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营长转业到纸厂,没想7年后下岗,再相见时让人唏嘘不已!

老刘的回忆录 2024-04-09 15:48:00

1978年3月,我离开家乡前往边疆汽车团服役,至此开始了八年的军旅生涯。在这段生涯中,有一个人对我的帮助和影响很大,他就是我的营长孙援朝。在1983年的一次任务中,由于我的挺身而出,成功完成任务,孙营长事后也力排众议,力保我获得了三等功。

1984年,孙营长转业到了地方,听他同乡战友说是到了当地的造纸厂。此后一别多年,我们再也未有机会相遇。1985年大裁军,我也在85年年底回了老家,开始了自己开货车的生涯。

直到2003年,我去山东那边跑车时,竟然无意中碰到了营长,才知道了他这么多年的经历,让人唏嘘不已!

以下是孙营长的自述,为方便阅读,将使用第一人称。

我叫孙援朝,1951年出生,当时正在抗美援朝,所以全国起“抗美”、“援朝”名字的人很多。1970年,20岁的我当时正在我们生产队当会计(我是高中毕业),招兵通知下来后,我便报了名,最后顺利入伍。

我所在的团当年曾经上过抗美援朝战场,由于战损大,退下来后就一直在陕西华阴驻扎。70年代边疆建设任务重,就将我们团从陕西调至昌吉州,开始大量扩充新兵恢复建制,而我恰好就是第一批新兵。

由于我年龄小,文化水平高,在部队里面干了几年后就获得了提干,从排长、连长最后一路被提升至营长。1984年,当时已经有了85年大裁军的消息,继续留在部队无望,于是在1984年,我就选择了转业。

当时,营级干部转业至地方,一般会有两种安置办法。一种是进政府公务员体制,通常会安排个科级干部或者办事员,另一种是进当地的国营单位,能做个科长。当年政府的公务员并不像现在这么吃香,反而是效益好的企业更抢手。

当时我已经33岁了,有一个7岁的儿子,妻子没有工作,父母年纪也大了,家里经济压力挺大。山东历来都是兵源大省,每年从部队转业的军官数量很多。当时摆在我面前的选择有两个,一是到较偏远的乡镇去当人武部部长,另一个则是到菏泽造纸厂运输科当科长。

我考虑后选择了去菏泽造纸厂,一方面是听说造纸厂效益好,福利不错,另一方面是运输科主要管车队,而这些我在部队里早已经轻车熟路、驾轻就熟,胜任工作没有问题。

事实和我预想的一样,去了造纸厂运输科后,我确实如鱼得水,车队管理的井井有条,和同事的关系也都处的相当好。但谁知道,到了1987年,一切都开始变得糟糕。

先是厂里生产出来的纸品销售不出去,然后资金链也出现了大问题,供货商的货款也付不出来了。我虽然很着急,但我只是一个运输科科长,对厂里生产、销售、财务方面的事情也知之甚少。

厂里已经好几个月发不出工资了,1987年11月份,石家庄造纸厂的马胜利前来考察菏泽造纸厂,最后跟他签订了承包协议。在马胜利的带领下,我们厂很快就扭亏为盈,之前拖欠的工资都补发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但好日子不到一年时间,由于马胜利在全国各地到处承包造纸厂,许多原本巨亏的企业都加入了马胜利构建的“造纸帝国”当中,拖垮了许多技术实力和不错的厂,马胜利垮台了,我们厂在89年又陷入了危机当中。

对这一切我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却无能为力。就这样熬了两年,换了三任厂长,但厂子没有任何起色,而且还不断走下坡路。厂里业务越来越少,车队的车也被逐渐卖了,手底下的驾驶员们也纷纷离开。直到1991年,最后一台卡车也被卖了,我这个运输科科长已经彻底名存实亡。

在40岁的人生路口上,我又一次面临着重要的抉择。此时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重担早就将我那原本挺直的身躯,压的有些佝偻。听闻一些战友转业后选择进政府当公务员,现在过的滋润无比,我就为当时的短视而后悔,但事已至此,后悔也无用了,只能向前看了。

当时家里发生了一些事,急需钱用,而厂里还拖欠我一年的工资没发,我去向厂长说明了情况,申请支取工资。厂长抽着烟,跟我说:老孙,你也是厂里的干部,咋不为厂里考虑呢?现在这情况,账上哪还有钱啊?我都不领工资,你也发扬发扬风格,等厂里挺过这段时间再补上,好吧,你先回去吧!

我攥紧了拳头,看到厂长吃的脑满肠肥,肥头大耳,说着这些不近人情的话,我冲上去给了他一拳。厂长惨叫着,大喊道:孙爱民,你不想干了是吧,竟然敢打人。你等着,我要你好看。

我将工作证扔到桌上,对着厂长说:胡大海,你最好三天之内给我把工资发了,不然我天天过来堵你,你有本事就找几个保镖,随身保护你。这工作劳资早就不想干了,你想咋着就咋着!

我下定了决心,准备离开这待了七年的工厂。想想也是可悲,从一介白身到军队营长,再到企业里面科长,现在又恢复了一介白身,生活就好像一个圈。

不过好在我还有开车的手艺,我抛弃了自己曾经是干部的面子,拉下脸去找之前的工友,他们早我一两年出来。好在我人缘不错,工友们都觉得我早就应该出来了,纷纷给我介绍工作。

我又操起了方向盘,就像我刚开始入伍的时候,开始了没日没夜的跑车。中途我又换了几个车老板,直到95年的时候,我稳定了下来,到一个物流公司开货车跑固定专线。98年的时候,我又当上了车队长,不再跑车,只需要负责车辆维护管理就行,轻松了许多。

以上是老营长的真实故事,2003年的时候,我到山东郓城拉货,在货场偶遇了老营长。分离时,我们正是风华正茂,重逢时都已经两鬓斑白,饱受风霜。刚开始,还不敢相认,还是我看到他工作牌上的名字,尝试问了几句,才最终确认。

我们一起吃了饭,晚上还开了一个房间,彻夜畅聊,彼此聊了这么多年来各自的境遇。接近20年没见,大家都有说不完的话。

聊到最后,我问老营长,这么多年后悔吗?如果当时选择去乡里当公务员,熬到现在级别也上去了,不但待遇丰厚,退休以后还有各种保障。

老营长道:说不后悔是假的,但后悔又有什么用呢?当时只看到了企业效益好,福利不错,没有预计到风险,这也是自己思虑不周。但人这一辈子,谁又能真的无怨无悔呢?我们只能朝前看,放平心态,过好每一天就行了。

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琢磨老营长的话。是啊!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不管你做什么选择,未来都难保不会后悔。与其沉浸在后悔当中,还不如打起精神,过好当下的生活。

2 阅读:343

老刘的回忆录

简介:40年货车司机生涯,跑遍大江南北,见识各地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