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参观陕北民歌博物馆

关中拍客 2024-01-21 12:43:46

2018年5月23日,在榆林市榆阳区内,陕北民歌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这里是中国唯一一座以陕北文化为元素、以陕北民间音乐为主题、反映陕北悠久悲壮的历史变迁和体现陕北历史人文精神的博物馆——

2023年10月2日清晨,我冒着蒙蒙细雨,来到这座博物馆。这里位于陕北民歌文化广场旁边,融入陕北的传统建筑风格,与当地历史文化相得益彰。在博物馆的入口处,有一名陕北男子牵着几头毛驴朝我们走来,放声高歌,自信豪爽。

走进展厅,先上二楼,由上到下,逐层参观。结合著名陕北民歌中的词句,展览分为“千年老根黄土里埋”“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满天星星一颗颗明”“信天游永世唱不完”等不同的篇章,以及陕北民间音乐艺术展区和陕北民歌研究专题展区。

1.千年老根黄土里埋

千沟万壑,连绵起伏,在广袤雄浑的黄土高原上,陕北人把歌声作为自己的精神慰藉。大约20世纪30年代,这里的歌声有了自己正式的名称——陕北民歌。

劳动号子是陕北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打夯号子、打硪号子、绞煤号子、锄地号子、吆牛号子、船工号子等。榆林市北部煤矿丰富,曾经采用竖井式人工采煤的方式,绞煤号子是当年矿工使用辘轳运煤的歌唱形式。

在航运和摆渡过程之中,逆水拉船或推船下水时,黄河船工们的即兴编唱,被称为“船工号子”。扳船动作不断重复,形成强烈的节奏感,赋予船工号子鲜明的特征。

20世纪40年代,佳县黄河老船夫李思命编唱的一首船工号子,被整理成为著名的《黄河船夫曲》。采用自问自答的格式,以质朴的语言、粗犷的声调、高亢的情绪,展现了陕北人在恶劣环境中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哎?几十几道湾上有几十几只船哎?

小调体裁也是陕北民歌的重要类别之一,分为生活小调、丝弦小调、社火小调、风俗小调等。其中,《揽工调》《走西口》《挂红灯》《绣荷包》《打樱桃》《九连环》《大连城》《五哥放羊》《高楼万丈平地起》等流传甚广。

每逢春节、庙会和喜庆之日,陕北民间的歌舞活动被统称为“耍社火”,在社火活动中演唱的曲调被称为“社火小调”,包括秧歌、旱船、狮子、龙灯、竹马、锣鼓、高跷等。社火小调有大小两种形式,大型社火为群体一领众合,小型社火为两人结对表演。

2.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20世纪30至40年代,红色革命成为陕北新生的力量,跟陕北红军闹革命的历史紧密相伴,先后经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从传统民歌到新民歌,陕北民歌完成质的飞跃,也是一次革命性的转变。

1938年4月10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正式建院。4月19日,毛泽东为全院师生讲话:“民歌中确实有许多好的东西”。从此以后,音乐系师生走出校门,从陕北民歌手的口中记录各种世代相传的民俗音乐。

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采集的陕北民歌基础上,经过以冼星海为代表的音乐家的挖掘和改编,新创作出《东方红》《黄河大合唱》《七月里在边区》《拥军花鼓》《生产大合唱》等一大批经典歌曲。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不断深入生活中向民间艺术家们学习,利用陕北秧歌剧创作的《兄妹开荒》《夫妻识字》《周子山》《减租会》等影响深远。同时,吸收传统艺术养分,融合新的艺术形式,创作以歌剧《白毛女》为代表的大量优秀剧目。

3.满天星星一颗颗明

新中国成立后,陕北民歌逐渐走出陕西,走向世界,飞向太空。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文艺复苏,陕北民歌不断发展,迎来又一个繁荣时期,与影视艺术、流行音乐、舞台艺术相互结合。

1979年3月,文化部和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发布《关于编<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计划的通知》。1980年,陕西省300多名文化艺术干部参与民间音乐的征集,演唱艺人多达2000余人,记录各种民歌1.5万多首。

4.信天游永世唱不完

在崭新的时代里,陕北民歌依然大放光彩,涌现出许多的陕北歌星。目前,为了抢救、保护、传承、弘扬陕北民歌,这里收集藏品6433件(组)和电子数据库存储数据资源13052.46GB,包括陕北民歌的相关图片、视频、音频、文档等入库资源128122条。

在陕北民歌博物馆中,每一个讲解员都是歌唱家,不仅能够讲故事,而且还能唱民歌。他们讲到动情之处,便会现场清唱起来,让人感到情真意切,引来馆内大量游客的掌声。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