是另有人故意拆散他们。

吕进冬拍了拍脑门说道:“我真是糊涂啊。”

于是赶忙回到家中,打开房门一看,妻子才几日没见,已经憔悴了许多。

周淑娘见吕进冬回来后也没有高兴,也没有悲伤,只是淡淡说道:“你我好歹也是一见钟情,当时我不顾一切的嫁给你,你却认为我背叛了你,我之所以活到现在,是因为想见你最后一面给你讲明白。”

“我周淑娘从未做过对不起你吕进冬的事情,倘若不信,我愿以死来证明自己清白。”说着此话周淑娘便朝墙上撞去。

好在吕进冬赶忙上去将之截住,这才救了周淑娘一命,吕进冬说道:“娘子,我那日没弄清楚事情的头尾,这才误会了你,还望娘子原谅。”

周淑娘看着吕进冬疑惑不已。

吕进冬继续说道:“前些日子你母亲是不是给了你一些银子?”

周淑娘回答道:“是,母亲还让我不要给你说,怕你脸上挂不住,而且你走后不少媒婆给我说亲,都是说的王屠夫,外号王三毛。”

吕进冬将那日在茶馆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周淑娘,周淑娘听后恍然大悟。

二人知道不是王屠夫对手,于是收拾行李搬进了小竹林。

来年,吕进冬考上了进士当了陈留县的县令,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

自从上任后,吕进冬发现状告王屠夫的折子接二连三,经一一查明后便派人将之抓了起来,王屠夫也是吓破了胆,对自己罪行供认不讳,最后被按律获斩 百姓们拍手称快。

而吕进冬深恶岳母的卑劣行为,本想将她严惩,而周淑娘求情道:“无论怎样,她对我有养育之恩,若要严惩,我便有失孝道,就当她是老糊涂了。”没过几年苟氏也病死了,这个故事在陈留县成了一桩奇谈。

天下父母都是爱孩子,都希望子女过得幸福和睦,像文中苟氏那样为了钱财拆散孩子,还是头一次见。

夫妻之间应该互相信任,不能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有时候眼见不一定为实,就像故事中吕进冬要不是偶然茶馆喝茶听到王屠夫谈话,不然永远不知道真相。

1 阅读:1306
评论列表
  • 2023-05-30 11:34

    文中苟氏简直枉为人母,贪财连自己女儿的幸福都不顾。。。。[鼓掌][鼓掌][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