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村秘闻:一个媳妇如何感动全村

探世笔记 2024-05-21 20:42:48

在河北省阜平县南部的群山环抱中,有一个名叫广安的小山村。这个小山村如同镶嵌在翠绿画卷上的一颗明珠,宁静而美丽。然而,在一个普通的清晨,这片宁静被打破了。

清晨的雾气还未完全散去,村口就站着一位头罩孝布的年轻妇女。她的名字叫林秀梅,是个温婉贤淑的女子。两天前,她的公公突然急病去世,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林秀梅急忙跑到县城邮局,给远在邯郸工作的丈夫卫廷拍了电报。按照常理,昨天卫廷就该回来了,可是直到现在仍不见人影。

夏日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尸体不能久放,只能今天上午让公公入土为安了。林秀梅站在村口,心事重重地向远处张望,心中充满了担忧和期待。

半晌午时,一位主管丧事的乡亲找到林秀梅商量:“看样子卫廷赶不回来了,咱商量商量打幡的事吧?”在乡村的葬礼上,打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通常由逝者的儿子或孙子来执行,象征着对逝者的哀悼和送行。

林秀梅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卫廷不在,您老说该咋办哩?”

主事面露难色:“按老理说,孝子不在,只能把幡放在棺材盖上了。”

林秀梅坚决地摇了摇头:“不行,又不是绝户,咋能让老人家自己扛着走?”她擦掉眼角的泪水,“我来打!”

主事有些犹豫:“这合适吗?咱这里还从来没有儿媳妇给公公打幡的。”

林秀梅深吸一口气,坚定地说:“有啥不合适的?卫廷常年不在家,是我在替他尽孝,现在就不能替他打幡吗?”

就这样,在广安村的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儿媳妇给公公打幡的情景。出殡那天,几乎全村的人都出来看热闹了。他们议论纷纷,有的感叹林秀梅的孝顺和勇敢,有的则羡慕卫家有这样一位好媳妇。

然而,林秀梅的坚强和勇敢并不仅仅体现在这一刻。她的丈夫卫廷是物测队电法分队的党支部书记,常年带领一班人在野外流动施工。施工地点往往位于偏僻荒凉、消息闭塞的地带,那时候别说手机,连普通电话也没有,他们向上级汇报、请示,只能到附近村里借用电话。

当卫廷收到父亲去世的电报时,他正在某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忙着工作。他安排好工作后便匆匆忙忙地往回赶,坐汽车转火车再转汽车,马不停蹄地往回赶。可是,由于路途遥远和交通不便,他还是没能及时赶回来。当他跪在父亲坟前号啕大哭时,心中充满了愧疚和自责。

然而,林秀梅并没有埋怨他。她深知丈夫的工作性质和责任所在,也理解他的无奈和苦衷。她轻轻抚摸着丈夫的背脊,安慰道:“都说忠孝不能两全,老人家不会埋怨你的。”

这些故事在广安村传为佳话,成为村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然而,在这些故事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个鲜为人知的艰辛和付出。卫廷和林秀梅为了国家的勘探事业和家庭的幸福而默默奉献着他们的青春和汗水。

在广安村的历史长河中,这些故事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串联成一条生动活泼、有血有肉的创业史。它们见证了广安村人民在艰苦条件下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和创业精神。同时,这些故事也激励着后来的人们继续发扬这种精神风貌和创业精神,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而努力奋斗。

0 阅读:13

探世笔记

简介:给读者带来有趣、有料的内容。希望用文字传递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