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说“冬至三不做,今冬无灾祸”,三不做指啥?今年冬至别忘记

闲云收尽青锁怀 2023-12-06 15:42:08

随着农历十一月份的到来,今年的冬至也就不远了。

据了解,今年冬至时间是12月22日,11点27分09秒,农历十一月初十,星期五。

冬至,在民间可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其中,自然方面就是日照回归的标志,这一天算是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往后白昼时间开始逐日增长。而且气象上,又是“数九”的开始,也就是计算寒冷天数的标志。

而在人文方面,冬至又被称为亚岁、冬节,是民间传统的祭祖节日,也是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人眼里一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为此这天各地都会有很多的民俗,体现着不同的民间文化,值得后人传承。

那么老人常说的“冬至三不做,今冬无灾祸”,是何意?三不做指啥?今年冬至别忘记!

其实,这句老话的意思是,冬至这天要注意不做三件事情,这样可以保障自己和家人无病无灾,一冬有好运。

其一,不同房

俗话说,“春种、夏忙、秋收、冬藏”,到了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都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而冬至交节的这一天,由于太阳光照时间最短,导致阳气微弱,阴寒之气相当旺盛,为此就属于阴阳不平衡的日子。此时不利于同房,尤其是对想要孩子的夫妻来说,更不能同房,会适得其反,还会造成身体阳气泄露,疾病缠身。

另外,古代还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意思是说冬至这天是真火正伏,真阳处于要起未起的时候,此时就需要养精蓄锐,而不是损耗阳气。

其二,不晚归

冬至这天既然是传统的祭祖大节,晚上浊气流动自然就会特别旺盛,容易侵入人体,造成身体不适,为此就需要尽早回家。

而民间也有“冬至忌远行,黄昏忌不归”的说法,就是说这天尽量不要远行,即便要远行也必须在太阳落山之前回家,也就是以黄昏为界。这样可以让自己免受浊气侵袭。

其三,不熬夜

冬至时节,万物潜藏,人们要学会顺应自然规律,早睡晚起,以便可以收敛阳气,养精蓄锐。

另外,由于冬至阴气较重,为了避免晚上失眠,就需要早点入睡,而且起床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以后,保证人体阳气迅速上升,达到阴阳调和的平衡。这样才能让自己精神更佳。

当然,冬至除了“三不做”要记住外,还有一些习俗也不能忘记。

其一,祭祖。冬至祭祖,是一个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习俗,人们通常会通过烧香、叩头、烧纸等方式来祭祀先人,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与敬仰,并祈求家人平安和顺利。

其二,吃饺子。俗话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冬至这天,北方地区的重要习俗当然是吃饺子了,其寓意有“消寒”之意,而且还有家人团团圆圆、幸福过冬的意思。

其三,数九消寒。冬至这天是“数九”的开始,就是每九天一个九,总共81天,就到了春天。为此民间为了安稳度过严寒,就有了九九消寒一说。所谓九九消寒就是人们通过吃九九火锅、九九酒肉等来消寒,也有的地方会画九九消寒图,并用九碟九碗来庆祝,以此进行消寒习俗。

总之,随着冬至的来临,真正的寒冷也就开始了,大家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同时遵循老传统,不要丢掉民俗,以便平安过冬。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说的关于冬至的事情了。话说,你准备好迎接冬至了吗?你们那边还有哪些特别的习俗呢?可以留言、评论,给大家分享一下你的看法。

0 阅读:70

闲云收尽青锁怀

简介:得到就必然会失去某些 这世上并没有两全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