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趴在地上撒泼打滚,来看看这届父母各种带娃妙招:又爽又搞笑

我是棉花糖妈妈 2024-03-21 07:49:13

没生孩子之前,在大街上看到孩子躺在地上哭闹,爸妈在一旁巍然不动,我就觉得很奇怪,怎么也不把孩子抱起来,哄一哄孩子呢?地上多脏、多凉啊,我以后可不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

后来,我也有孩子了,不到2岁的她,动不动就躺地上哭闹。比如她想要一个东西,或想做一件事,而我基于健康或安全等理由,不给她、不让她做时,她就会直接躺在地上大哭。

那我能惯着她,我选择拒绝妥协,还配合她的表演:就静静地看着你。我也没闲着,玩玩手机、拍拍照片,发朋友圈也有新鲜素材了!

同样是面对孩子躺在地上大哭,当妈前,想要把孩子抱起来哄一哄;当妈后,我静静地看着小屁孩“表演”。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当然是当妈后,看多了“熊孩子”的百态,那些动不动就躺地上的小把戏,都被爸妈看穿了。这些都是我们小时候玩剩下的,我但凡多理你一下,都是对自己小时候的不尊重。

这届父母带娃妙招

孩子趴在地上撒泼打滚,怎么办?来看看这届父母各种带娃妙招:又爽又搞笑!

孩子第一次躺下的时候,妈妈就兴奋地上去踩(当然是控制住力道了),边踩边喊:人形地毯,大家快来踩呀!然后,孩子就爬起来了,之后再也没有躺在地上过。

我闺女第一次趴地上哭喊,我瞅着四肢不协调,还得要老母亲亲自辅导才行。我拉住她的腿,教她踢腿,推着她在地上滚了2圈,严厉告诫她:撒泼必须配合滚动和踢腿!再来!动作不标准……集训了10分钟,闺女惊恐到忘记了为什么而撒泼。

我儿子小时候也这样搞过,我装作很兴奋的样子,围着他拍照,孩子问我干嘛?我说:发个朋友圈夸夸你。他一听马上爬起来了,不准我发,以后再也没有躺着撒泼了。

我家娃小时候往地上一躺,我立马演技上身,马上躲开喊:咦,虫子爬到你旁边了,快爬你身上了。她一个轱辘马上爬起来,问:哪里哪时里?生怕被虫子咬。

这届父母带娃方式真不一般,用魔法打败魔法,一句话总结就是:绝不惯着。

孩子哭闹,他们拍照,孩子躺地上他们围观……用实际行动证明:这届父母“摆烂式育儿”,从不被娃拿捏。

孩子趴地上,到底该怎么处理

孩子为什么喜欢趴在地上,撒泼打滚。因为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语言能力有限,因为说不出来,只能通过哭闹这个最直接、最吸引注意力的方式。

孩子发脾气,看似是在施压、挑战父母,实际上,是在展示自己的无助和脆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作家雷布斯说过:“孩子冲你发脾气,是想让你走进他的内心解决问题,我们应该高兴才是。”

发脾气是每个孩子成长中的必经过程,因为只有通过这样的经历,再加上咱们父母合理的引导,孩子才能学会,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学会如何面对挫折。

可不要认为上面父母的“摆烂式育儿”是对孩子的不负责,摆烂的背后意义是:让孩子冷静一下。

心理学表明,在孩子撒泼、哭闹时,最好的办法是冷处理。他大哭时,你讲再多的道理,孩子都听不进去。

咱们不妨这样做:

孩子躺在地上大哭时,你干脆视而不见,喝杯奶茶,打一把游戏,静静地站在一旁陪着孩子一段时间,让孩子释放出他不满的情绪。千万不要不搭理孩子,不给孩子好脸色看。

等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后,咱们这时就可以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慢慢说出他的诉求。当然了,在引导孩子的过程中,语速放慢一点,蹲下来平视孩子,更不要指责孩子。

比如,妈妈知道你想要这个玩具,可是,咱们家里已经有一个类似的了。你可以不开心,但我不会给你买这个玩具。你需要慢慢接受这件事,妈妈会一旁陪着你。

这样一来,孩子能感受到自己的情绪被爸爸妈妈接纳,还能学会怎样正确表达自己诉求。

孩子在发脾气时,咱们可以适当“耳聋眼瞎闭嘴”。允许孩子存在负面情绪,是给孩子自己处理情绪的自由,同时也让咱们可以以更放松、更冷静的态度来处理孩子的坏情绪,这也是父母和孩子一段奇妙的人生体验。

0 阅读:0

我是棉花糖妈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