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基层丨这里的仿古建材“火出圈”

河北新闻网 2024-05-19 08:31:18

青松奇石间,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四周围绕着46只形态各异的鸟儿,构图精美,造型生动,让人仿佛能听到婉转鸟鸣。

5月13日,记者在位于邯郸市永年区讲武镇的永年范氏瓦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范氏瓦业”)生产车间,看到了一幅栩栩如生的“仿古百鸟朝凤图”。说是图,其实是一面长3.2米、宽1.6米的纯手工砖雕影壁墙。

“从泥土到成品,需要经过选泥、模制、晾晒、烧制、出窑等30多道工序。”范氏瓦业副总经理范云飞介绍,“仿古百鸟朝凤图”仅雕刻环节就需要4个多月,产品烧制成功后他把照片发到客户群,引得众多客户争相购买,有买家出价12万元。

范氏瓦业是邯郸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单位。该厂砖瓦烧制技艺始自清末,历经百余年传承,至今仍保留人工和泥、刻制、打磨和土法烧结等传统工艺。

“别小看一片小青瓦,烧制过程大有学问。”范云飞手拿一片青瓦介绍,经过选泥、人工和泥等工序,匠人用泥弓割泥成片、泥掌塑形自然干燥后,瓦胚才能进入烧制阶段。瓦片入窑后需小火烘烤半月、大火烧制半月。开窑后瓦片自然冷却,出窑后即为成品。全部烧制过程需用到泥弓、瓦布衣、瓦桶、泥掌、火钩、石膏模具等近百种工具。

“慢工出细活,烧制过程容不得一丝马虎。”范云飞说,不止青瓦,仿古建筑中所需的青砖、合角筒瓦、升斗、翘角等建筑构件,都离不开匠人的娴熟手艺。

“民间旺盛的需求,促进了当地青砖瓦烧制行业长盛不衰。”范云飞说,永年以瓦房式、海青式为主的民居需要大量青砖瓦,使得当地青砖瓦烧制规模和技艺不断提高。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烧制原料逐渐被外地泥土料所替代,使用的燃料也由煤换成了天然气。

尽管烧制原料、燃料发生了改变,但当地工匠守护传统制作技艺的匠心不变。近年来,仿古建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但范氏瓦业今年已在河南汤阴、山西长治等地拿下多个合作项目。

传统技艺烧制的青砖瓦热销,近年来时兴起来的彩绘砖雕也卖得越来越好。与传统砖雕古朴淡雅的青灰色不同,彩绘砖雕经过特殊颜料染色后,呈现出亮丽的视觉效果。

5月13日,邯郸市永年区河北雄岚建材销售有限公司厂区内,女工正进行砖雕彩绘。河北日报记者 陈正摄

“您可以在我的快手号直接下单,这幅‘童趣图’需按尺寸定制生产……”5月13日,永年河北雄岚建材销售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姚小峰正忙着与客户线上沟通。

“目前公司七成产品通过互联网平台销售。彩绘砖雕虽然价格比普通砖雕产品高一倍,但仍供不应求。”姚小峰说,针对近年来市场对彩绘砖雕的需求,该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目前一半产品是彩绘砖雕。

永年区古建协会副会长乔献忠介绍,目前永年区已形成集仿古建材生产、网络销售、工程施工等为一体的产业链,全区有仿古建材生产相关企业200余家、古建施工队伍300多支,仿古建材年销售额3亿多元,带动2.5万余人就业。(河北日报记者陈正)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