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道风云二十年》赵红兵与李武的矛盾,是争名还是夺利?

老司来聊聊 2024-03-26 19:43:59

在《黑道风云二十年》这本书风云里,李武这个人物在前三部书中,存在感是很低的。

可是在第四部的书中,李武突然就成了一个,可以和赵红兵、李四并称的黑道大哥,发迹速度不可谓不快,让人感觉有些惊讶。

同时让我不解的是,赵红兵和李武为什么能到兄弟相残的地步。按理说,从书中的线索来看,两个人并没有实质的矛盾。

李武对赵红兵的态度足够谦卑,也足够敬重。两个人也没有什么实际的利益冲突,突然就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在多读了几遍以后,理解了赵红兵和李武,为什么能达到水火不容的地步,除了江湖地位,还有利益的关系。

以赵红兵、张岳为首的结拜八兄弟,李武一直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在这八兄弟之中,他是跟张岳、孙大伟一起玩大的,他们三个人最要好。

孙大伟性格讨喜,张岳既是学霸又有霸道总裁的那股霸气,所以这两个人很快的融入到他们的小圈子里,而李武,却不太受大家的尊重与待见。

在前三部书中,李武几乎没有参加过,赵红兵集团的几场恶斗,除了第一次和铁路陆伟的一场恶战,有李武参加,这一战下来,李武还被大家嘲讽说他打斗水平太差,需要锻炼。

在这之后,李武同李四等人,收集古董,到后来发展到盗墓的地步,因李四和费四胆子小,不敢去盗墓,李武就自己组织人手去盗墓,但没想到被人发现报了警。

李武被判了七年大狱,这七年大狱,既是他的不幸,也让他幸运的躲过了,赵红兵、张岳等人和李老棍子,二虎等人的轮番恶战。

如果李武没有入狱,也必然会参加这些恶斗,以他的水平,那他得遭老罪了。

李武出狱以后,他的这些好兄弟们,都已经在江湖上有了一定的身份地位,张岳自不必说,已经成了当地新兴的黑道一哥。就连走出监狱大门的赵红兵,在江湖上的地位,也是黑道人人敬仰的大哥。

俗话说的好,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李武又是一个特别会借势的人,估计在监狱里,就没少和他的这些狱友们说起过,张岳和赵红兵的传奇经历,吹嘘自己是他们的好兄弟。

在监狱中,想必李武也结识了不少人脉。出狱之后的李武,利用他与张岳、赵红兵的这种结拜兄弟的关系,拉大旗,扯虎皮,在黑道中扩大自己的名声。

李武通过积攒自己的江湖地位,获得了成功,甚至连省城的黑道大哥,也错以为李武在他们当地有一定的势力,是仅次于李老棍子的存在。

所以省城的大哥,就与他合伙,垄断省城到他们当地的客运生意。

这样的大活儿虽然利润可观,但显然李武自己一个人没有能力做到,所以他又拉上了张岳,张岳也因为此事,被存在利益纷争的老古手下打伤。

但张岳凭借他的实力,以及在黑道中令人闻风丧胆的狠劲,成功的垄断了客运生意,也让省城大哥,深深的记住了张岳与赵红兵。

李武也因为此事,不但挣到了钱,获得了稳定的收入,而且在黑道中也创建了一定的名声。

南山之战后,省城的几位大哥,在搬出李老棍子,都说服不了赵红兵的情况下。有人想到了李武,让李武帮忙做说客。

李武当然知道他这么做不妥,兄弟有难,他不但不帮忙,反而为敌手做了说客,实在是说不过去。

但为了在省城树立他的名望,与获得黑道大哥们的认可,他还是鼓足勇气,厚着脸皮向赵红兵提出,看在他的面子上,放人,少要一点赎金。

赵红兵心里是一万个不愿意,但碍于张岳的关系,勉强给了李武这个面子。张岳也是真够朋友,虽然很生气李武的所作所为,但还是给了李武这个面子。

帮被绑架的房地产老板,赎回省城这一次平事,让李武在省城也有了一定的名号,都以为李武是黑道大哥级别的人物。

李武的真正崛起,是在张岳去世以后,他的很多手下,以及生意地盘都被收到了李武麾下,李武声势大振。

李武也很仗义,在利益分配上,对李武的夫人照顾有加,让别人都对他大加赞赏。在洗浴中心,痛打了老古以后,更是让李武的名声越来越响。

就连已经退隐江湖的刘海柱,也对李武竖出大拇指说,“这件事办的牛逼,”使李武在当地的势力,隐隐有与大虎、赵红兵分庭抗礼的趋势。

李武做事圆滑,又为人谨慎,善于利用各方面的关系,尤其是像赵红兵、李四这样的拜把子兄弟,他更不愿意得罪。

明明知道他们两个对他不待见,还是每年都照例在一起聚餐,在外人眼里,他们还都是好兄弟。

赵红兵其实一直挺打压李武的,比如在张岳被打伤,去医院探望张岳的赵红兵,遇到了李武,李武跟他喋喋不休的说,省城的运输生意,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办成,惹恼了赵红兵,赵红兵上去就踢了他一脚。

这一脚把李武踢蒙,也让李武的几个小弟看不入眼,跃跃欲试,要替大哥报仇,还好李武比较压事,说“赵红兵是我大哥,你们谁也甭管这件事。”

虽然赵红兵后来,也给李武表面上道了歉,但如此的不给面子,也是实在有些过份,有打压李武之嫌。

张岳枪伤在腿上并不致命,这赵红兵已经事先知道。再说,你赵红兵这样着急,那李武就不着急为张岳报仇吗?再说你赵红兵之后又做了什么呢?

也并没有为张岳找回场子,还是人家张岳的手下马三打出了复仇的两枪。让张岳挣回来面子,也让省城的黑道大哥,对张岳更是另眼相看,说这才是大哥风范。

赵红兵真正让人不理解的是,也是他和李武的矛盾起源,是在赵红兵孩子的满月酒会上。

赵红兵借用此次孩子办满月酒,请了很多市里的领导,而李武没有先去见这些兄弟,反而去每个领导酒桌上,挨桌敬酒,最后才回到大厅。

这引起了赵红兵的强烈不满,吩咐小北京见到李武就骂他,他要敢还嘴,咱们就一起揍他。

这件事上李武并没有出什么大错。如果李武跟兄弟们打个照面,就到领导的桌上,一去不回,这显得有点不地道,他只是在跟各个领导见个面,敬完酒以后又和兄弟相见,有何不妥?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李武请客,赵红兵难道不去,和他这些熟悉的领导们,见面寒暄吗?怎么就能引起赵红兵这么大的反响?

俗话说杀人不过头点地,赵红兵不但让小北京痛骂了李武一顿,自己也亲自下场,指着李武痛骂一顿,幸好李武极懂得看眼色行事,愣是忍了下来。

弄得赵红兵也没法发作,实在是下不了手打人,按理说,骂也骂了,给脸色也给脸色了,该收手了吧。

可赵红兵却不肯罢手,告诉李四,从此以后只要见到李武,就故意折他面子,看他能咋地。

此事才是赵红兵、李四和李武一伙的真正敌对的开始。原来我看书时也对此处不理解,直到重读几遍,才知道赵红兵生气的根源。

赵红兵能请到市里的各个厅局的领导,一方面是他的面子,另一方面是小北京善于联系关系的结果。

可是小北京与赵红兵这么多年积累的人脉,李武一来,却和他们都很熟络,频频举杯敬酒,处的就像老朋友一样,这怎能不让赵红兵醋意大发?

在一个城市里资源有限,好的项目更是看谁和领导的关系铁。

赵红兵能请到的人,李武都认识,李武肯定也会有一些市里领导的关系,赵红兵不认识的,李武的潜在实力实在是可怕。

如果不打压李武,那么赵红兵他们以后在市里开发土地、拿项目,恐怕就只能吃李武的残羹剩饭了。

江湖地位受到威胁赵红兵可以忍,经济上受损失却是不能忍的,李武势力的扩张,等于是动了赵红兵和李四的奶酪,赵红兵焉能不怒?

从这以后,李武团伙和赵红兵他们全面对立也就理所当然了。赵红兵要打压住李武的势头,让他抬不起头来,至少做到让李武,不敢跟赵红兵争利益。

李四后来派人暗杀李武,不但被李武识破,还抓到了执行要开车撞李武的司机。

李武害怕了,也有了服软的打算,所以才在大年三十,召集各个黑道团伙前来,帮助和谈。

这时候,赵红兵和李四等人,完全可以按照这个调子走下去,大家以和为贵。李武牺牲掉一部分利益,赵红兵还是当地一哥,这样的局面不被打破,那么大家都会相安无事。

事态本来已经平息的时候,袁老三却冲了进来,让李四一下找到了发泄对象,一顿酒瓶子的输出,打的袁老三鲜血淋漓。

看到李四这么不给面子,李武脸上终于也挂不住了,当李武掏出枪那一刻,局面已经失去了控制。

李四与李武两个人一时骑虎难下,两个人都不好找台阶下,李武拿出枪威胁李四,如果李四不继续暴击袁老三,那么就显得李四是怕了。

但李四继续拿酒瓶子打袁老三,那让李武的面子何在?所以这成了一个死循环,这时如果赵红兵早一步下场,抱住李四,让他不要再继续打下去,这个事也能缓和下来。

可是赵红兵偏偏赌李武不敢开枪,只是在那吓唬人,还是想继续让他难堪,结果事态终于酿成了悲剧的结局。

如果李武真是个枭雄,在此种情况下还能冷静下来的话,他大可以向天开枪,把大家注意力,都吸引到他的身上来,然后他拿出两个酒瓶子,向自己头上猛击。

看到李武这样示弱,李四的恨意会淡化,而李武以啤酒瓶爆头的方式,不但解救了袁老三,还赢得了仗义的美名。

自己明明有枪在手,却不威胁李四,他也没有丢份,这样矛盾就得到了化解,大家还是可以成为面上的兄弟。

可惜最后李武还是没有沉住气,也没有冷静下来,当那颗子弹,带着仇恨,带着愤怒,带着惶恐,射向李四的时候,一切悲剧,就都已经注定了。

0 阅读:5

老司来聊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