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眼看泉城”,济南新规划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空间

新黄河 2024-05-19 11:50:59

2023年,济南正式入选第二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以“儿童友好+”方式规划提升城市空间。近日,《济南市儿童友好城市规划导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基于“一米高度看城市”理念,以儿童视角为立足点,以儿童需求为导向,扩大儿童的公共服务供给,童趣泉苑、童悦客厅、童享泉道等一批适儿化特色城市空间,让人耳目一新。

儿童友好理念融入城市肌理

征求意见稿以儿童视角、普惠共享、安全趣味、保障落实为规划原则,针对公共服务、公共出行、公共活动等不同类型的儿童友好空间,制定针对性的规划导则,提出分类引导要求,目标是打造具有泉城特色、满足儿童需求的高品质儿童友好城市空间,即多元友好、泉润童心、童创未来。特别是征求意见稿突出泉韵,融合“山泉湖河城”特色,激发历史街区、百年商埠、风貌建筑等文化要素活力,打造山边、泉边、林间等儿童健康成长环境。

以“童眼看世界”为规划策略,征求意见稿针对各类城市空间,提出适合儿童尺度、符合儿童审美、适应儿童需求的规划建设要求;兼顾普适性和特色化要求,挖掘城市特色资源,打造儿童友好特色空间;同时“新旧有别”,新区集合城市建设打造儿童友好空间,旧城注重现有设施的适儿化提升改造。

何为儿童友好城市空间?结合现有空间体系与15分钟生活圈、儿童活动需求,济南将构建“三级三类51项要素”的儿童友好城市空间体系。“三级”即城市级、街镇级、社区级,“三类”即公共活动、公共服务、公共出行空间,每一类均设专享、共享、特色空间,共51项要素。如公共活动空间13项要素中,儿童公园(游乐场)为儿童友好专享空间,郊野森林公园、口袋公园等归为儿童友好共享空间,结合滨泉游憩空间打造的童趣泉苑为儿童友好特色空间。

泉群边打造儿童亲水开敞空间

儿童友好城市空间如何建设?征求意见稿按照公共活动、公共服务、公共出行空间分类给出了规划要求和建设要求。以童趣泉苑为例,围绕老城区四大泉群资源,串联街巷空间、历史古迹、开敞绿地广场、护城河沿线慢行绿道等元素,打造“点—线—面”织网的儿童友好新型滨泉空间。

具体来说,结合四大泉群核心区及泉水流经区域,每个泉群宜打造不少于1处集中的儿童亲水开敞空间,试点选取趵突泉、五龙潭、百花洲、黑虎泉等特色区域的重要节点和界面,先行打造儿童友好型特色滨泉游憩空间。在建设要求,考虑儿童游憩需求,打造亲水体验、场景演绎、亲子互动等滨泉广场、泉水嬉戏空间,每处面积宜不低于200—400平方米。滨泉空间控制戏水区深度不超过0.3米,深水区应设防落水网。

“四点半书房”为家长解忧

儿童友好公共服务空间涉及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福利和特色空间——童悦客厅。教育设施的适儿化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拟建设“四点半书房”,提供学龄儿童课后托管服务;拟增加校外等候空间,在教育设施周边划定安全有效的上下学区域,校门口设置足够的家长等候区。医疗设施方面,优化内部空间布局,增加儿童活动空间;增设儿童候诊看护空间,如儿童候诊区、看护服务空间、母婴室、儿童洗手台等。

针对特色空间童悦客厅,宜结合革命纪念陵园、纪念馆、革命遗址等红色资源,充分利用各级科技馆、党史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构建多尺度、多场景、多功能的儿童友好文化传承空间。

通学路径辟出安全上学路

在公共出行空间上,征求意见稿专为学龄儿童量身规划了通学路径。结合儿童上学及日常生活轨迹,依托学校附近现有道路,或结合城市支路、生活性道路等辟出通学路径,宽度建议不小于2米。采用“步行巴士”,由两个以上的大人护送儿童上下学的方式,以学校所在地为中心,选择周边儿童居住较为密集的区域规划路线,可在步道上涂刷明显标识及使用时间段,告知社会该路段为“步行巴士”通行线路,相应时间注意避让。

另一个亮点是童享泉道。以泉群为邻,选取泉水出露点密集的区域规划泉道,宜具备休憩娱乐、运动出行等多种功能,“因泉制宜”地打造不同主题风格。规划导则建议在大明湖、甘露泉、浆水泉、白泉、华泉等名泉出露点周边,结合泉景、泉群,打造济南泉城特色的儿童友好型泉道。

记者:罗晓飞 编辑:刘杰 校对:汤琪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