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坐下谈是危机管控方式,斗而不破将是主基调

隔海看美景 2023-01-14 12:51:04

中美即将举行高层战略对话

特朗普执政四年,中美关系受到很大伤害,两国关系陷入了自1979年建交以来最为复杂的最具破坏性的四年。而拜登上台后,迟迟没有处理中美关系,也让国际社会对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充满顾虑和担心。拜登上位后与美国的传统盟国纷纷修复关系,热闹不已,甚至与其战略对手普京通话,但对于中美关系一直不出牌,不出招。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

而在近日一则消息似乎打破了拜登对中美关系的沉默:“应美方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办主任杨洁篪、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将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3月18日至19日在阿拉斯加的最大城市安克雷奇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这个消息对于过去几年一直处于低迷的中美关系而言,算是一个利好消息。中美两国股市也受到该消息的提振,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1.46%,上证综合指数上涨2.36%。

美国总统拜登

此前拜登在1月10日正式就任后,直到农历最后一天才进行中美元首通话。虽然也算有所接触,但不可能有实质性的进展。所以,这次中美高层战略对话,虽然不是元首级的对话,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从规格上来看,这次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的层级是高配版的“2+2”,远远超出美国与其他国家如日本和欧洲等传统盟友进行的“防长+外长”的“2+2”规格,但略低于奥巴马时期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规格。这次中美双方都派出了外交和国安团队中最为核心的官员出席,显示出相关话题将围绕未来中美两国关系最重要的轴线展开。正如美国一位资深官员所透露,中美对话的目标是就美国国内政治的期许与计划,以及国际、地区与全球性目标等,与中方高层交换看法,美国希望和中方探讨新冠疫情应对和气候变化等议题。美方还将在涉港、涉台拉涉疆问题,以及中国与澳大利亚的经贸关系等问题上和中国进行对话。

美国务卿及防长上任后首次访日

其次,在目前疫情大流行尚未完全消退,大国外交多以线上、视频交流为主的情况下,中美高层选择面对面交流,也是一个强烈而重要的信号。因此,对于这次中美会谈中美双方都高度重视,也期待能够有积极的成果。

但是,如果预测中美高层战略对话的结果,我用八个字来概括:分歧难免,斗而不破。

中美都是世界性的大国,对当前国际关系尤其是国际经济的影响重大,中美两国相斗,对世界其他国家来说并非好事,能够坐下来进行对话,本身就是一个突破,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这对于世界和平与发展而言是正面的讯息,表明中美两国希望通过对话的姿态来处理彼此的分歧。这符合中美两国人民以及世界各国的利益。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首谈中美关系

问题的关键点在于中美的战略博弈以及结构性矛盾客观存在,这是必须正视的。美国一直对崛起中的中国顾虑不断,作为所谓的“世界警察”,美国不愿意放弃对香港、台湾及新疆等问题的干涉与介入,在经贸以及高科技领域对中国发起的打压与限制等政策,不可能会这次对话中就能得到化解,那是不切现实的期待。尽管中美的问题很多,分歧较大,但是中美也有必要透过对话来进行沟通,这本身并不矛盾。大国之间存在矛盾与冲突本身是常事,需要有沟通管道与协调机制,来进行危机管控。但就这次中美高层战略对话而言,其难度非常大。

首先从思维上来说,美国从心态上尚未做好接纳中国崛起的现实,仍然以西方人的传统傲慢来看待中国的发展。在美国人的思维逻辑里中国的发展就是威胁,认为中国的强大和崛起,会对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带来挑战。所以说,中美之间的问题,并不在中国的崛起与强大与否,而在于美国自身的心态调整问题,美国不愿意接纳一个强大中国的出现。

其次从行动上来看,美国仍然在积极组建同盟来遏制中国,这也是影响中美互信的重要障碍。日前,美国与印度、日本及澳大利亚等所谓的“印太同盟”国家举行了首脑会议,美国企图通过组建同盟来对抗中国崛起的心态暴露无遗。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甚至公开对将要举办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进行了定调,他称“美国不会期待第一阶段贸易协定是主要话题,美国要努力清楚地与中国政府讲清楚美国在战略层面上进行的努力、我们的基本利益与价值观,美国关心的香港,新疆,台湾海峡,以及美国从其盟友那里听到的问题,包含中国对澳大利亚的威胁、对钓鱼岛的骚扰和对印度边界的侵略等”。在美国及其盟友那里,所有的问题都是中国造成的,都是中国的错。美国人认为香港问题、台湾问题和新疆问题都是北京不对;澳大利亚人认为中国对其有安全威胁;日本认为钓鱼岛问题是中方引发的;印度人认为中国应对边境冲突负全责……如果是这样的认知逻辑和结论,中美对话不会有什么进展。更为重要的是,美国如果想透过中美战略对话平台来帮日本、澳大利亚及印度出气,打抱不平,我想这样的逻辑是不通的,对话也不会有好的结果。

最后,当前中美在诸多问题上的分歧不容易达成妥协,在台湾问题、香港问题等事关中国核心国家利益上美国必然再生是非,加之美国国内被特朗普所拉抬起来的“反中”情绪客观存在,这些都使拜登政府的高层团队转换的空间不大,当然,中国在这些问题上更是没有任何妥协的空间。

问题还是这些问题,美国还是那个美国,中国还是这个中国。谈,我们要欢迎,至于谈的结果,难有重大进展。当然,这也要看美国的诚意了!

0 阅读:29

隔海看美景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