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都给了Ta,我就不是你亲生的?关于父母偏心的问题

火山影评 2019-11-27 14:45:33

前段时间,笔者在逛一个香港论坛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很感兴趣的话题——父母偏心。楼主是一个上高中女孩子,家里还有个弟弟,比自己小五岁。她觉得自己父母非常偏心,把所有好都留给他。而自己弟弟非常调皮,经常惹祸,但父母却总是一次又一次地维护和偏袒他。

其实,作为一个80后,笔者在经历成长的年代,“父母偏心”这个话题总是离不开我们的生活。因为那个时候的社会,基本上每个家庭都会有几个孩子。但后来到了90年代,因为政策的问题以及抚养孩子的成本太大,许多家庭就只有一个独生子女了,因而“偏心”就逐渐成了一个甚少被谈及的话题了。但近年来由于开放二胎,许多家庭又需要重新去面对这个问题了。

在昨天,笔者看到一则新闻,广州番禺一位18岁的哥哥亲手杀死了自己8岁的弟弟。而原因就是觉得自己父母对弟弟太好,而忽略了自己。这是一个非常不幸的事件,同时也让人不得不深思,到底是什么原因而导致了这种行为和心理。

在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做同胞竞争障碍。大概意思就是当比自己小的弟弟或妹妹出生以后,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情感紊乱。其实大多数儿童都会有这种现象,但如果异乎寻常,那就是心理疾病了,就如方才所说那个哥哥。

那么到底为什么会造成了父母的偏心呢?笔者总结了几个原因。

父母认为其中一个孩子更弱小,更需要关爱和保护

这种情况是非常常见的,在许多的家庭有了第二个孩子后,父母和长辈就会要求大孩子让着弟弟妹妹。吃的、玩的什么都会优先考虑小娃。因为在父母的眼里,弟弟妹妹还很弱小,理应受到更多的保护和关心。但哥哥姐姐并不这么认为,他们会觉得自己小的时候并没有人让着自己,因此心里会有一种不公平感。

而更加可怕的是,父母的这种习惯和心里会一直地延续下去,到孩子长大后仍改不过来。常年累月下,就让大孩子形成了更大的心里落差,觉得父母很偏心。而在父母和长辈的眼中这些行为都是正常的,他们并不会觉得自己有何不妥。

其中的一个孩子更优秀,所以偏心他

这种心理也很常见,特别是在过去的年代。那时候父母到了老年都需要孩子来赡养,因而有本事有出色的孩子无疑更能得到他们的欢心,因为现在的偏心可能能换来老年更好的生活条件。

另一方面也是虚荣心作怪。众所周知,为人父母,最骄傲的事情莫过于在别人面前吹嘘自家的孩子了。如果其中一个非常优秀,那他们在外面也会觉得倍有面子。就如我们所熟知的娱乐圈中的向太,她又两个儿子,大儿子向佐,小儿子向佑。大家经常会在看到向太在社交平台或者媒体面前称赞自己的大儿子向佐,甚至出巨资为让他拍电影,为他举办豪华的婚礼等等,而对于小儿子向佑却是从不提及。这无疑是一种偏心,但同时也说明了,在向华强夫妻眼中,大儿子比二儿子要优秀得多。

而这种情况也并不单单出现在家庭中。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好的,品行好的学生会更得老师们的喜爱。在单位中,工作能力强的人会更得领导喜欢。这是一种社会现象,无论走到哪,优秀的人都会得到更多的倾斜。

重男轻女,更偏心儿子

重男轻女,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离不开的话题。到了当今这个时间,或许这种思想已经淡化了许多,尤其是在大城市里。但不可否认的是“重男轻女”的思想仍然存在,特别是在老一辈的人里。就连那些一直标榜自己主张男女平等的父母,内心里或多或少都会有点这种心理。毕竟,几千年文化的影响,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消除的。

而在过去,“女儿要嫁人、男儿能养老”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思想。许多家庭为了生一个男孩而选择要二胎甚至是三胎、四胎。而当那个男孩降临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成了家中的宝贝了。就如电视剧《欢乐颂》中蒋欣所饰演的樊胜美,她就在不断地忍受着母亲“重男轻女”的思想中几度接近崩溃的边缘。

某一个孩子更会讨父母欢心

过去的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糖吃。每个孩子的性格都不同,有的表现得十分开朗,有的表现得十分内向。而通常表现得开朗和积极的孩子都更能讨父母的欢心,而父母也会在不知不觉间往这孩子身上倾斜。

而相反,那些个被冷落的孩子内心便会受到伤害,与此同时变得更加不懂得讨父母的欢心了。他们会与父母越来越疏远,以致于越来越不被喜欢,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其实父母也是普通人,也会受情绪和思想所支配。但其实笔者坚信,所有的父母多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只是这份爱有时候会变现得多一点和少一点的问题罢了。所以其实当自己觉得父母偏心的时候,应当尽可能地去与他们沟通,而不是选择去对抗或者更激烈的行为。

0 阅读:1

火山影评

简介:原创影视文学,生活琐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