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穆、敬、文、武宗的后妃儿女们㈢

百年的驿站 2024-05-23 05:45:25

后来文宗弥留之际,由于他本人没有儿子,而被立为皇太子的侄儿李成美又年幼多病,不能主持军国大事,安王李溶是皇帝的亲弟弟,贤明而又年长,执掌禁卫军大权的“中贵”——即大宦官仇士良等就准备立安王为帝,调拨了左、右神策军数千骑前往十六宅迎接安王李溶。快到目的地时,有位“中贵”还远远地呼唤道:“迎大者,迎大者!”一连呼唤了好多次,意思是安王为兄长,迎大者自然是迎安王了。由于两座王宅紧靠在一起,将士们到了宅前,乱纷纷地说:“奉命迎大者,不知安王与颖王究竟谁大呀?”

那位王氏姬妾大概正在梳妆,听说后扶着发髻、提起裙子急急而出,对着将士们说:“大者就是颖王啊!皇上左右的那些侍从们因为颖王高大魁梧,都呼他为大王,而且颖王与中尉是生死之交,你们如果弄错了,可是要被灭族的啊!”中尉自然是指左、右神策军的中尉仇士良与鱼弘志了。其时安王李溶心中也知道,按照兄弟间的年龄次序,被选为继承人的自然应该是身为老四的自己,可是,他从小就性情懦弱而又优柔寡断,见了眼前这个阵势,竟然吓得不敢站出来说一句话。而颖王李炎呢,他虽然也隐身于屏风之间,却神清气闲,根本就不把这种场面当回事,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王氏姬妾又来到他的身后,将他往外一推,李炎就势走了出来。将士们以为他就是“大者”了,立即将他扶上马背,簇拥着直往皇宫而去。事情既已如此,那些“中贵”们虽然知道搞错了,也只有将错就错,团团围拜于马前,高呼“万岁”了。不久,内廷又传出“圣旨”:立颖王为皇太弟。倒霉的安王李溶呢,只能与侄儿李成美、李昂的杨贤妃一齐,走被逼自杀之路了。当然,司马光对上述记载并不认可,说是“立嗣大事,岂容缪误!《阙史》难信,今不取”。然而,你老先生又如何解释正史中的记载,即王才人在李炎登基过程中的“阴为助画”呢?或许,这段野史虽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

李德裕(787年-850年1月)

王才人身材高挑,体形与老公李炎差不多,每次李炎在林苑中打猎,王才人都被带在身边,二人并骑而出,人们甚至分不清谁是皇上、谁是才人了。由于王才人“宠冠后庭”(《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八),会昌五年(公元845年),李炎甚至要立她为皇后。宰相李德裕坚决反对说:“才人出身于贫寒之家,又没生儿子,只怕天下人会议论。”李炎才没有再坚持。

(《高处不胜寒——皇帝与他的后妃儿女们》系列之590)

0 阅读:57

百年的驿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