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的“海归”文凭,谁在买?

今西安 2024-05-14 10:35:58

30万块钱,能干点啥?

按《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披露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中国家庭的平均净资产为35.8万元,中位数为11.9万元。也就是说,还有一半以上的家庭的净资产还不到12万元。而如果你有30万的净资产,那就已经超过了75%的家庭,在国内已经是前25%的富裕阶层了。

(图:网络)

所以虽然30万可能在很多地方连个首付都不够,但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了。毕竟,如果按208万=1爽来算,爽子老师也得连续工作三个半小时,才能挣到这么多。

现在有人告诉你,只要出30万,就能拿到博士学位,而且还是中国和西班牙联合培养的“海归”博士,这个钱你掏不掏?

1

就在前几天,《华商报》首先披露了一则新闻:只要交33万元或者31万元,再上够三年课,就可以成为西安体育学院与西班牙武康大学两家高校联合培养的“体育博士”。

西安人应该都听过体育学院的名头,该校虽然谈不上是什么“老牌名校”,但来头也不小,是新中国最早的六所体育高等院校之一,一度由国家体育总局直接管理,是陕西“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奥运冠军王涛、肖俊峰,都是西安体院的校友。

西安体育学院(图:网络)

至于那个“武康大学”,全名“穆尔西亚圣安东尼奥天主教大学(Universidad Católica San Antonio de Murcia)” ,是位于西班牙东南部城市穆尔西亚的一所大学。这学校在中文学术圈存在感不高,但在欧洲也是名头响亮的体育类名校,史上出过不少颇为显赫的体坛精英,如里约奥运会女子200米蝶泳冠军贝尔蒙特·加西亚、前皇家马德里和西班牙国家队主帅博斯克以及NBA球星劳尔·内托等等。

从这一点看来,西安体院和武康大学的联手,也算得上是“强强合作”。因此,当2021年1月,西安体院与武康大学签订了联合培养博士项目(体育校颁博士)协议,并在随后在官网上发布了相关信息后,很快吸引到了不少学生报名。据报道:这个“联合博士培养”正常情况是3年毕业,前两年是国内课程,4门主修,武康大学和西安体院的老师各上两门,总费用人民币33万元(体院学生31万元),其中学费18万,每年6万,三年缴齐,杂费15万。学生完成课程安排、毕业论文和答辩后,即可拿到由武康大学颁发、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毕业证书。

之后,有28名学生(体院学生8人、外校生20人)按要求向“西安武康文化交流有限公司”交纳了19万到21万不等的首笔费用。2021年5月10日,西安体院官方网站上发布了题为《我校与西班牙武康大学举办联合培养体育科学博士研究生开学典礼》的文章,还配了学校高层出席典礼并讲话的照片,看起来一切程序都在有条不紊的推进。

西班牙武康大学(图:网络)

然后就是整整三年后的今天,这个“联合博士培养计划”的下文才终于姗姗来迟:学业没完成,钱也打水漂了。

2

据某位当年这一计划的参与者向媒体的爆料:他在2021年10月把首笔费用19万元打到了西安体院官网上负责引导的“赵老师”要求的账户上,并且拿到了盖着“西安武康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公章的收据,显示他已成为“西班牙武康大学与西安体育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第一年学员”。

“西安武康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收款收据(图:网络)

公开报道还显示,西安体院校方已经证实了以下的一些细节:西安体院于2021年1月与西班牙武康大学签订了联合培养博士项目(体育校颁博士)协议。该项目经过前期考察确认,武康大学在中国教育部涉外监管网认可名单中,是“中国教育部学历认证学校”。同时,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出具了武康大学机构资质情况认定表,武康大学方面也出具了该校西安办公室(即发票上的那个“西安武康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合作人黄某芳合法合作的授权认定书,双方于2021年初正式签订了经过西安体院法律顾问审核通过的合作协议。在该协议中,双方约定:学生完成学业后,由武康大学为本项目学生颁发“体育科学博士”的学位证书,学生拿到学位后可以在中国留学生服务中心进行认证。

而就在2021年5月7日下午,西安体院还与武康大学举行了“首届联合培养体育科学博士开学典礼”,由西安体院国际交流中心处长朱某与之前提到的“武康西安办公室主任”黄某芳联合主持,西安体院副校长、武康大学国际关系传播副校长、社会科学与传播学院院长、武康体育大学研究生院长、项目合作经理、亚洲董事总经理等多位双方领导都出席了典礼,看起来是有模有样,煞有介事。

西安体育学院与西班牙武康大学体育科学博士研究生开学典礼(图:华商报)

种种细节都表明:至少在三年前,这个“联合培养博士”都是完全合法合规的办学项目。

但是从2022年底开始,情况开始悄悄发生了变化。

3

2022年11月4日,教育部涉外信息监管网突然发文提示:赴西班牙留学的规则已于近日进行改革,2023年10月19日前,西班牙大学校颁发文凭将纳入“非学历教育范畴”,并变更为MFP文凭,此类证书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西班牙国政府关于相互承认学历学位的协议》覆盖范围内,也不在西班牙官方学历学位证书体系内。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关于赴西班牙留学的特别提示》(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

按照西安体院的原定计划,这批“体育科学博士生”要到2024年才能毕业,那就相当于花了几十万和三年时间才拿到的“留洋博士”文凭成了一张废纸,国家不认了。

学生们当然不能接受这样的后果。对此,西安体院和武康大学西安负责人一边给大家吃定心丸,保证“文凭没有问题”,一边提出了一个“曲线救国”的方案:原定的“体育科学博士”学位转为“哲学博士”,并要求大家重新提交英语学习计划和语言成绩。

行吧,别管体育还是哲学,好歹是个博士。为了砸进去的钱能听到响,学生们选择了打落牙往肚子里咽,但是幺蛾子却远没有结束。

按照原本的安排,2023年6月,第一期学员就要结束在国内的两年课程,出发去西班牙上学了,但是他们始终没有收到任何办理签证的通知。10月,第二期学生出国的时间也到了,办理签证同样是遥遥无期。至此,已经基本可以确认,这三期共28名学生出国留学的计划,已经完全流产。

而学生们这些年投入的时间、金钱和精力这些沉没成本,现在看来也有很大的竹篮打水的危险。按西安体院给出的说法,他们也是一肚子的委屈没处诉:这近600万元的学费,根本就没有经体院的手,而是都在联合办学的那个“西安武康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手里。但这个公司早已是人去楼空,并且在今年3月27日被西安市雁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列为“经营异常”。

西安武康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单”(图:爱企查)

目前,校方给这学业搁浅的28名学生提供了三种解决方案:退款;转到泰国的合作学校;继续读武康大学。

看起来选择面很广,其实都是此路不通:退款吧,前面已经说了,合伙人都“异常”了,你找谁要钱?去泰国吧,谁知道这泰国的“合作院校”又是何方神圣?他们的文凭国内认不认?继续去武康大学吧,教育部都发话了不承认学历,就算拿到博士学位又有啥用?

而在“爱企查”网站“西安武康文化交流有限公司”的页面上,西安体院还很“贴心”地留言:建议走司法程序维权。

但是走司法程序又能怎样呢?5月10日,已经有学生报了警。得到的答复却是:当初办学的事情是真实存在的,所以不构成诈骗,想要维权,只能到法院起诉。

去法院起诉或许是行之有效的一条路,但这期间还要经历多少波折没人知道,也不是所有人都经得起这么折腾。

4

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有吃瓜群众在网上吐槽,说自费读博的“都是垃圾”。这话当然有些偏激,但近年来出现的很多“假学位证”的案例,确确实实反映出了自费留学界的种种乱象。

而西安体院的这次“爆雷”,也应该多少可以促使大众静下心来,仔细反思一下近年来愈演愈烈的“花钱镀金”的现象。

现代社会的内卷越发激烈,学历、文凭渐渐成了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衡量应聘者个人能力和价值的重要参照,甚至是惟一参照。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市场出现了空白,就会有人想到要去占领。社会对学历近乎病态的追求,自然会催生出某些人动起歪脑筋,利用夸张承诺、虚假宣传等手段,吸引学生和家长,收取高额费用之后,却无法提供相应质量的教育服务。最终结果就是既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利益,还破坏了教育行业的声誉和公信力。

内卷社会(图:网络)

如同本事件的主角西安体院,虽然他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也是受害者。但就整体而言,体院作为项目合作者之一,在运行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漏洞,放任第三方公司全权操作项目,疏于跟进,缺乏有效监管和透明度,导致学生利益受损。其声誉和口碑受到严重负面影响,已经很难避免。

现在,我们也只能呼吁社会各界多加关注本起事件,并提请官方尽快介入,妥善处理好相关学生的诉求,尽最大可能帮他们挽回损失、保障利益。同时,也希望广大学子们放平心态,在选择教育项目尤其是那些打着“中外合作”的项目时保持谨慎和理性,不能只盯着项目的学术价值,还要注意其法律地位和执行过程中的稳定性。有关部门也应当加强监管和审查力度,确保教育行业的健康发展。

留学的本质是深造,而非像体院的这“联合培养体育博士”一样,最后闹了个一地鸡毛,隔着老远都能闻到利益、金钱和一些说不清道不明且弥漫着某种熟悉的“特色主义”的气味。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