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小米14Ultra:色彩超越语言的藩篱,铸就真实有层次

互联网号角 2024-02-23 21:55:52

2月22日晚,小米影像旗舰小米14Ultra正式发布。国师张艺谋助阵,用最先进的影像科技,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张艺谋的“时代审美”,同时为移动影像领域注入新的“层次感”。

提到张艺谋,就不得不说今年春节档的《第二十条》。起初大家以为这只是一部严肃的法律科普电影,没想到通过张艺谋精湛的表现手法,以喜剧的视角,赋予了这部电影更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教育价值,甚至还获得了人民日报的点名表扬。

在《第二十条》中,张艺谋结合运用自己最擅长的色彩表达与对颜色的理解,表现了电影里不同角色的人文关怀精神,恰到好处的颜色应用触动观众心弦,同时增添了不同画面的层次感。

色彩艺术管理,成就大师风范

即使跳出《第二十条》,色彩都是在讲到张艺谋时,离不开的话题。截至目前,他的电影有四类色彩最具代表性,分别是黄、红、蓝绿和黑白。无论是单色还是多种颜色的出现,都是大众对张艺谋审美的印象。

如张艺谋早期电影《红高粱》,“红”必然是主要色调。红花轿、红头绳、红头巾、红蜡烛还有红高粱酒等,除了紧扣主题,还达到了凸显主题的作用。甚至在主角的妆容上,剧组也巧妙的运用了比正常肤色更红色妆容,体现了电影中生命的激情与家国情怀。

黄色最经典的绝对是《满城尽带黄金甲》,绚丽的金黄色让人目不暇接。以黄色为主,其他颜色为辅,是这部电影的精髓。特别是他让近两千多名服饰亮丽的士兵做出整齐动作的这一幕,让人叹为观止。

不久后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张艺谋再次把“千人一面”这一幕呈现给世人。

在他的拍摄手法中,蓝绿色通常是同时出现,如自2010年上映就好评如潮的《山楂树之恋》,就用蓝绿色调表达出了其中凄美而伤感的爱情故事。

这种色调除了运用在感情线上,对历史现实还原也相当出彩。如剧中的张队长、老三和学校排球队员都身着蓝色的服装。尤其是静秋,当她穿上蓝色的运动服时,宛如一朵楚楚动人的莲花:纯净、娇羞、健康、美丽。就连知名作家王蒙看过电影后都不禁发出感叹:“我们再也不愿意去经历这样的一段历史, 但愿这样的爱情放事已经绝版。”

色彩强化层次感,铸就真实

正如前面所说,色彩对画面或者人物的层次感营造是有很大影响的。其中冷暖色调,能让物体形成鲜明的对比。暖色调一般用于突出前景,冷色调则用来创造深度。如《第二十条》中,李茂娟(马丽)在警察局与张主任调解时,画面呈现冷色调,符合李茂娟遇事不退缩,冷静交谈的性格。另外,冷色调在人物情感的表达上,凸显出当下环境需要沉思的氛围,增强了整部作品的层次感。

再比如郝秀萍在工地天台的场景,偏暖色调加上蓝色的天空,表达出虽然已经“走投无路”,但还是有着一线生机,最终也是如愿以偿。

张艺谋对人和环境的掌控,以色彩的方式去突出层次感、细腻感,即便是作为一部群像剧,也不见得画面有违和感,简直是大师影像。

摄像摄影并行,抓住时代审美

除了拍电影,张艺谋在摄影方面同样追求色彩与层次感。如他以前的作品《钢花四溅》,两位工人正在打铁,敲击产生的火花,被张艺谋记录下来。这张照片以黑白色调,高对比度,突出了人物与火花中间的层次感。

而这种独特的审美,也被红哥带到了小米14Ultra当中。当我们知道“影调”这个概念之后,对人文摄影的理解更进了一步。如何把照片拍出“故事感”,要的就是层次感。只有照片主体够真实,才能讲好故事。就像《钢花四溅》,光影纪录丰富,层次感突出,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工人们的力量。

回到拍摄方面,由红哥指导的“大师开拍”功能更能感受到红哥的“专业”。新传感器拥有更高的动态能力,能捕捉记录更高的动态范围。暗部与亮部细节更丰富,这是层次感更为突出的关键。与此同时,色彩表现克制,精准还原肉眼所见,可以呈现最具层次感、真实感、甚至是电影感的画面。

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色彩依旧是张艺谋的强项,通过光影色彩去突出层次感,更是体现出了张艺谋的大师水准。张艺谋这次与小米合作,将共同把握时代的审美,关键是要“拿捏层次感”。相信在发布会之后,小米14Ultra将会成为更多人文摄影师的首选。

0 阅读:15

互联网号角

简介:玩机,评测。手机、数码、智能家居体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