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撞机之后,中国从七零八落的美国侦察机里,破解了哪些技术?

小阳讲历史 2023-01-12 15:39:58

2001年4月2日,当时在任的美国总统小布什,在白宫紧急召开安全部门全体会议,商讨如何应对4月1日发生的南海撞击事件。

此时美国方面已经得知,美军的一架先进的EP-3E电子侦察机,在中国南海区域上空与中国的一架歼-8Ⅱ型战斗机发生碰撞受损,中国战斗机坠机,驾驶员跳伞后失踪下落不明,美军的EP-3E电子侦察机已经擅自进入中国领空,迫降在中国境内机场上,美军机组已被全部控制。

王伟烈士

得知南海撞击事件后,中国上下无不

群情激奋

,人民群众声讨美国,要求美国政府为此道歉的声音不绝于耳。中国政府就此事件向美国提出严正交涉,并要求美方就此事对中国人民道歉。

美国在色厉内荏几日后,只得服软向中国人民道歉,中国也信守承诺释放了美军机组人员。

但对于罪魁祸首的EP-3E电子侦察机,中国认为美方军用侦察机是非法入侵中国领空,是公然违法国际法的罪证,要求美国就地拆除,中国的领空不允许再度出现横行霸道的外国飞机。

迫降在海南陵水机场

美国见状,只能咬牙切齿地雇佣俄罗斯航空公司,派遣专业人士前往中国海南陵水机场,就地拆解搬运,这架“饱经风霜”的EP-3E电子战侦查机。

2001年7月3日夜晚20点左右,最后一批EP-3E零件才被运输机带离中国境内,撞机事件才暂时告一段落。

关于此次事件的海报

从事件发生到事件解决,这架美国手中,性能首屈一指的专用电子侦察机,就这样搁置在陵水机场上长达3个月。

要知道EP-3E电子侦察机在当时可不简单,其翼展30.38米,机长35.61米,起飞重量64410千克,采用4台艾利逊T56-A-15涡桨发动机,最高时速703千米,任务半径4075千米。

机上装配有当时最为先进的电子侦查监听设备,配上24名经过专业训练的机组成员,可以大范围处理监听电子情报动向,造价更是高的可怕,一架就有8000万美元,当时财大气粗的美国也只采购了12架。

EP-3E电子侦察机

这架先进的电子侦查机迫降在陵水机场,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不亚于一桌先进科技的“满汉全席”送到嘴边。

由于这家EP-3e电子侦察机,在4月1日一落地,机上的24名美军成员,都被中国方面拘留,所以这架飞机在美方专员到场的2个半月时间内,一直待在中国机场且无美方看管。

从客观条件上,可以推断中国是有大量时间接触并测绘,这架世界上最为顶尖科技打造的侦察机的。

EP-3E

据此,中国能否获取美国电子侦察机的情报与技术参数,以及美军机上一系列内部情报与作战部署呢?

这一观点不但在中国内甚嚣尘上,美国那边也一直流传着“中国凭借此次撞机事件获利颇丰”的论调。

网上有着“中美南海撞击事件后,中国获得美国大量机密情报和技术参数,使得中国电子侦察机20年来实现飞跃式发展”的论调。

EP-3E

那么这个论调到底有事实依据吗?南海战机事件当中,中国方面获利真的有这么大吗?

中国方面最可能探寻到什么样的技术?

下面让阿峰带大家一探究竟。

EP-3E

如要判断,中国能否从南海撞击事件当中取得EP-3E侦察机的先进技术与情报。那就必须要确认中国是否有机会接触EP-3E电子侦察机本体。

这点是可以确认的,中国确实有直接接触美国EP3E型白羊座电子侦察机本体以及机舱内部的机会。

因为在4月1日撞击事件发生之后,此架飞机便在陵水机场迫降,在着陆后的十几分钟内,我方便将美方机组人员控制并带走。

美方专业评估小组到达陵水机场的时间则是5月10号,也就是说从4月1日起,中国有将近两个多月的时间,可以近距离接触 EP 3 E电子侦察机。

EP-3E

但我们要考虑到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军事大国,对于情报保密机制,这种保证军队作战能力,获取最终胜利的核心要素。肯定是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战预案与战场条例。

事实上,美军确实有颁布《降落在敌方领土的紧急行动计划》的预案。

按照预案当中的条款,美军侦察机机组人员遇险时,必须抛弃并损坏所有的军事机密数据资料,损毁或丢弃敏感数据档案,并使用悬挂在机舱内部的消防斧破坏机密设备。

且撞击事件发生在上午9:07,而美军侦察机则是在9:33降落在海南陵水机场。

这期间有几十分钟可以用来销毁机密文档和敏感磁带数据。

拆解状态的EP-3E

美方机组确实在这数十分钟内,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情报抹除工作,但就美军事后调查结果显示,飞机上的机组人员并未有效执行销毁工作,反而在处理关键情报上显得漏洞百出,表现的十分不专业。

没办法,自从美国赢得冷战胜利以来,美军作为独霸天下的存在,面对毫无威胁的世界,确实变得十分松懈,尤其是亚太地区的部队,对于训练考核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整日敷衍了事。

雨天拆解已经移除重要设备的EP-3E

就比如,正常情况下,美军电子侦察机都会在机舱内,配备上用于销毁物资的粉碎机,结果这架EP3E上面愣是没有装,导致有些材料只能徒手销毁。

而且机组人员对于具体销毁,那些情报没有一个清晰的计划,完全任由在场人员自行发挥。

EP-3E

比如,撕碎文件后本应该通过应急舱门抛出机外,结果美军机组人员只是将小碎屑,在机舱内随意抛洒了事,记录用的磁带也仅仅是扯断,并未对记录机器做出过大的破坏。

飞机上的消防斧由于尺寸大,施展不开没办法使出全力,面对机上坚固的军用电脑效果非常差,气得美军机组手动摔砸将电脑破坏。

被踩坏的电脑

这种原始破坏方式,机组人员肯定无法对飞机上众多的设备逐一破坏,客观上机上设备被恢复一定量乃至全部的情报数据是有可能的。

不过当时中美两方对于这次事件的具体交涉,都是保密的情况小进行的,因此对于此次事件当中美国究竟失去了什么,中国又赢得了什么,当时的外界并不知晓,只当是一场美国单方面挑起的政治事件罢了。

斯诺登棱镜门曝光事件

但这种观念,在2013年因为斯诺登曝光棱镜门事件,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机,此次前国家安全局外包员工斯诺登将大量的机密情报泄露,其中就有美国海军与国家安全局一同书写的《关于2001年中美南海事件之后,美国究竟有可能损失哪些情报和技术》的全面分析。

情报专员通过事后现场复原和人员调查后,认为美方在此次事件当中确实有泄密风险。

报告当中就提到,机组人员在碰撞发生后处于惊慌失措的状态,在破坏各种仪器时,居然有人使用装载着通讯机密材料的手提箱,用箱子当做锤子使用。

箱子

结果砸了没几下箱子就弹开,里面的大量资料直接散落一地,虽然手忙脚乱之间,机组人员将大量藏有导航员机密资料的物品从应急舱门丢弃。但机舱应急舱门尺寸狭小,大型电子设备和部分沉重的情报设备是不可能从应急舱门抛弃。

虽然机组人员执行了销毁电子设备的行动,但是疏于训练的他们无法有效地销毁信号处理器和无线电接收机。机上用来和美军后方基地,用于加密通讯的密语和数据传输装置,也没有执行销毁。

而且这个机组,因为长期执行抵近侦查而无事发生,对于军事纪律十分的松懈,将大量本来应该放在基地的整套密码本和密钥材料,甚至一部分美国和盟国情报人员的个人信息带上了飞机。

EP-3E

美国情报人员调查到这里时,也无法判断撞击事件当中的机组,到底带了多少不该带的机密上这架飞机。美国情报人员断定,此次事件最糟糕的一点,就是让中国得知美国收集情报的任务部署。

美国认为中国可能通过针对性地改进保密与抗干扰电子设备模块,获得了反制美国电子情报监听的手段。

搞清楚了美国的操作波段,破译了美国使用的加密通讯频率,且让中国了解了美国这边协调器的瞬时宽带具体性能。

EP-3E

但这些情报损失,对于美国整体意味着什么?

美国方面则是评估认为损失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反而是可控的。因为中国方面就算通过获得密钥与情报信息,拥有了对于美国情报侦查与反制手段。

美国方面也可以通过,重新设计与修改密钥系统重获优势,事发过后几天内,美国确实通过一系列计划替换了25万个GPS加密密钥,重新使用EP-3E继续进行情报监听活动。

且美方从拆机时,检查机上部件的完好度,认为中国方面并没有过多地探究电子仪器内部,且硬件保险装置并未被启动。

部件装机

所以美国调查组才得出最终结论:“此次事件中情报损失是可控的,其危害最高只能达到中度损失,甚至只有低度损失。”

至此,可以认为网络上那句“中美南海撞击事件后,中国获得美国大量机密情报和技术参数,使得中国电子侦察机20年来实现飞跃式发展”的说法,是完全没有根据的臆想。

且不说前期,美国侦察机组已经通过程序预案,在飞机撞击到落地前后的数十分钟内,对机上大量情报机密信息进行了销毁,让中国无法获取完整的情报机密。

后期,美国更是通过快速部署专业人士,将EP3E侦察机七零八落拆解运送回国,没给中国方面,继续观摩电子仪器内部的机会。

注意看机尾

结语:

我们清楚,电子侦察机是一个系统庞大牵扯工业门类众多的高科技工程,不可能通过两个多月的近距离接触,就获得西方发展数十年的先进工业技术的。

中国在21世纪后的大量尖端军工科技突破,是中国整体实力发展和无数默默无闻的科研人员数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的成果。

这次事件或许让中国在软件与频段等部分领域获得了灵感,但也仅限于此处,如果没有中国数十年艰苦卓绝的发展工业技术水平,提升航空工业与电子行业硬件基础,如今翱翔于天际的中国电子侦察机,必然是无法出现的。

无侦-8,我国已经走出了美国技术的影响,开始独立自主

0 阅读:16

小阳讲历史

简介:每天会为大家分享历史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