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提供机遇搭建平台促进成长——给人才更多机遇给梦想更大舞台

我爱融安 2024-05-10 17:03:53

融安县城全貌。(谭凯兴 摄)

      【编者按】2024年5月8日,《人民日报》04版(深阅读)刊发文章《多地积极鼓励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 干事舞台广 发展空间足》。文章提到,今年29岁的周小媛毕业于广西大学农学院,现在是融安县农业农村局金桔研究所的一名技术人员。她抓住融安县委、县政府对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机遇,选择回家乡发挥专业特长,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基层农业工作者,成为融安县众多优秀人才中的一员。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年来,融安县坚持人才强县战略,因地制宜,在引才留才用才上出真招实招,坚持为想干事人才搭建平台、为能干事人才搭建舞台、为干成事人才搭建梯台,让人才干事有活力、发展有空间、事业能出彩。

引得进

——政策有保障 干事有平台

“我是特地来向脑病科蒙医生表示感谢的!他医术好啵,帮我大哥治好了左手麻木、走路不稳的那个老毛病。”日前,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侯某在融安县人民医院治疗康复后,其家属满怀感激地向蒙仁玖医生送来锦旗致谢。

▲侯某家属向蒙仁玖(右一)及其医疗团队赠锦旗致谢(韦胜耀 摄)

蒙仁玖现任融安县人民医院脑病科负责人、主任医师,是高层次人才、区内缺血性介入手术专家。1994年7月从右江民族医学院临床医疗系毕业后,他一直从事医疗工作,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他带领河池市神经介入诊疗工作逐步发展,作为申报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主要组织者之一,2018年河池市人民医院获得了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授牌认证。

随着缺血性脑卒中(如脑梗死)发病率逐年上升,传统治疗方法在一些复杂病例中有局限性,融安县医疗系统缺乏高层次人才,在神经介入手术领域的发展相对滞后,县级医疗机构无法满足患者需求。为解决这一难题,融安县委、县政府决定实施人才引进战略,引进医疗系统高级人才。

“看到融安县人才引进公告,我感觉很有诚意,就报名了,我顺利入职融安县人民医院,医院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环境也给了我很好的平台。”蒙仁玖说道。2024年1月从河池市人民医院引进到融安县人民医院后,融安县及时落实对蒙仁玖的人才奖励补贴、住房等政策,让他干事没有后顾之忧。在他入职的四个多月以来,医院的神经介入手术量大幅增长。他独立开展了脑血管病介入治疗37例,比2023年全年请外院专家开展此类治疗手术增加15例。他还通过带教、研讨会等形式,培养业务骨干,提升了医院在缺血性神经介入手术的技术水平和手术成功率,以往需转诊至外地的复杂病例可以在县人民医院诊治,让山区群众大病不出县,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服务和先进的医疗技术。

▲蒙仁玖(左一)带教查房 (韦胜耀 摄)

近年来,融安县深入实施人才引进战略,制定出台相应的政策,通过健全人才奖励补贴、住房、贴息贷款等服务保障激励机制,吸引了一批批优秀人才来融就业创业。2021年以来,共引进医疗、教育、科技等各类人才1800多人,为融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留得住

——发展有方向 才能有舞台

“我在广西药用植物园实习过程中接触到青蒿种植及青蒿素提取研究等相关知识,对此很感兴趣,刚好听说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上马了青蒿素提取项目,看到融安对青蒿产业、项目很重视,对人才的政策也好,我看好融安青蒿素产业发展前景,就毫不犹豫地选择来这里发展。”来自湖南江永县的周源凯说道。

▲周源凯(左)在实验室进行青蒿素提纯实验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在融安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2006年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上了青蒿素提取项目。“项目成立之初,公司引进的青蒿素提取工艺提取率只有85%,农户辛苦种植的青蒿原材料没有得到最大化利用,想要提高青蒿素产量质量,必须改进青蒿素提取工艺。”毕业于广西民族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周源凯决心攻克青蒿素提存技术难题。在融安县委、县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和项目资金的支持下,他参与《青蒿素绿色提取工艺技术》《高纯度青蒿素绿色提取工艺的研究与产业园应用》等项目的实施及生产应用,通过不断的生产试验,改进青蒿素提取工艺技术,使青蒿素提取率从85%提升到95%以上,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也成为国内产销量第一的青蒿素行业龙头企业。

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势,融安县把发展青蒿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特色产业来抓,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扶持,全县青蒿种植面积达4万亩,建成国内最大的青蒿素规模化深加工基地,新增年加工处理 7000 吨青蒿原料生产线。

广西仙草堂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部部长周源凯,是广西青蒿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主要成员,参与到双百双新直投项目的开发、生产研究中,也在进一步与屠呦呦领衔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合作。“拥有这么好的机遇,我很幸运,也很感激,我愿意把自己的才能奉献给融安的青蒿事业。”扎根融安18年来,周源凯多次荣获县级荣誉,2019年荣获柳州市劳动模范,2020年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模范。

▲周源凯(前)在青蒿素生产车间进行技术指导

近年来,融安县坚持创优留才环境,厚植人才成长沃土,深化产才融合,引领高质量发展。“我们将会进一步加大对人才的培育、关爱,让人才拥有更加宽阔的发挥才能的舞台,让优秀人才留得住、发展好,有更多的获得感。通过职级晋升、职称评定、培育乡土人才等激励措施,提供机遇,吸引一大批优秀人才留在融安。”融安县委书记、县长于福坚说道。

用得好

——学习有机会 成长有梯台

眼下,正值金桔花蕾现蕾阶段。在融安县浮石镇谏村村近200多亩的金桔园里,县农业农村局金桔研究所技术骨干周小媛正在向新种植户肖东讲解促花技术要点:“在春梢够长转绿前,使用磷酸二氢钾加硼肥喷施果树,可以加快春梢老熟,积累成花营养,激活花基萌发,促进花芽分化。”

▲在融安县浮石镇谏村村沙坪屯,周小媛(右)与种植户肖东在金桔基地进行金桔春季管护交流 (蒋阳阳 摄)

融安县是“中国金桔之乡”,全国柑橘产业30强,金桔种植面积22.1万亩。尤其是近几年融安县对金桔等特色产业的重视,她相信,特色产业的发展需要像她这样的专业人才。2018年融安县成立金桔研究所,不断充实融安金桔本土专家人才库,建成广西融安金桔试验站2个。2019年,“90后”周小媛从广西大学农学院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家乡融安发展,周小媛通过融安县自主公开招聘,成为了一名基层农业工作者。

2021年8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等五部门出台举措,开展“八桂之光”访学研修项目。为推动年轻专业技术人才成长,融安县委组织部积极推荐周小媛参加。2021年11月,周小媛在广西大学农学院园艺专业开展为期一年的全脱产学习,系统性学习植物的种植与栽培。通过研修,她还架起了华中农业大学、广西大学等高校科研单位与融安县金桔产业发展的桥梁。在组织培养与政策支持下,她参与的“柑橘树冠覆膜和采后处理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获得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并有6项发明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对未来,周小媛有更多的期待,她表示,要感谢组织的培养,努力提升自己,尽己所能为家乡产业发展多做贡献。

▲周小媛在实验室进行水果组分酸碱滴定试验(张艺琴 摄)

近年来,融安县高度重视融安金桔等特色产业发展,坚持以产聚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通过制定《融安金桔产业全面振兴发展总体规划》《2023 年融安县中药材基地示范县项目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方案,每年投入2000多万元在特色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以奖代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推动以“一果一木一草”(即金桔、香杉、青蒿)为主的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融安金桔”获批筹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融安县获得“中国香杉木生态板材之都”称号,青蒿素年产量120吨以上,占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一。

信息来源:融安党建微信公众号

0 阅读:3

我爱融安

简介:宣传广西融安,推介广西融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