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甲当一辈子主治VS在卫生院当副高,你会怎么选?

美辑的课程 2024-05-19 07:55:27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没有人不期待这样的人生高光时刻。对于已经工作了的医生来说,人生快事无非就是升职、加薪,但「升职」这事近几年却越来越不容易。「万年老主治」遍地走,很少有人在晋升之路上一帆风顺的。

随着上周高级职称网上报名的截止,新一轮的高级职称评审拉开了序幕。可是考试归考试,啥时候能评上高级职称却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这几年,医院在聘副高的时候越来越看重「附加」要求,比如下乡、进修、论文、课题、科研、业务量等。

笔者单位就有一门心思聘副高的「拼命三郎」们,看了他们的经历,我也不由得再次感叹,没有家庭背景、外界支持的普通医生要想升职加薪,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原三甲主治,

到卫生院才聘上副高

我们单位现在的泌尿外科主任,曾经工作于上海的一家老牌三甲医院。两年前他入职我们这家卫生院时,大家就对他充满了好奇,都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能让他放弃在头部大三甲医院的发展,而来到我们这一家基层二甲综合医院。

答案终于在他入职后的一次聊天中揭晓。

这位主任前半生的求学、求职道路可以说是一路绿灯,考研时高分考入上海一所知名医学院校,三年后毕业即入职当地老牌三甲。

大医院里病例多、机会多,部分 II、III 级甚至 IV 级手术放权早,所以他接触手术的机会也多。而他本人又是属于技术狂类型的,平日里肯钻研、肯动手、肯吃苦,本来外科手术就是讲究熟能生巧,所以他的手术技术也比其他同龄人成长的快。

聊到这里的时候,主任神采飞扬。不过,这样顺风顺水的日子在他成功晋升主治后便结束了。原来,三甲大医院虽说机会多,但也最不缺人才,对于他这样一个毫无背景、毫无资源的普通医生来说,要想在原单位内升到副高职称,比登天还难。

在我们医院,主任正在晨间查房

图源:作者提供

看着身边一个个同事有的出国、有的进修、有的读博,他也开始思考自己的出路——读博三年,中间还得脱离临床,自己靠技术吃饭的,万一耽误了不值得;想进修,排队还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出国更是没有机会,想拿课题也够不到条件。怎么办呢?难道真的就在原单位当一辈子「万年老主治」吗?

虽然主任来我们这之后从不吹嘘他过往的经历,但大家都能看出他的技术绝对不输县级市三级医院的主任们。为了走出原单位晋升无望的困境,再突出的能力也只能在卫生院才有用武之地。

在四十岁前离开「象牙塔」,他其实也很无奈。那几年,科内其他后起之秀的势头很猛,他有种直觉,就因为他迟迟升不上职称,所以在科内也开始慢慢边缘化了。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他到我们医院后,虽说平台不比之前,但却快速地升上了副主任。

神外主治改行急诊,

只因急诊更容易聘任

「跑不过,就换赛道」的医生,不在少数。我们院曾经神经外科的主治,在考取副高 4 年却迟迟得不到聘任后,终于选择改行去急诊,并最终在急诊升到了副高。

在神经外科时,他按照要求完成了下乡、进修、论文等一系列工作,但是业务量始终不够。

原来,从 2021 年 06 月 30 日开始,人社部在《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对神经外科的工作量做了具体要求,门诊工作量要达到 300 个、出院患者手术/操作人次达到 200 人/次、出院人数达到 400 人/次,以半天(4 小时)接诊不少于 15 位患者为 1 个有效单元。

图源:《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图源:《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大部分医生不可能天天出诊,如按一周一次出诊统计,就算全年满勤也得六七年才能达到业务量。但是与急诊的要求对比一下,急诊却只要达到 1500 人次即可,当然是急诊的晋升更为容易。

所以,这位神经外科主治在反复衡量之后,忍痛做出决定,放弃了从事多年的神经外科,转行去了急诊外科,并重新考了急诊外科的副高。1 年后,他完成了工作量标准,顺利聘任。

进修的同时回来值班,

晋升比的是谁更能「熬」

有一句古话叫做:「树挪死,人挪活。」上面两位主治的选择,其实都没有问题。但是这毕竟是少数案例,要舍弃前途、走出「舒适圈」才能聘上职称,这种「壮士断腕」的勇气毕竟难得,大部分医生都还是会选择熬下去。

我们院介入科的一名主治医师,因为科里缺人的缘故,一直没能安排他出去进修。眼看着升副高的年限越来越短了,他着急了起来,又一次向科主任提出了出去进修的要求。

我们医院今年的职称评审开始了

图源:作者提供

科主任以科里人手不足、没人值班的理由回绝了他。为了把握住今年进修的机会,他索性豁出去了,向科主任保证:进修期间我也回来值班。

我们医院在长三角地区,到上海要两个小时车程,而到苏州却只要一个小时。所以他没有选择去上海进修,而是就近选了苏州。这样,他就可以每个周末回来值班,周一再赶到苏州去,路费也自掏腰包。

我们都觉得这样太辛苦了,周末在单位值了班,第二天也不能休息。但他却觉得这样值得,最起码是当下解决进修难题的唯一办法。

职称真的那么重要吗?或许很多医生不理解,为什么会为了职称舍弃大平台、甚至转岗到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科室。

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人生总要有取舍,在我这三位同事看来,聘上副高就是人生的「金榜题名时」,其余都要往后排。

本文作者:小菲

0 阅读:0

美辑的课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