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型人格”:无论和谁在一起,都会受委屈

亦开怀说心理 2024-05-18 23:53:19

-01

讨好型人格,身上有哪些特点?

第一:委屈自己,成全对方

无论跟谁相处,自己都是受委屈的一方;

不是自己的错,可别人都怪在自己身上。

明明自己很想要,可别人索取了,就让给了别人;

不敢争取,即使机会摆在眼前;

总是谦让,总是共情,总是付出,却没人理解自己,没人谦让自己,没人看到自己的付出和情绪。

常见的表现:

别人有问题都会麻烦你,找你诉苦抱怨,可当你遇到了麻烦,别人第一时间躲开。

别人可以占你便宜,可你想要对方帮忙,门都没有。

第二:回避冲突

或者说“畏惧一切冲突”。

无论是社交关系中跟人产生矛盾争吵,还是亲密关系里与爱人产生争执。

最先沉默的,低头的,认错的,冷处理的一定是你。

第三:不好意思拒绝

无论别人跟自己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多么过分,多么不礼貌,都不好意思拒绝。

潜意识有一个声音:

“如果我拒绝了,对方会不会讨厌我?”

每次接受后,自己都很委屈,就会想很多个理由:“下一次,我一定要学会拒绝”。

可再次面对别人的要求,依旧不会拒绝。

第四:对谁都很客气

“利人损己”的事儿,经常干。

跟谁相处都很客气,很礼貌,把笑容挂在脸上;

哪怕遭到对方的针对,嘲讽与贬低,也不擅长反抗。

每一个讨好型人格,都生活在矛盾的,混乱的内心世界中;

一边想做出改变,一边又不知道如何改变。

-02

讨好型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第一:原生家庭的糟糕经历

比如:

从小到大,很少获得过父母的关心,陪伴或赞美。

为了让父母多陪伴自己,夸夸自己,就想方设法去讨好父母。

这种经历,让他跟任何人相处都养成了讨好的习惯。

讨好型人格的潜意识想法:

“只要我付出足够多,脾气足够好,大家都会喜欢我的。”

于是,TA就像是舞台上的小丑,卖力表演,做出夸张的表情、姿态,试图换来大家的笑脸。

可是小丑的内心,挣扎的情绪,痛苦的一面,又有谁能看到呢?

第二:内在价值感低

换句话说:不会“向内求”的人,更容易变成讨好型人格。

因为TA们总是向外求,注意力都放在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上;

没有自己的主见,人生规划和标准,总是按照别人的意志和期待去生活。

内在价值感越低,就越容易“瞧不起自己”;

于是,他维系与别人关系的手段,就变成了讨好。

通过讨好,付出,站在低位等方式,换来别人不痛不痒的回馈。

-03

讨好型人格,如何自我救赎?

第一:欣赏自己,接纳自己,认可自己

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但你的注意力不能总盯着缺点,你还要去发现自身的优点。

长得好看,身材好,声音好听,工作能力强,认真负责,有同理心……

这些都算是你的优点。

找到优点,去放大优点,你才能真正欣赏自己;

接纳自我的不完美,放大自我的优点。

当你的内在价值有序了,你也就不那么拧巴了。

当你认可自己了,也就不会焦虑别人会不会认可你。

这种转变,才是真正爱自己的表现。

第二:要做一个有主见的人

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儿去?你对接下来人生的目标和规划是什么?

这是你自我的人生规划,一定要有个脉络和计划。

除此之外,你更应该学会拒绝。

试着说不,试着拒绝对方的要求;

让你感到不舒服的要求,人,关系,你都应该表现出该有的分寸感。

远离烂人和烂事,塑造有主见的思维模式,才有可能冲破讨好型人格的束缚。

话题:你是不是讨好型人格?

作者亦开怀:

关注我,每天都可以看更多两性情感,婚姻家庭,社交性格等知识~

0 阅读:32

亦开怀说心理

简介:两性情感心理学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