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链断裂、千人失业、老板囹圄……揭秘青岛原明星企业崩溃的故事

商贤老侯 2024-02-18 14:50:09

青岛,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孕育了许多辉煌的企业。隋志先是原青岛黄海轮胎厂、福尔斯特国际贸易公司等五家公司的创办人,他的企业一度成为青岛的明星企业,为当地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这样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被一桩虚假诉讼拖累,直接导致市值十几亿的企业倒闭,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只有一个字——“利”。

1、企业市值飙升,群狼环伺

2006年,隋志先收购濒临倒闭的弘信期货经纪公司并投入巨资升级改造。仅仅两年时间,公司交易额跃居国内前列,当时牌照价值估价五亿,成为业界佼佼者。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弘信期货公司的价值飙升便成为了引发后面一系列灾难的导火索。

2、从把酒言欢到对簿公堂,仅需一晚

正当企业蒸蒸日上之时,一场蓄谋已久的“圈套”让这一切戛然而止。

森泰达公司前一日刚与隋志先签订反担保合作合同,次日便凭空捏造其代隋志先名下公司偿还4000万贷款的谎言,并以此提起诉讼。青岛市南区法院在没有充分证据情况下,以出人意料的“高效率”对隋志先名下所有公司及其个人资产查封、冻结。

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使得企业融资渠道断裂,外汇账户被冻结,生产陷入停滞。最终导致年产值近十亿的五家企业倒闭,一千多名工人一夜之间下岗失业。

3、法院行事漏洞百出,枉法裁判者至今未受惩罚

违反级别管辖强行受理

据悉,2008年青岛地区诉讼标的超过1000万的商事案件应由青岛中院管辖,市南区法院却强行受理本案(标的4000万)。

未交诉讼费、无基础证据、无足额担保也可随意查封、冻结?

森泰达公司未交诉讼费,没有提供主要证据(还款凭证等),仅缴纳了5000元保全费,“三无”情况下,市南区法院依旧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查封、冻结,这明显有滥用职权,枉法裁判之嫌。

受理后法院不审不判,恶意拖延

虚假诉讼案情简单、证据确凿,质证后真相不查自明,然而不论隋志先方如何催促,依旧未开庭。

一个案件两级法院同时裁定,背后是某些人目无法纪

本案移送青岛中院后,原市南区法院法官纪某在无权参与审判的情况下,做出准予原告撤诉裁定,随后青岛中院也裁定按原告撤诉处理。

大量卷宗资料离奇消失,真相难道永远石沉大海?

本案撤诉申请书、撤诉裁定书消失,除此之外,查封五家企业银行账户的资料全部从档案中消失。

四、千人失业,民企营商环境可见一斑

据隋志先说,当时某领导当面威胁,让其断肢保命:“交出期货公司,其他公司还能活下来,不交所有公司都得死”,隋志先没有屈服,而是四处借款企图暂时填上公司资金缺口,然而司法机关却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一审判了隋志先五年徒刑,二审改判三缓五。隋志先在看守所关了一年多,直到2019年才算真正恢复自由之身——这也是目前国内仅有的荒谬怪案。

五家优秀企业被森泰达公司仅用5000元保全费便毁于一旦,随其一同毁灭的,是当地营商环境与法治环境。隋志先多次向各级部门反映,至今无结果。

当法律成为部分人“特权”的掩护,后果是十分可怕的;当不纠错成为社会运行的常态,则是可悲的 。

希望各媒体与广大网友与我们共同关注此事,更希望有关机关能够及时处理、妥善解决此事。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