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三喜一家让我们明白,婚姻关系决定了亲子关系

瞳爱教育 2023-08-17 15:10:34

这个暑假,小瞳被一档育儿综艺-《爸爸当家2》治愈了,节目中,四组家庭虽然各持不同的育儿模式,但也有共性,他们都爱孩子、爱家庭,也愿意为家人付出。

观众能切身感受到:只有父母两人真正相爱,才能更好地把爱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拥有更加幸福的童年。

人们常说,家庭系统中,婚姻关系是系统的核心,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婚姻关系和谐,亲子关系才能和谐,孩子才能快乐地长大。

今天小瞳就和大家聊一聊,婚姻关系对亲子关系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希望对你的生活有所帮助:

01-勇敢表达爱,因为原生家庭有爱

“我爸爸妈妈都在享受人生。”

这句话从一个4岁的小朋友嘴里出来,让很多人表示震惊。一个小孩子能说出这句话,表示她的内心世界有着非同寻常的富足和精彩,而这份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皆来自于她有爱的原生家庭。

比如三喜拿着最爱的蝴蝶发夹分享,妈妈会立马夸赞三喜,让三喜的分享得到相应的正向反馈。

三喜的父亲在教育三喜时,不会一味的批评和谴责,而是通过平等和孩子交流,引导、疏通、关爱让三喜学会感同身受和换位思考。

三喜弄脏了家里就一起收拾,爱人做错了就指出来,没有伤害,没有冷战,生活里都是爱的细节。

所以三喜能在草地上自由的翻滚,会在感觉纸烟花洒落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太美了,而不是弄了一地怎么办。

很多观众表示,这一刻才发现,原来在草地上翻滚弄脏衣服是可以的,把纸屑弄了一地也是不会被说的。

其实,这恰如鲁迅先生所说:“父母亲存在的意义,不是给予孩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而是,当你想到你的父母时,你的内心会充满力量,会感受到温暖,从而拥有客服苦难的勇气和能力,以此获得人生真正地乐趣和自由。”

也正是这种包容、理解、相互治愈、允许一切的发生的家庭,才可以让孩子面对世界时,自信的说出那句:我爸爸妈妈都在享受人生!

小瞳始终认为:每个孩子生来都是一张白纸,最终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父母和家庭氛围。

一个积极上进的家庭氛围,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孩子,并内化为孩子的性格品质,孩子在这种家庭氛围中也会更加努力、乐观,形成正确的观念,不断成长进步。而好的家庭教育,就是与孩子共同成长,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

02-孩子拥有独立意识,才能不惧分离

三喜问:“他走了我怎么办呀?”

况爸答:“他走了你继续生活。”

生活中,我们总是会不可避免地面对离别的场景,对于一些人来说, 离别是一场全新的开始,他们短暂失落后很快就可以适应新的生活;但对于有些人来说,会对分离格外敏感,在分离前就会感受到明显的焦躁和不安,在分离后也需要很长时间才可以走出来。

在亲密关系中,很多人也深受分离之苦,比如,想要结束一段很难受、很痛苦的关系,但就是结束不了;特别受不了别人要结束一段关系;一想到分离就会有撕心裂肺、无法分开的感觉。

也正是因为分离太难受了,所以有些人会转而变得非常独立,不跟人建立关系,这样就算分开了也不会觉得过于难受。

这种所谓的独立,其实是为了逃避分离的痛苦,看上去是独立了,其实也是害怕分离的一种表现。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分离也是不可避免的,而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学会直面分离,亦是孩子人生中重要的一课。

心理学有一则理论表示,在每个人的儿童时期,如果能够得到足够的爱,形成健康的自我,那么在他长大成人后,就会拥有独立的人格。拥有独立人格的孩子,才能够更好地面对分离,抵抗分离焦虑!可以说,分离的基础是爱,尊重!

所以,当三喜问他走了我怎么办呀?况爸并没有用好听的话或者善意的谎言教孩子逃避分离,而是十分平淡且自然地跟一个四岁小朋友说:他走了你继续生活。

正如英国乔治王子教母朱莉娅·塞缪尔写的《悲伤的力量》书中有所说:“最伤害我们的往往是,那些我们试图逃避痛苦的行为。”

也就是说,真正伤害着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一代人的,并不是悲伤所带来的痛苦本身,而是他们为了逃避痛苦所做的事情。

小瞳始终认为:亲密关系亦是如此,当我们学会放开手,用信任和爱建立相互依赖但又彼此独立的关系时,或许我们就不会再经历「分离焦虑」了。

0 阅读:32

瞳爱教育

简介:个人成长、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