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高校竹设计建造大赛完美收官,低碳竹建筑为乡村振兴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

中林木结构 2023-12-20 16:50:22

引言:

12 月13 日,第三届全国高校竹设计建造大赛经过终期评审完美收官。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竹设计建造实践活动之一,大赛以“竹与乡村旅游”为主题,与文化旅游和乡村振兴项目结合,邀请全国知名高校为当地设计和建造竹建筑作品。参赛团队结合当地特色活动,设计了一系列富有创意、造型新颖、饱含诗意的竹建筑,既契合了乡村旅游的主题,也展示了竹建筑应用于乡村振兴的多种优势。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本次比赛中脱颖而出的竹建筑设计作品吧!

大赛获奖作品一览:

一等奖:旋亭方案设计:东南大学团队

二等奖:竹航稻洲  方案设计:北京林业大学团队

二等奖:弹弹居  方案设计:中国美术学院团队

三等奖:蝉鸣  方案设计:南京大学团队

三等奖:飞跃竹林  方案设计:上海交通大学团队

三等奖:云廊入峦  方案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团队

以上获奖的竹建筑设计作品在结合当地特色旅游项目及当地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竹材的结构特性,或与当地乡土材料结合,或与竹工程材结合,或与木工程材以及其他低碳建材结合,具有长久性、功能性、在地性,皆凸显了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

竹建筑的突出优势:

·环保可持续: 竹子生长速度快且可持续,其生长周期仅为 5 年左右。且竹子是天然的负碳材料,竹子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碳元素储存于竹段中。

·抗震、自重轻:竹子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它的密度相对较小,但强度和刚度却很高,抗震性能良好。此外,竹子自重轻,使用竹子作为建筑材料,还可以大幅减少建筑本身的重量,降低地基和结构的需求。

邛崃竹博馆 © 存在建筑

竹建筑发展新时代:

竹子是最具中国特色的非木材森林资源,具有生长快、强韧性好、用途广等独特优势,以及绿色环保、可降解、可再生等天然特性;对涵养水源、固土固沙、保持碳平衡具有积极作用,被誉为“第二大森林”。近年来,随着国家双碳战略及“以竹代塑”工作的稳步推进,我国低碳竹结构建筑技术及标准逐步完善,继木结构建筑之后,竹结构建筑也逐渐登上低碳建筑舞台。在政策的推动引领下,自然美观、环保可持续、抗震节能、防腐防火的竹结构建筑将不断为我国乡村振兴、城市建设赋能增绿。

海南五指山毛纳村竹建筑实践项目©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结语:

作为深耕于木竹产业的林业央企,中林绿碳自成立起便将木竹结构建筑作为低碳木竹产业布局中的一部分。未来,中林绿碳也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科技赋能,开发符合中国国情的木竹低碳工程材、结构材,研发“以木竹代塑、代钢、代砼”创新木竹低碳系列产品,切实推进木竹结构建筑实践应用进程,不断为乡村振兴、绿色城市、绿色文旅建设提供系统化的低碳解决方案。

越南海湾竹结构休闲中心 ©VTN Architects

中林木结构 预建碳中和

0 阅读:0

中林木结构

简介:中林木结构——助力双碳,木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