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这7种情况,建议让他学围棋

山西围棋 2024-04-26 14:29:33

围棋对孩子不仅是技艺的习得,更是思维和心性的磨炼。围棋因其趣味性、对思维的训练以及蕴藏的人生智慧,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和喜爱。

如何判断自家孩子有没有必要学围棋呢?

· 畏难情绪严重,不愿意主动思考

· 做事没有逻辑性,总是丢三落四

· 专注力不足,学习时总是开小差

· 遇事分不清轻重缓急,做事磨磨蹭蹭

· 玻璃心,胜负欲过强

· 学习粗心,总是犯一样的计算错误

· 做事虎头蛇尾,无法坚持到底

如果你家孩子有以上情况,那么可以让孩子尝试学习围棋。不可否认的是,通过围棋的长期训练,孩子的专注力、观察力、计算力、记忆力、抗挫力、意志力、统筹力确实更优于同龄人。

今天,就带大家一起了解学围棋前和学围棋后,到底有什么不同!

01丨数学逻辑思维

下围棋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推理和计算的过程,而这些计算都是要通过心算来完成的,它随时都在锻炼着孩子的计算力。并且围棋行棋有严密的逻辑,每步棋都要有明确的目的。这就要求孩子在下棋的过程中有一个能够赢棋的思维框架,这对孩子的逻辑性、条理性是一个非常好的训练。

下围棋前:计算慢,总犯同样的错误,出错率高,做事没条理;

下围棋后:大脑高速运转,计算快,准确率高,做事有逻辑性。

02丨多维立体思考

引导孩子学棋,相当于从小做大脑体操。左右脑互动,整个大脑都能得到开发和锻炼。尤其是下棋过程中,孩子需要依据棋局形式和对手的可能应招变化,设定各种可能性,再根据以往的经验和行棋规律,进行数学运算的演练,从而获得赢棋优势。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大脑不断思考的过程,长期训练,会让思维变得更加灵敏。

下围棋前:畏难情绪严重,遇到难题不愿意主动思考下围棋后:不畏艰难,遇到难题积极主动思考

03丨感性形象思维

围棋变化无穷,每一步都约有200多种下法,一盘棋局存在10^171种可能性。下围棋时,每走动一子,都要看到落点,还要观察周围几步棋是否会被对方“吃”掉。“吃”对方的棋子时,要注意到利害得失,被“吃”时,还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子力。这就需要孩子在下棋过程中不能有注意力的分散和松懈,否则就赢不了对方。对弈的过程,对于训练孩子观察力、专注力有着很好的帮助。

此外,围棋有很多术语,有丰富的棋谚,围棋定式、死活题更是数不胜数。想要下好围棋就要尽可能地记住并掌握和运用它们,光靠死记硬背是完全行不通的。因此,需要孩子在对棋的“筋”和“型”的玩味和感悟中,去培养棋感、辩明棋理,从而理解性记忆。而一旦这种记忆能力习得后,在日常学习中就不用担心背诵记不住了。

下围棋前:粗心、专注力不足、总是开小差、死记硬背下围棋后:观察敏锐、注意力集中、理解性记忆

04丨胜固欣然,败亦可喜

在围棋里,每一次对弈,就是一次高压训练,每一次输与赢,都是一次抗挫训练。胜利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收获成就感、满足感。失败则可以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从而完善孩子的心理素质。所谓棋如人生,学习围棋其实也是在教会孩子如何正确面对输赢,培养孩子胜不骄败不馁的坚毅性格,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竞争。

下围棋前:玻璃心,胜负欲过强下围棋后:抗挫能力增强,正确看待输赢

05丨人生如棋,落子无悔

围棋不同于音乐舞蹈,弹错了跳错了可以继续再来。棋差一招,则满盘皆输。因此,在下围棋过程,需要孩子时刻都要深思熟虑。而这同样也是孩子必须要学会的人生道理,人生只有一次,每一个选择都没有再后悔的机会,需要谨慎行事。

下围棋前:遇事冲动,全凭个人喜好下围棋后:遇事冷静,深思熟虑,权衡利弊

06丨纵观全局,运筹帷幄

下围棋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统筹全局的过程。每落一子都需要结合棋盘上的局势分析,把已落子的棋和未落子的棋结合起来,形成全局的合力。全局的协调配合、轻重缓急、舍小就大…将会直接影响到全盘棋势的变化,而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孩子的大局观、战略能力就会逐渐形成。不管将来做什么,他都会比同龄人看得更远、走得更远。

下围棋前:只关注细枝末节,做事容易因小失大下围棋后:具有全局观,目光长远,能够迅速抓到重点

琴棋书画,围棋作为四艺之一,不仅对孩子的思维方式起到很好的训练,更蕴藏着许多人生的大智慧。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