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个儿子都当上皇帝的唐穆宗李恒为何英年早逝?

太璞石 2024-01-30 15:51:29

唐穆宗李恒,原名李宥,是唐宪宗李纯的第三个儿子,生母郭氏是平定安史之乱大功臣郭子仪的孙女。

李恒贞元十一年(795年)七月出生在大明宫,最初被封为建安郡王。元和元年(806年)八月,老爹李纯即皇帝位后,12岁的李恒被封为遂王;元和七年(812年),太子大哥李宁暴毙,自己在母族的拥护下,被老爹立为太子;元和十五年(821年)正月,老爹李纯被宦官刺杀后,26岁的李恒即位为皇帝,次年改元长庆。长庆四年(824年)正月,李恒因服食丹药过量暴毙,时年30岁,在位仅仅四年。

纵观穆宗李恒的一生,身处储君之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继位之后放飞自我,饮宴无度。朝政方面毫无建树,任用无远见卓识的大臣为相,推行消兵之策导致老爹元和时期削藩成果付之东流,让藩镇割据现象死灰复燃。同时纵容宦官把持朝政,自己只顾享乐游玩,挥霍无度,致使国库空虚,民生凋零。

李恒唯一能让人称道的就是他生的五个儿子中有三个成为了皇帝,但这其实也变相的反映他执政时期朝局混乱,唐朝皇位继承发生了巨大变化,皇权受到了极大威胁,皇帝的安全也得不到有效地保障,这些都为唐末群雄割据埋下了伏笔。

李恒作为李纯的第三个儿子,按理说老大李宁死了,皇位也轮不到他来继承,但谁让李恒有个好妈呢。

李恒的母族是有尚父之称的郭子仪郭氏大族,尚父那是啥,那就是皇帝的第二父亲,俗称义父,这其实是在表彰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的不世功劳。所以,郭氏在朝中那是树大根深,人脉显赫,门生故吏遍布。反观次子李恽母亲都是无名氏,在朝廷内外都毫无根基可言。

当然,老爹李纯的态度还是很重要的,李纯对李恒不是很喜欢,但迫于郭氏在朝中的势力不得不立郭恒为太子。彼时,李纯宠信的宦官吐突承璀揣摩圣意,认为皇帝心里是中意次子李恽,就暗中扶植李恽。

李纯执政后期,因为迷恋长生之术,久服金丹的身体每况愈下。我们知道古代金丹那玩意都是重金属超标,长期服用不早死就万幸了,还得什么长生。李纯脾气也变得愈发暴虐,动辄就打骂甚至打死身边的宦官。

而太子李恒一派和李恽一派也在加紧步伐,准备李纯死后夺权之事。郭氏这边自不多说,内有郭贵妃坐镇内宫,掌控内廷局势,外有李恒舅舅郭钊联络朝臣,同时广结党羽,秘密联络宦官中与吐突承璀不对付的神策军中尉梁守谦及王守澄等人,谋划登基大计;吐突承璀这边也是加紧改立李恽的计划,不然名不正言不顺,皇帝两腿一蹬,太子即位那是天命所归。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陈弘志、王守澄等太监刺杀宪宗李纯,李纯毙命;梁守谦及王守澄等人立即拥护李恒即位,根本不给吐突承璀和李恽的反应时间,最终二人步入了黄泉。可以说,李恒的即位之路是惊险的。

那么,26岁的李恒即位后,正值青年的他为何在位仅仅四年就撒手人寰了呢?

首先,我们要看李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用现在的话说,那就是个夜店小王子。

爱玩,家里不差钱,你说气人不。当太子压抑了这么长时间,还不得发泄一下。老爹治丧期间,就丝毫不掩饰自己对游乐的喜好;五月,老爹刚一下葬,就领着人去狩猎去了。六月,老妈移居兴庆宫,那必须大摆宴席,一顿不尽兴,那就接着奏乐,接着舞,又到神策军去宴饮奖赏一番。七月六日,李恒过生日,本来想举办一个盛大的party,定制了一套史无前例的庆祝仪式,奈何群臣不同意,只得作罢。八月,李恒派遣二千神策军疏浚宫中鱼藻池,九月水池开通以后自然得有一场盛大的宴会,安排百戏演出,气氛搞起来。大宴时常有,小宴不间断,总之一句话,李恒想方设法的借着各种由头举办宴会,那是极尽奢华,耗资靡费。

其次,我们要看李恒在朝政上做了什么?苦思冥想,好像就只有推行消兵之策。

登基之后,李恒和大臣都觉得现在天下太平,藩镇割据问题已经解决,国家养着这么多士兵那多耗费钱粮啊,大笔一挥,大家就地解散,各回各家吧。这种随性的解决方式导致遣散的士兵无以为生,只得啸聚山林,劫道为生,以致于社会动荡。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皇家子弟出身的李恒显然没有作为一个上位者应有的政治谋略和远见,身边的大臣也是一帮目光短浅的乌合之众。当然,更可怕的是,藩镇割据问题并没有李恒想象的那么乐观,失去了武力的掣肘,藩镇势力也在慢慢死灰复燃,导致后期又兴盛起来。

最后,我们看一看李恒的身体状况怎么样?不用说,就这种造法,能活过三十都是医学奇迹,更何况还有点小癖好。

李恒好宴乐,那肯定就是好饮酒。以李恒这种频率的饮宴,势必导致酒精中毒,虽然以前酒精度数不高,但架不住数量大啊。而李恒近乎疯狂游乐的停止还是因为自己身体出了问题。长庆二年(822年)

十一月,李恒在和宦官们打马球的时候突然中风,自此卧病在床。28岁就中风放在现在那都是罕见,充分说明了李恒被酒色掏空的身体有多严重。人在病中就容易胡思乱想,开始崇尚长生不老之道。我只能说,小伙子,你才不到三十,就想着长生不老,是不是有点早。但李恒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些,想尽快养好病的他开始服食金丹,这可真是火上浇油。长庆四年(824年)正月,李恒那本就虚弱不堪的身体还没等到丹毒发作就一命呜呼,年仅三十岁。

图片素材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0

太璞石

简介:轻点红尘,洒脱执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