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向好,信心会回来吗?

地产宋姐说房 2024-03-21 13:44:35

有温度的楼市数据,有态度的专业观点,关注“地产S姐”头条号,带给你更多楼市干货。

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2月的经济数据,关注的人很多,似乎大家都在等一个希望。

整体看下来,还算争气,除了房地产拖后腿,其它数据都有了好转的迹象。我们一直在强调,这一波楼市启动不能只看政策,更要看宏观经济,政策再给力,大家不愿花钱一切白搭。

那作为今年的第一份成绩单,有哪些值得关注呢?

壹丨数据喜忧参半

先看出口,前2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61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7%,创历史同期最高记录,外贸先实现了开门红。

2024年拉动经济的主要马车看来还是进出口,新能源车和跨境电商将实现规模出海。那天我还刷到一个老外说:“中国的比亚迪车YYDS"。那么这将直接利好产业链上的沿海外向型经济城市,比如深圳、宁波、东莞等。这类城市这两年楼市下行,除了房地产的周期外还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一旦出口好转,它们的经济和预期就会被带动。

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比去年12月加快0.2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5%,加快1.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加快,企业开工积极性提高,也就意味着社会需求变多,而且高精尖工业快速增长也说明我国这两年经济转型小有成果。

前两个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307亿元,同比增长了5.5%,但更多的还是受到了春节假期旅游热的带动,朋友圈不是在去旅游就是去旅游的路上,就西安来说春节旅游订单同比增长64%,景区门票订单同比增长超8成,地铁满满当当,大唐芙蓉园现在周末都不敢轻易去。

投资方面不算拉胯,但还是要加油。固投4.2%的增速比去年全年增加1.2个百分点,但是和去年同期5.5%的增速比还是有进步空间。好在的是民间投资有好转,由负转正,从2023全年下降0.4%,转为增长0.4%,代表了民企信心回升,虽然还比较微弱,不过随着万亿国债落位,接下来应该会继续向好。

毫无意外,房地产是最差生。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制造业、基建、地产三大投资领域只有房地产在下降。摘出来两个关键数据:

1-2月,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136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4.8%。

1-2月,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额10566亿元,下降29.3%,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32.7%。

前两月销售面积、金额绝对值均为近7年同期新低,同比降幅较2023年1-2月分别扩大11.6个pcts和25.9个pcts,同样为近七年同期最大值(剔除2020年疫情影响)。

春节不是市场差的原因,年年都有春节啊,外出旅游也不是主要理由,归根结底还是信心缺乏。上周直播间好多粉丝在咨询万科事件,万科要是出事,又有一大波购房者信心坍塌,优质房企这关键点必须支持。

还有一个细节,销售额降幅比面积降幅扩大了8个百分点,可见这么惨烈的成交数据还是靠降价换来的。

贰丨信心是关键

房价普跌在70城数据中就可以看到端倪。2月新房价格环比下跌城市有59个,较上月增加3城,二手房有68个城市在跌,只有昆明和无锡挺住了。

不过也有些积极的转变,比如一线城市,新房环比与1月持平;二手房环比降幅还收窄了0.2个百分点。其它城市也是如此,一二手环比降幅基本都比1月收窄/持平。

任何市场的扭转都不是立马转正的,至少从数据端的过程都是收窄,转正,回升。所以当数据滑到底,不免让人会想,市场是否会否极泰来?

事实上年前后释放的政策利好,部分城市已开始初显小阳春迹象:北京截止上周末,3月份二手住宅累计成交6421套,成交套数环比上升194.68%。上海二手住宅成交也在9日、16日分别突破700套、800套大关,创下近半年来的单日成交新高。

香港不必说了,撤辣后售楼部内挤满了内地购房者,包括不少粉丝最近也开始咨询香港买房。上周杭州发出“杭五条”新政后,市场立马有反应,昨天二手单日成交316套,创下今年二手房成交量新高,这也是自去年11月来杭州二手房成交量首次回到单日300套等级。

西安从某壳流出的单日成交来看,也还不错,前两天子衿苑142㎡425万成交又刷屏了一波。

但今年的小阳春会不会像去年一样是昙花一现呢?其实核心就两点:一是信心。截止2月末住户存款余额直接干到了143.24万亿,人均存款突破10万。国债遭疯抢,大家手里是有钱的,但是预期还是不足。经济数据持续向好,大家预期才能发生扭转。

二是政策的持续和发力。现在这种时候各个城市都在抢人抢钱,上面也已经把指挥棒交给了地方手里,就看这轮各城市跑的快慢了。最近遇到很多会员来咨询跨城置业,深圳、广州、苏州、杭州的都有,看来放招是管用的。而这也说明了未来的房地产就是在22个超大特大城市里玩。以前我们总说买豪宅的总是那一群人,那以后在城市间买买买的也会是一群人,越有“钱”越有钱。

叁丨建立自己的认知

但可以明确的是,一旦楼市周期开启,也会同之前类似,城市反应会有先后顺序。一线城市肯定是率先有反应,从而传导至二线城市,二线普遍要比一线慢3-6个月时间。

在市场有上涨苗头的时候,一定会有很多舆论劝导大家上车,但往往这种时候更要理性,买房跟选专业、选职业一样,认知决定对错。城市、地段、产品、楼龄、房企都需要综合评判。

现在更适合好好沉淀一边提高房产认知一边观察一线城市的持续性,比如说一线城市成交量连续3个月上涨了,又或者是房东开始跳价了,都是很重要的信号。

当然,不同城市这波市场的调整幅度不同,没调整到位或者没有“牌”可打的,楼市还得在谷底挣扎。比如西安,虽然供需较为健康,但反应往往慢半拍,在这一波下行中房价回调比较晚,跌幅较小,也就没有那么快扭转市场,更多还是单盘发力。

0 阅读:0

地产宋姐说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