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下无冤魂?看看当时日本女性有多疯狂就明白了

笑语春秋 2024-04-06 14:42:38

1995年,二战胜利五十周年之际,美国空军退役少将查尔斯发表了名为《原子弹下无冤魂》国会演讲,他作为唯一一位参加了两次对日本原子轰炸的飞行员,亲身经历了投掷原子弹的历史事件。

在演讲中,他强调向日本投掷原子弹是正义的行动:“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造成了无数无辜百姓的苦难。面对这样的魔鬼,我们必须用同样有力的手段予以反击。两颗原子弹就是对那些日本侵略者的严正警告,是他们应当付出的代价!”

2005年,日本方面邀请了曾参与美国“曼哈顿”计划的安格纽博士访问日本。安格纽博士不仅参与了原子弹的研发过程,还亲自登上轰炸机观测了广岛的空袭。在访问期间,安格纽博士被安排参观了纪念原子弹轰炸的广岛和平纪念馆,并接受了采访。

面对幸存者的质问,安格纽博士坚决地表示:“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确实有错。我要说的是,没有所谓的完全无辜的平民。我绝不会为此道歉,因为道歉是绝无可能的。真正应该道歉的是你们!你们应该怪罪的是那些发动战争的日本军队,所有后果都应该由他们来承担!”

关于二战期间日本的战争罪行,许多人会持有一种观点,即尽管日本政府在侵略、屠杀和强征劳工等方面犯下了严重罪行,给亚洲各国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但战争的决策和执行主要归咎于政府和军事领导层,而非全体日本人民。他们认为原子弹轰炸造成的平民伤亡,特别是妇女、儿童和老人,这些无辜的生命,并没有参与战争行动,因此不应为国家的战争罪行承担责任。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在长期的军国主义思想熏陶下,大多数日本民众确实在某种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卷入了侵略扩张的战争。日本政府通过极端的民族主义和爱国精神对国民进行洗脑和煽动,导致日本民众的思想和观念出现了严重的扭曲。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很难将普通民众完全与战争罪行割裂开来。

1931年,正值“九一八事变”爆发之际,日本陆军第37联队的中尉井上清一接到了前往中国满洲服役的命令。彼时正值新婚蜜月,井上清一不愿离开,便表达了厌战情绪。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次日清晨,井上清一的新婚妻子千代子就刎颈自尽,留下遗书:“尊敬的大人,我选择在您出征前先行离开这个世界,这样您就不必为我分心。我会永远守护着大家,而您,也请务必为国家尽心竭力。我知道满洲是个寒冷的地方,特别担心您的身体,尤其是肠胃。请您务必保重身体,不要受凉。信封里放着四十日元,希望它能帮到您。祝您一切顺利,我为您祈福。”

在妻子的牺牲激励下,井上清一最终踏上了侵略中国的道路,甚至成为1932年9月16日“平顶山惨案”的罪魁祸首。在他的带领下,日军对抚顺煤矿附近的栗家沟、平顶山等村的3000余名中国平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

千代子为了支持日本的侵略战争,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激励丈夫,她的行为甚至得到了日本皇后的高度赞扬,被誉为“昭和烈女”。这一事件后来更是被拍成电影《啊!井上中尉夫人》和《死亡饯别》,并在全日本及侵华战争前线广泛播放,进一步激发了日本国民的战争狂热。

在军国主义的煽动下,大量日本妇女被积极动员起来,投身于各种战争相关的活动。有的妇女毅然踏入工厂,生产武器、弹药等战争必需品,为日本的战争机器源源不断地提供物资支持;有的妇女则被迫沦为“慰安妇”,成为日本军队性服务的提供者,她们在战争的阴影下,遭受了无尽的屈辱和痛苦。这些妇女,在不知不觉中,已然成为了日本侵略战争的一部分。

同时,无数无辜的儿童也在军国主义的洗脑下,被灌输了为国家牺牲的扭曲观念。他们从小学时代开始,就接受军国主义教育,进行军事训练,学习射击、格斗、刺杀等技能。为了补充兵源,日军甚至多次下调征兵年龄,扩大征兵范围,让越来越多的年轻生命卷入战争的旋涡。更为可怕的是,日本还出台了所谓的《战时教育令》,将学校学生全部组织成敢死队,以备未来对抗美军登陆作战之需。这些无辜的孩子们,在战争的阴霾下,成为了军国主义的牺牲品。

1945年8月初,美国在投掷原子弹前,向日本境内撒下了高达6300万张的警告传单,并特意使用日语,以便于民众阅读和理解。然而,这些传单并未引起日本民众的足够重视。他们一心沉浸在“一亿玉碎”的狂热计划中,誓言与国家共存亡,对原子弹的巨大威力一无所知。仅仅一周之后,广岛和长崎的天空便分别被两颗原子弹的爆炸所撕裂,导致日本二十多万人丧生,八百多万人失去家园。

在那个时期,日本民众普遍被军国主义思想所蒙蔽,几乎所有人都在不同程度上为日本的侵略行径提供了支持。因此,可以说在原子弹的轰炸下,并没有所谓的无辜冤魂。

0 阅读:94

笑语春秋

简介: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持续分享历史上有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