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系女友,为何总不招男人待见?

瞳爱教育 2023-08-19 09:18:24

近日,随着电视剧《一路朝阳》的热播,田蓉这个角色频繁登上热搜,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对恋爱脑并不陌生,古有与家人断绝关系,吃苦挖野菜的王宝钏,今有为爱给男朋友当保姆的田蓉。

可令人难过的是,在大多数亲密关系中,像田蓉这般的妈系女友的结局,似乎总是以悲剧收场。

今天,小瞳就和大家聊一聊,自我感动式爱情,为何总是以输结尾,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01

「 付出越多,越不被爱 」

“保姆是带薪的,我是免费的。"

这是剧中非常经典的一句对白,也充分说明了一个人在亲密关系中的定位,往往决定了这段关系的结局。

田蓉就是那个在爱情中极力想为对方出力的人,她的时间,都花在男友身上,帮他煮面,衣服帮他洗好熨平,再装到袋子里让他带回去,还要不断叮嘱他回去别忘了挂起来。

可以看得出,在这段感情中,田蓉一直在努力讨好男友,她想要的生活是男主外,女主内,她的重点就在伺候范老师,哪怕当保姆,她都心甘情愿的。

因为在她眼里,对方是优秀的,优秀的他就应该是有资本挑剔她嫌弃她的,而她要做的,就是努力做到让范华鹏满意。所以田蓉对范华鹏才有求必应,拼命地对他好。

在亲密关系中,其实不乏田蓉这类付出型女友,她们通常会把照顾对方看成是自己的任务,并且要求自己必须完成且坚持去做。

举个例子。在婚姻家庭中,妻子认为苹果营养丰富,于是当丈夫说想要吃苹果,她会很开心递过去给他,这种是亲密关系。但是如果妻子认为苹果营养丰富,哪怕对方不喜欢吃苹果,也要每天为丈夫削苹果并且劝说他每天吃一个苹果。

她把吃苹果这个行为判定为了一道必须完成的程序,这道程序中就包含了自己对伴侣的爱意,但这份爱意是单向输出的,所以结果往往不疾而终。

付出型人格形成的很大原因是因为童年时候亲密依恋得不到满足,于是心理上产生“防御机制”来避免关系中被抛弃。

通常男性的防御机制“我要更成功,赚更多钱,女人就不会离开我”;而女性的防御机制是:“我要更努力照顾家人,为家庭付出越多,就越不会被抛弃”等等。这些烙印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控制了自己一生。

小瞳建议:想要避免成为付出型人格,首先,我们要了解到,不管是亲情、友情、爱情,能维持好这几个关系的往往不是付出、义务,而是亲密关系。只有亲密关系才能让亲密关系中的能量流动,创造出幸福的感觉。

#02

「 讨好对方,不如提升自己 」

“你挣的钱又没给我花。”

“谁给你花钱你找谁去。”

田蓉和男友在日常聊天时也能看出,她们其实并没有什么共同语言,男友很多时候其实是看不上她的。

最明显的一幕是他们走在路上,碰到了熟人,范老师和他们打招呼,田蓉上前挽着范老师的胳膊,范老师抽出来了。

同事看到他穿得非常板正整洁,问他家里是不是有贤内助,为什么不介绍给大家,范华鹏很不以为意地说:这不是拿不出手嘛。

由此可见,对方理所当然地享受着她的照顾,但对田蓉做的任何事都充满着不满和指责,田蓉却甘之如饴,因为男友会告诉她:“我这样说你都是为你好,我怎么不跟别人说这些话呢?”

由于自我价值感低,所以田蓉总是委屈自己来迁就伴侣,向伴侣妥协。

日常做菜煲汤、当免费保姆,被男友嫌弃外形,却一再忍气吞声,不愿放弃大学时浓厚的感情,殊不知爱情一旦卑微起来,很难再看清两人之间,价值观的巨大冲突。

当男友提出彼此的三观不合时,田蓉表示,她没有觉得他们三观不合,如果对方真的有什么问题,可以告诉她,她可以改。

但其实,爱情的本质是吸引力产生,通过自我牺牲和迎合讨好,也许能一时困住对方,但长远来看却非常损害关系,没有人愿意怀着一种愧疚的心态来面对你,也没有人会在一直被提醒自己欠了对方什么的情况下感受到相处的快乐。

小瞳建议:在亲密关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放在首位,应该好好爱自己,当你自己足够优秀,学会用好的方式爱自己,那么在遇到爱人的时候,你才有能力游刃有余地跟他相处。

如果想要改变“讨好”别人的状态,要做的是提升自己,改变自己的一些认知和爱的能力。

0 阅读:55

瞳爱教育

简介:个人成长、情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