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拉踩了,这所985大学强者归来

老陈聊教育 2023-09-28 21:02:07

这几年,网上总有人将湖南大学与重庆大学作比较,大家同被扣上“末流985”帽子,湖南大学却在比较中总被拉踩。

然而事实是这样吗?让我们来看看湖南大学在“双一流”高校建设进程中的精彩表现。

一、强势爆发,三大奖表现出色

“国家科学技术三大奖”(简称“三大奖”),即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是我国科技领域最高的国家级奖励,是对科技工作者科研水平和成果的最权威认定。“三大奖”由国务院设立,每年合计评选数目不超过300项,竞争相当激烈。因此,“三大奖”的获奖情况是衡量高校科研水平、创新能力及其对国家和社会贡献的重要指标。

作为老牌名校、千年学府,湖南大学近年来“双一流”建设成效显著:2016年,“三大奖”的名单上还没有出现湖南大学的名字,而到2019年,湖大强势崛起,斩获5项大奖。当年“三大奖”获奖数目与其他两所高校并列第4,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均有2项获奖。在2020年国家三大奖的初评结果中,湖南大学再次获得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显示了极强的科研实力。

国家三大奖除了可以彰显高校的科研实力,还是院士的风向标。2023年8月31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官网同时发布了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从统计来看,湖南6所高校21人入选,其中湖南大学共有5人次入选,位居第二。

二、不容小觑,学科、人才实力快速发展

别再把目光停留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了,在2022年的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湖南大学共有35个学科参评,相比上一轮增加了5个A类学科。

另外,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湖南大学的化学、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名列其中。而重庆大学也是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三门学科,在学科建设实力上,湖大并不逊色。

此外,湖南大学辐射中南地区,本科毕业生工作多靠近沿海地区。同为双一流建设学科,湖南大学电气工程就业面向全国,2021年有172人,2022年一批有144人入职国家电网各省公司。除此之外,也有不少毕业生去了中国南方电网。据湖南电力2023年第一批录取数据显示,湖南大学共有52人签约湖南电力公司。

作为湖南大学的强势学科,机械工程专业在全国名列前茅。长沙是湖南的省会城市,工程机械制造产业在国内数一数二,被誉为“工程机械之都”,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总产值已超过2000亿元,产品覆盖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三一、中联、山河智能、铁建重工4家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前50强企业。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自办校以来,湖南大学一直非常重视人才引育。湖大现有专任教师2293人,其中院士12人,国家级人才159人。在科睿唯安公布的2022年度“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中,湖南大学共有32人次入选,位列中国内地高校入选第2名。从数量和质量上来看,湖南大学的师资力量实现了质的飞跃。

三、势头强劲,湖大医学院正在筹建中

办医学成为了985大学的基本配置。多年来,湖大没有医学院被舆论称之为发展短板,也常常在比较中落于劣势地位。

如何破局?源头创新。

2023年7月1日,湖南大学成立创新医学交叉研究院,将其作为正式的二级学院;生物学院面向全球招聘了60名药学、基础医学PI,正式涉足医学。“创新”就是湖南大学成立生命医学交叉研究院的宗旨。官网信息显示,该学院旨在发挥学校多学科交叉和人才聚集优势,聚焦于创新型生命医学前沿基础和交叉研究,鼓励开展开拓性和系统性的科学探索,打造一流的生命医学研究中心。

7月11日下午,湖南大学与湘潭市人民政府共建湖南大学附属医院签约仪式。根据协议,湘潭市政府、湖南大学将共建湖南大学附属医院。据报道,湖南大学将湘潭市中心医院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医疗中心纳入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统筹谋划湖南大学医学院和湘潭市中心医院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努力提升湘潭市中心医院医疗服务水平。

起步晚,但潜力大。

不少网友认为,湖南大学已错失湘雅医学院20余年,如今再发展医学恐怕是为时已晚。但每个学校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路径,湖大此时发展医学教育前景广阔。从空间来看,湖南大学在湘潭建设的科创港校区,距离湘潭市中心医院的位置比较近,从空间距离上为发展医学提供了便利。从起点来看,湘潭市中心医院的实力不差,湖南大学将其收入麾下是高起点建设医学院的最好基础。湖南大学在筹划医学院的路上又近了一步。

过去几年间,湖南大学遭受过诸多质疑的声音,但它迎难而上、厚积薄发,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取得了斐然的成绩。第二轮“双一流”名单已于去年揭晓,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湖南大学不负众望,用实力再次为自己正名!

2 阅读:214

老陈聊教育

简介:分享国内外高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