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出手,就办成了西方办不到的事,百万桶石油终于顺利出海

吕璐观世界 2024-05-22 18:29:10

根据外媒的报道,近日,一个装满一百万桶尼日尔原油的大船,从贝宁的塞梅港出发驶向中国。值得注意的是,得益于中国日益增强的影响力,以及不断提升的、卓越的调解技术,这批原油最终才能顺利出航。

在这艘船顺利出港的四天前,中国特意派出了一个代表团,其中包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的人,他们与贝宁总统塔隆,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贝宁的能源部长也在会谈中明确表示,“贝宁不会做出损害尼日尔,或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利益的事情”。

经过中方的调解,贝宁塞梅港再次对尼日尔开启,这不只是暂时解决了非洲邻国间的贸易问题,也反映了中国在解决非洲争端中的重要角色和成就。足以证明中国在这两个国家中的经济和外交影响力,也证明了中国的调解技术在不断提升,同样说明中国在动荡的环境下,也能有效保护自己的投资。

要知道,中国不仅与尼日尔被推翻的政府关系密切,与新上台的政变政府关系也很好。即便政变政府未来可能再次变动,中方也能够适应形势,与任何上台的政府,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

去年7月,尼日尔发生了军事政变,从那时起,该国和西部邻国贝宁之间的关系,就一直很紧张。政变发生后,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对尼日尔进行了严厉的制裁,导致贝宁关闭了与尼日尔的边境。要知道,尼日尔作为内陆国家,货物只能经尼日尔港口运输。

到了今年2月,尼日尔宣布退出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对尼日尔的部分制裁也被随即取消,贝宁也重新开放了边境。但是,尼日尔却拒绝重新开放对贝宁货物的陆地边境通道,并且还指责贝宁是“恐怖分子的训练基地”。

作为回应,贝宁禁止尼日尔通过其港口出口石油,这对尼日尔政府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原油项目产生了直接影响。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负责建设的尼日尔—贝宁输油管道,在今年3月开始正式运营。这条管道在尼日尔境内超过了一千公里,而在贝宁境内也有大约七百公里,预计每天可以产出9万桶原油。通过这条输油管道,贝宁不仅能收取中转费,还可以根据出口量收税,这对贝宁是一个不小的经济收益。

对此,有分析人士指出,贝宁和尼日尔迅速解决港口开放问题,可以看出两国对输油管道的重视。输油管道不仅对贝宁发展有好处,对尼日尔也相当重要,该国的农产品和食品就能顺利出口了。此外,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在尼日尔有多个投资项目,都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在贝宁,中国的参与也对当地经济起到了促进作用。目前,贝宁科托努港的5号码头,正由中国港湾公司负责扩建,项目设计已通过专业审批,一系列建设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中。这个项目不仅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为当地员工提供了专业技术培训,助力当地人才成长,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提升专业技术能力的好平台。

科托努港的地理位置非常关键,不仅在贝宁的海运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是贝宁商贸运输链的关键环节,还负责将货物转运至周边内陆国家,因此它在西非地区的海运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此外,科托努港也是贝宁国家财政收入的主力军,港口的商业财税收入,占到了国家总财税的将近一半。

码头扩建项目一旦完成,将大幅提升科托努港的吞吐能力,预计增加至少500万吨的处理量,从而强化港口的散杂货集散能力,进一步推动贝宁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周边地区的发展。

1 阅读:1470

吕璐观世界

简介:【唯有观世界 才有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