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家园一近距离看中共“一大会址”

长安文化交流 2023-07-01 07:59:25

文/于聚义

2023年7月1日早晨六点,我来到上海淮海路的中共一大会址,瞻仰我党先驱的伟大事迹,过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党的生日。

没想到上海市委组织部在这里布置会场,将要举行盛大的纪念仪式。我借还没清场,在一大会址前留下身影,又拍了几张照片,从心里与行动上,纪念党的102岁生日。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先后在上海市黄浦区与浙江省嘉兴市召开。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上海),简称“一大会址”,共有3处遗存;其主址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兴业路76号,始建于民国九年(1920年)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宿舍旧址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太仓路127号。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海盐塘路188号。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主址)是一座砖木结构旧式石库门住宅建筑,坐北朝南;一大宿舍旧址建筑整体采用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风格,而南湖红船为单夹弄丝网船。

1921年7月23日至7月30日、8月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先后在上海和嘉兴的会址内举行。

1920年秋,上海法国租界内望志路106号、108号两幢房屋建成,李汉俊、李书城兄弟租用该两栋房屋,并将房屋间内墙打通,打造为寓所,人称”李公馆“。1921年,李公馆旁的白尔路(蒲柏路)延庆里389号内迁入博文女校。同年7月23日至30日,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革命先驱(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及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人)秘密汇聚在上海法租界李公馆内,举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代表们以“北京大学暑期旅行团”的名义入住博文女校,同年7月30日晚,一陌生男子从建筑后门闯入,后匆匆离开,会议立即中止,决定前往嘉兴继续举行,同年8月2日早上7时35分,王会悟与几位代表作为具体安排事务的工作人员先行出发,乘坐104次早班快车赴嘉兴,到了嘉兴后,先行人员入住鸳湖旅馆,预订开会用的船只,并到南湖察看地形;同日,张国焘在上海通知各代表第二日早上搭车前往嘉兴继续开会。同年8月3日10时13分,其他代表乘早班快车到达嘉兴,王会悟接站后即带领代表们到狮子汇渡口登船,进入南湖;同日上午11时至下午6时,在游船上召开嘉兴南湖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央局领导机构和成员,完成了大会的所有议程,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同日晚8时15分,大多数代表乘坐115次快车从嘉兴返回上海。

1922年,李氏兄弟迁出中共一大开会用的望志路106号、108号“李公馆”,该屋改为其他居民租用。1924年,生意人董正昌将包括望志路106号、108号在内的五栋房屋租下,并进行大规模改建,将其中三幢房子改建成为“万象源酱园”。后来,他的亲戚在106号开了当铺,不久,又改开“恒昌福面坊”,屋里安装了摇面条的机器,生产挂面,房屋外墙也刷成白色。

中共一大遗址纪念馆1950年9月,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30周年,上海市委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寻找中共一大会址,并邀请李达、董必武、包惠僧等多位历史当事人现场踏勘,确认上海市黄浦区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为中共一大会址;同时,从周佛海回忆录《往矣集》以及1949年版《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一书中查阅到,中共一大代表的住宿地点为蒲柏路(太仓路)博文女校(一大代表宿舍旧址)。1951年,中共一大会址进行修复工程;同年4月,确认太仓路127号为一大代表宿舍旧址。1952年初,中共一大会址修复工程完成;同年9月,中共一大会址作为“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第一馆”实行内部开放,一大代表宿舍旧址作为“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第三馆”实行内部开放。1955年2月,一大代表宿舍旧址停止开放。1956年2月,董必武到访中共一大会址,描述“一大”开会场景,帮助复原室内场景。

我边参观边拍摄,其中遇到一对80多岁的夫妇俩,还遇到陕西老乡,我们边聊边留影,我情不自禁地感叹:一大会址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作者:于聚义 中共党员 陕西广播电视台正教授级高级记者,陕西作协会员,现任长安文化研究会副主席。1998年首届“陕西省‘十佳’电视艺术家”称号获得者,2001年首届“中国‘百优’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称号获得者,曾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学评论专委会副理长,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学专委会副秘书长。

1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