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电工:IPO前收三家公司业绩“奇迹”亏转盈亏损风险大“天花板”或已显现

华网 2024-02-21 11:48:21

文/寒冰

近日,湖北平安电工科技股份公司(简称“平安电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的注册申请获得证监会同意。本次IPO,平安电工拟公开发行不超过4638万股股票,募集资金约8亿元,将登陆深交所主板上市。

《发现•华网》翻阅招股书发现,平安电工虽号称规模业内领先,但缺乏定价话语权,其行业竞争激烈,受宏观环境影响较大,公司存在上市业绩“变脸”可能。此外,公司家族企业色彩浓厚,实控人家族掌握近90%股权,公司还曾在IPO前突击连续收购3家公司,让自己从亏损变成盈利,其存在疑似资产贱卖的行为引起了监管的问询。此外,公司研发费用不断降,主营产品也存在重大技术替代的可能,业绩“天花板”或已显现,并且,公司还在招股书中提示自身存在营业利润同比下滑50%以上重大损失风险。

对客户议价能力弱存在业绩“变脸”可能

平安电工成立于2015年,专业从事云母绝缘材料、玻纤布和新能源绝缘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全球云母绝缘材料行业龙头企业之一。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电线电缆、家用电器、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风电光伏和轨道交通等行业,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小鹏汽车、格力电器等知名企业。

从业绩面来看,报告期内(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平安电工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70亿元、8.77亿元、8.42亿元和4.3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72.37万元、1.22亿元、1.32亿元、8291.87万元,营业收入整体还是呈增长趋势。

图片来源:招股书

但是,可以看到,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方面,平安电工业绩增长都在逐步放缓,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业绩大体保持上升状态,但我国云母制品行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市场化程度较高。近年来,随着上游原材料、能源动力价格的波动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行业整体利润水平处于下行趋势。

这也反映在平安电工的毛利率水平上,报告期内,公司的毛利率分别为34.75%、32.35%、29.06%,毛利率呈持续下滑状态。对于毛利率下降原因,平安电工解释称系一些年度部分原材料采购价格上涨,以及主营产品耐火云母带和玻纤布销售价格下降,部分化工原料采购价格上涨所致。

按照招股书所示,平安电工非常依赖主营的云母绝缘材料产品。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实现毛利金额分别为23,104.87万元、28,274.85万元、24,459.35万元和14,416.03万元,其中来源于云母绝缘材料的毛利金额占比分别达到86.61%、79.31%、83.39%和79.52%。

图片来源:招股书

虽然平安电工称自身云母绝缘材料产品生产规模业内领先,具有一定产品定价权。但招股书却显示,耐火云母带作为公司第一大产品,销售均价却在持续下降,2020年-2022年分别为3.49万元/吨、3.21万元/吨、3.04万元/吨,下降幅度分别为14.69%、8.07%、5.08%。

有业内人士表示,这种现象反映了平安电工对下游客户的议价能力偏弱、原材料涨价向下传导能力差等问题,公司所称具有一定产品定价权或有夸大嫌疑。

由此可见,平安电工未来的业绩会呈现不稳定状态,甚至公司在上会前夕还提示了自身亏损的风险。

“一言堂”家族企业色彩浓厚IPO前突击收购由亏转盈平安电工于2015年在咸宁通城成立,创始人潘协保目前担任公司董事长,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目前,潘氏家族多人持有公司股份,并均在公司任职。

招股书显示,平安电工目前实际控制人为潘协保、潘渡江、陈珊珊、潘美芳、李鲸波和潘云芳。其中,潘协保与潘渡江系父子关系,潘协保与潘美芳、潘云芳系父女关系,潘渡江与陈珊珊系夫妻关系,李鲸波系潘协保女儿潘艳芳配偶。

图片来源:招股书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潘协保、潘渡江、陈珊珊、潘美芳、李鲸波和潘云芳签订了《一致行动协议》,分别直接持有发行人7.88%、6.44%、5.55%、4.89%、4.83%和3.76%的股份,直接持股比例合计为33.35%,并通过众晖实业、裕昇咨询间接控制发行人58.19%的股份,一致行动人李新辉直接持有发行人1.78%的股份,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平安电工93.32%的股份。

可以发现,潘氏家族在平安电工具有绝对一家独大的话语权,而且多数均为自身家庭成员,家族企业色彩浓厚,这种股权非常集中的股权结构或将造成“一言堂”现象,很难在IPO后确保中小股东的权益得到保障,也会影响公司未来的健康发展。

此外,《发现•华网》发现,平安电工还是个玩股权腾挪、收购兼并游戏的高手,IPO前曾连续收购3家公司,给自己从亏损变成了盈利,从而达到上市要求。

平安电工收购的这三家公司分别是平安材料、平安实业和云水云母。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11月,平安电工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平安材料100%股权、平安实业100%股权以及云水云母82.05%股权。随后平安电工又以现金方式收购了云水云母17.95%的股权,而收购上述3家公司100%的股权合计价格为4.7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从2022年数据来看,上述3家公司资产总额、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对平安电工贡献的比例均超过50%,特别是营收,其贡献比例更是超过了143%。也就是说,若剔除上述3家新收购公司的营收,平安电工其实是处于亏损状态。

不止于如此,为了给业绩继续“添砖加瓦”,完成3家公司的收购后,云水云母2020年又以915.46万元的价格收购云奇云母资产,收购完成后,云奇云母于2021年2月注销。而云奇云母业绩不差,2019年-2020年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198.29万元、2147.3万元,净利润分别为389.43万元、400.66万元。截至2020年末,公司的净资产为1388.86万元。

图片来源:招股书

也就是说,云奇云母在净利润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将公司的资产以远低于净资产的价格卖给云水云母,从而完成了“输血”。同时,在收购完成后,云奇云母在3个月左右之后就注销了公司。这一系列操作让人不得不怀疑其中是否存在利益输送、资产贱卖、暗箱操作的行为。

对此,监管层也要求平安电工披露云奇云母的基本情况,包括历史沿革、股权结构、主营业务,生产经营情况等,历次出资、增资及股权转让的资金来源、合法性,历史上设立及存续期间是否存在不规范事项,是否存在出资不实、抽逃资本等情况;有关股权变动是否为双方真实意思表示,是否存在争议或潜在纠纷,是否存在委托持股、利益输送或其他利益安排。

招股书提示存重大损失风险研发费用不断降难占先机

此外,通过招股书还可以发现,平安电工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境内销售占比较大,公司在境内下设多个办事处,建立起广泛的销售网络,客户遍布全国各个地区。

此外,公司还有一定产品进行外销,并且在逐渐增长。目前,平安电工境外销售主要面向亚洲、欧洲和北美等地区。公司外销收入分别为10,389.36万元、13,716.84万元、18,862.29万元和210,355.5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5.51%、15.65%、22.40%和24.06%,处于持续增长态势。

图片来源:招股书

但是,外销受汇率波动影响,公司在销售中会产生一定汇兑损失。招股书中就介绍到,2020及2021年,由于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公司产生汇兑损失分别为812.01万元和344.16万元。由此可见,随着外销收入的增长,公司汇兑损失的风险也在加大。

逐渐增长的外销收入也处于不稳定状态,平安电工在招股书中也提示,若公司主要客户所在国家或地区实施加征关税等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或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国际供求关系、国际市场价格变化等不可控因素发生不利波动,将对公司出口收入产生不利影响。

甚至,平安电工称,如果公司未来遇到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变化、全球经济不景气、市场竞争和汇率波动加剧、原材料价格上涨、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和行业整体需求出现下降等不可控因素,公司存在上市当年营业利润同比下滑50%以上或出现亏损的风险。

除了业绩存在大幅亏损的“炸雷”外,平安电工的主营产品也面临被技术替代的风险,其深耕的云母绝缘材料领域虽然拥有一定“护城河”,但是,这一行业也面临技术革新的风险,如现在就有人工合成云母逐渐替代部分天然云母原料的趋势。

平安电工在招股书中也称,在未来的行业发展过程中,不排除出现重大技术革新或新型材料,对云母绝缘材料实现重大替代的可能。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公司未能及时开发其他绝缘材料产品,则会对公司的发展前景及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图片来源:招股书

目前,平安电工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并不大。虽然技术团队基本保持稳定,但研发费用率在报告期内出现了持续下滑现象。从2020年的5.03%一步步下降到2021年的4.64%、4.38%,甚至2023年上半年的3.99%。这种研发投入很难保证公司在技术更新换代十分迅速的现代产业体系中确保领先优势。

公司也表示,如果未来技术团队出现不稳定,或者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竞争对手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等原因导致公司的核心技术外泄,将会削弱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可能对公司的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关于平安电工最终能否成功上市的后续事宜,《发现•华网》也将持续进行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发现.华网”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后留言,经允许后方可转载,并在文首注明来源、作者,文末附上“发现.华网”二维码。

0 阅读:37

华网

简介:《发现杂志》旗下,以立足金融,辐射经济、服务社会为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