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有一个被油菜花包围的村庄,曾有一场会议在此挽救了中国革命

黔之行 2024-03-27 08:41:56

春天到了后,苟坝一带进入了最佳的旅游季节。这里种植了上千亩的油菜花。三月之初,油菜花开始开放,微风拂过,层层起伏,犹如飘荡的金色微波。油菜花和黔北民间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这个苟坝村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1935年,红军在遵义召开了会议,中国的革命转危为安。随后,红军在五天的时间内取桐梓、占娄山关,夺遵义,击溃和歼灭国民党军队2个师零8个团,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蒋介石十分震怒,于是调遣多路大军对红军进行围堵。而这时候,红军内部已经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革命再次面临了危机。

1935年3月10日,林彪、聂荣臻等请求进攻打鼓新场,也就是今天的金沙县城。面对这个请求,红军相关领导在遵义西部一个叫做苟坝的小村庄召开了会议,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林彪等人认为这里只驻扎了黔军的两个“双枪”团,他们是一手拿步枪,一手拿烟枪的部队,装备落后,军纪废弛,战斗很差,因而肯定肯定肯定会获胜。到底该不该打

但毛泽东分析后认为这里防御工事坚固,不易攻破。而周边更是布置了10万的国民党部队,一旦进攻打鼓新场,就会陷入被国民党军队包围的危险。于是毛泽东主张打运动战,转移阵地。

但当时大部分领导都已经被之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大家在会议上都反对毛泽东。于是,当时会议上就采取了多数服从少数的原则,取消了毛泽东前敌司令部政委职务,准备第二天发动进攻。这时候,革命再次面临危机。

苟坝会议会址

当天晚上,毛泽东找到了周恩来、朱德,对形势做了认真的分析。周恩来和朱德都同意了毛泽东的意见。第二天早晨,再次召开了会议,在三人的力争下,领导们终于同意放弃了进攻的计划,红军才得以摆脱危险。

这次会议可以看出当时红军内部看似民主,但却隐藏巨大的危机。为了加强集中领导,于是就成立了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组成的“三人团”。“三人团”的成立避免了权力过分集中,也避免了因集体讨论形成的久议不决,贻误战机的现象。在“三人团”指挥下,红军三渡赤水、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创造了军事奇迹,使得革命转危为安。

这场会议,就是中国革命史的著名的苟坝会议。会议会址位于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苟坝村马鬃岭山脚。会址是一座老式黔北农家三合院,传统木结构的瓦房。现在已经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苟坝村的附近还有一个叫做花茂村的新农村,这是遵义的“红色”旅游村寨。2014年,当地将新农村与旧土陶结合,建成土陶文化、土坝农耕文化、纸房造纸文化为一体旅游体验基地,游客到村中不仅可以欣赏乡村风光,了解现代农业,还可以带孩子动手制作陶器。

花茂村

同样在枫香镇,还有一个在遵义比较有名气的温泉,名为“枫香温泉”。温泉有多处泉眼,水温在38℃—52℃之间,含硅酸、锶、溴、氡和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游客在疲惫之余,就可以在温泉之中沐浴沐浴,放浪形骸,放松心情。

枫香温泉

枫香镇还是一个美食比较多的地方。这里有枫香盬子鸡、豆花面等美食。走在这里的苟坝、花茂村、枫香温泉等地,随处可以见到农家乐,都是十足的黔北风味。这里的住宿问题也完全不用担心,这里不仅有农家乐,还有比较高端的民宿和酒店,例如枫香苑就是环境幽雅、草木滴翠、鸟语花香,的别院式酒店。

欢迎大家关注“黔方胜境”,小编致力于宣传贵州风景、文化和历史,尤其是重视对小众景点、免费景点的介绍,帮助驴友避开拥挤的人潮,探索大自然的秘境。如果需要制作旅游攻略、路线,定制旅游出行也可以咨询小编。

0 阅读:8

黔之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