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文明的心理遗产:怀旧

安阳星星 2024-05-18 05:19:24

听一首老歌,会感动。因为看到了过去的一点身影,找到了过去的一点感觉。

其实几乎每个人都是怀旧的,这是农业文明的心理遗产,是以前一代又一代遗传基因决定的。

先辈生活的时代,没有手机,没有电视,连书都很少看到。他们经常看到的是相对静止的太阳、月亮、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等等。

所以,他们满怀美感地写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等等。

现代人生活节奏太快了,每天都接收大量信息,面对着迅速变化的工作和生活,思考着有用或者无用、有关或者无关的问题。

累是肯定的,因为我们基因中有先辈在漫长的农业文明中积累的单纯的喜静不喜动的心理习惯。我们希望门前有一棵树陪伴我们一直成长,直到老年,依然可以满怀深情拥抱着他怀念自己过去的时光。但这是现代人的奢望,对多数都市生活者来说,门前无树,更不必奢望能陪伴自己终老。

我们小时候熟悉的学校、村庄、街巷、城市,都变了。或者消失了,或者被拆迁改造了。我们内心深处怀旧的本能在快速的变迁中空落落的,茫然若失,不知所措。

每天似乎都很忙,很累,但又不清楚为什么忙为什么累,也不清楚忙与累的价值是什么。“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对这样的生活,有时很向往,但又知道遥不可及。

0 阅读:2

安阳星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