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家鲍鱼”通过网络飘香四方

湖北日报视频 2024-01-28 08:40:15

炕房里的腊蹄子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李博摄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李博 通讯员 张宏

“我手里的腊猪蹄,通过腌、熏、晾、晒等过程,炖出来的猪蹄色香味俱全,吃起来软糯不油腻,它还有一个美称叫做‘土家鲍鱼’……”

1月26日晚,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绿水镇腊冬至食品有限公司内,主播正抱着腊猪蹄卖力吆喝。

在恩施,冬至过后,人们就会开始制作传统的烟熏腊肉。烟熏腊猪蹄是春节家宴上必不可少的美食,还是走亲访友必备的伴手礼。

现如今,规模化的工厂完整复刻了山里人的传统工艺,腊猪蹄、腊五花、腊肠等传统美食,通过互联网走俏四方。

杀完年猪熏腊肉

“小寒大寒,洗猪过年。”腊月一到,在武陵山片区,欢腾的杀猪场面就接踵而至。

1月6日天还没亮,极目新闻记者从恩施州城出发,驱车1个半小时,来到恩施市沙地乡花被村村民黄先生家,见证了一场杀猪仪式。

当日8时许,女主人点燃炉灶,开始烧水,事先邀请来的亲戚朋友和杀猪的人也接二连三地登门了。

众人将3头300多斤重的大肥猪麻利杀完。随后,女主人将食盐和事先碾碎成粉末的花椒、八角等香料倒在铁锅中炒制。待盐冷却后,众人将切成条块的五花肉及排骨、猪蹄、猪头肉、猪耳朵、猪舌子、猪肠子等搬出来,撸起袖子,把盐和香料轻轻地擦抹在肉块上。

此后,历经一周腌制,一周晾晒,风干好的咸肉将被挂上厨房或熏房的房梁,接受烟熏火燎。历经一至二两个月的熏烤,腊肉渐渐变成褐红色,肥肉几乎晶莹剔透了。

通过网络飘香四方

腊月,也是来凤县腊冬至公司工人们最忙碌的时节。在包装车间,工人们把分类、切块、称重好的腊货装进塑封袋,通过真空包装,保证送到客户手中的商品新鲜。

1月26日,极目新闻记者走进该公司炕房里,一排排腊肉、腊猪蹄整齐悬吊,在柴火的慢熏下散发出扑鼻的香气。

该公司负责人唐碧浩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绿水镇海拔在500米至800米之间,这里养殖的土猪以玉米、土豆等杂粮为食,养殖周期长达300天以上,猪肉肌间脂肪含量丰富。

工厂的熏房以现代化手段复刻农家工艺,炕房内的温度保持在20℃左右,腊肉、腊猪蹄采用木材熏烤60天以上,这样加工出来的腊肉肉色鲜明、口感香醇,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近一段时间我们绿水镇腊肉、腊猪蹄的销售十分火爆,每天的快递发货量占了全县的一半。”绿水镇书记徐骏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腊冬至公司发展壮大后,附近县市的不少主播主动前来谋求合作,从抖音等平台来的订单越来越多,当地还专门为主播们建设了电商直播中心。近期平均每日可卖出10余万元。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