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将逐渐停止“心脏支架”手术,做完人就废了?告诉你大实话

前沿周刊 2024-05-01 15:44:12

国内将逐渐停止“心脏支架”手术,做完人就废了?告诉你大实话

“我宁愿死,也不做那个心脏支架手术!”70岁的李伯嘟囔着,满脸的固执和担忧。

李伯是个有着20多年高血压病史的老病号了,平日里他靠着严格控制饮食和按时服药,病情还算稳定。

但最近,他总是感觉胸口像压了块大石头,喘不上气来。那天,他突然心绞痛,家人急忙把他送进了医院。

经过一番检查,医生面色凝重地告诉他们,李伯是急性心梗,建议做心脏支架手术。

一听到“心脏支架手术”这几个字,说什么也不肯做,他之前就听说心脏支架手术这不好、那不好,做了人就废了,他可不想自己的身体就这样给毁了。

医生看着李伯那么固执,心里也是急得很,医生告诉他们,如果李伯再不做手术,心脏可能会受不了,到时候引发心力衰竭就麻烦了。

家人也在一旁劝说,希望李伯能为了自己的身体着想,接受手术。最后,在大家苦口婆心的劝说下,李伯才勉强答应了手术。

在网络和社交媒体上,关于心脏支架的争议颇多。有些人认为心脏支架是一种过时且危险的技术,他们声称安装后“人就废了”。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

01

国内将逐渐废止“心脏支架”,是真的吗?

心脏支架手术在公众中存在不小的争议。一些人担心其安全性,认为手术后的生活质量会大幅下降。

而网络上关于手术失败的案例也不断被提及,增加了人们的恐惧,然而,这些观点通常基于个别事件而非整体统计数据。

心脏支架的主要功能是打开因斑块积累而阻塞或狭窄的冠状动脉,它的设计是为了恢复正常的血流和减少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从国际数据来看,心脏支架的使用并未停止增长。据统计,美国从2013年到2017年,心脏支架的放置数量从55万例增加到了63.8万例,增幅达到15.8%。

同期,日本的数据也显示出类似的增长趋势,从18万例增加到24.7万例,增长了36%。

这些数据表明,心脏支架作为治疗冠心病的一种方法,不仅没有被淘汰,反而其应用正在扩大。

心脏支架的放置并不是对所有心脏病患者的标准治疗。它主要适用于两种情况:

一是急性心梗,即冠状动脉完全堵塞;二是通过冠脉造影发现血管狭窄程度达到80%以上的患者。

在这些情况下,心脏支架可以迅速恢复血流,减少心肌损伤,显著提高急性心梗后的生存率。

02

装上心脏支架后,人还能活多少年呢?

对于心脏支架的误解之一是认为“放了支架没多久就去世”。这种观点通常忽略了患者本身存在的其他健康问题。

事实上,心脏支架的主要作用是缓解心脏病发作的直接威胁,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支架植入后,正常情况下可以终身使用,而不需要拿出来。

然而,支架并不是一种治愈所有的解决方案,患者的生存期还与他们的整体健康状况和生活方式有关。

专家解释说,心脏支架的植入是因为动脉狭窄,如果只把血栓取出而不解决狭窄,很可能会再次形成血栓,因此放置支架能够有效预防再次堵塞的风险。

因此,支架不仅有助于立即救命,还能长期保护心脏健康。

03

装上心脏支架后,还要注意这4点

1、必须按时服药

术后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这些药物有助于减少血栓形成和降低血脂,是预防心脏病的关键。

2、调整生活方式

心脏支架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可以恢复以前的不健康生活习惯。

患者应该吃更多的新鲜果蔬,减少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保持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3、摆正心态避免焦虑

术后可能会有暂时的不适,如胸闷或短暂的胸痛,这些通常不需要过度担忧,如果症状持续或影响日常生活,应该及时联系医生。

4、定期复查随访

进行心脏支架手术后,定期回医院进行复查是至关重要的,包括血脂、血糖、肝功能和心电图等检查,以及年度的冠状动脉CT或造影,以确保支架的正常功能和评估心脏健康状态。

心脏支架技术,尽管存在争议,但它在适当情况下是救命的关键工具,也是现代医学的一项重要成就。

正确地理解和使用心脏支架,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我们应该基于科学的证据来看待所有医疗措施,而不是片面地接受未经验证的信息。

1 阅读:1665

前沿周刊

简介: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