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雉:乱世之功,治世之能

袁桂兰聊历史 2023-06-03 08:43:24

吕太后,也就是开国皇帝刘邦的妻子吕雉,为他的妻子孝惠帝和鲁元公主。在我看来,她就是一个女魔头。她是如此的残忍,如此的决绝,如此的没有感情。我想起了中国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她的手段和吕雉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却比吕雉要聪明得多。她之所以如此心狠手辣,完全是因为刘邦喜欢赵王,喜欢戚夫人威胁到了她。我想这“乱世职工,治世之能”对于吕后来说,还是很有道理的,只有把一个人的功绩和缺点放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们才能得出一个相对的结论。吕后对整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没有吕雉,就不会有后来的“文景之治”、“汉武帝”等伟大成就。

乱世之功。吕雉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妻子,一直受到了刘邦的熏陶,再加上刘邦和吕雉都是一类人的。她不是普通的女子,而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物。《史记》中说:"吕后勇猛果敢,辅佐太祖平乱,所杀之臣,大都是她的功劳。"你看,吕后不但杀了那么多有权势的人,还把整个事情都算在了她的算计之中,她配得上贤内助的名头了。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被称为“汉初三杰”的萧何,张良,韩信。韩信之死,韩信这样的将帅之才,被他的故人萧何忽悠到了长乐宫,他是如何被杀死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家人都要被屠戮一空。萧何,与吕雉密谋刺杀韩信,刘邦因为他的功劳,将他打入大牢,差点让他死掉。此后更是谨慎行事,对吕雉特别是干涉政务的行为更是装作没看到。张良,成为吕雉“帮凶”后,又因其威逼利诱,以求“商山四阔”助其一臂之力,从而使刘邦放弃了废长立幼的想法。这个帮凶我在上面画了一个引号,若是让戚夫人和如意这个哭泣的女人上位,恐怕会引起轩然大波。

在这一点上,吕雉最擅长的就是驾驭文武百官,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若她是戚夫人,说不定会出现另一种权力集中的情况,所以吕雉才能消除内部的隐患。说到这儿,就不能不提吕后在对待匈奴上的那种低三下四的姿态,我看到时,亦是大为光火。当时汉人单于曾来信羞辱吕后,吕后回复汉人单于,称自己年纪大了,不能再服侍他,于是赐下很多财宝,带着一位公主,与他通婚。如今想想,西汉大将死伤惨重,再加上与匈奴一战失利,短时间内根本无法与之抗衡,所以吕后才会暂时按兵不动,一方面是为了让敌人放松警惕,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自己恢复元气。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直到汉武帝时期,他们的报复行动才真正展开。这就是一个政客的大局观!可以说,如果没有吕后的铺垫,也就不会有文景之治的崛起,可以说,高祖和吕后称霸一方,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治世之能。立国不易,守国更不易,开国之君刘邦就是立国之君,他的人生就是在反抗和被压制之中渡过的。在治理国家方面,他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成就,甚至可以说,他是靠着萧何上位的。可以说,在萧何的帮助下,在张良的帮助下,在陈平的帮助下,他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只会指挥的人。所以,在西汉初期,“安邦”之策的制定与实施,就是那位“心狠手辣”的女子——吕雉。但若仔细看,便可看出吕雉的凶悍之处,在于她的“内外有别”,又因她在治世,非乱世。首先是内外之分,吕雉对朝中大臣采取了强硬的手段,使他们没有一个人敢于造反。他果断地处死了戚夫人、如意,但并没有伤害庇护着如意的周昌,而是屡次试图利用他来治理国家,可见他对人才的重视。在西汉初期,百姓生活困苦,百废待兴的情况下,吕后采取了“黄老之术”的方针,取消了“挟书令书”的规定,并命令民间收藏书籍,重修经书,开启了“文学”的复苏之旅。同时也要维持政权安定,以恢复国力,不去争霸,也不去争权夺利,更不去做什么大功大过,对民以宽待之。或许在刘家的许多人眼中,吕雉就是一个魔鬼,一个祸害,一个给他们带来杀身之祸的人。然而,对于那些过着安定祥和生活的普通民众来说,许多邪恶都是因为他们的偏见,而不是真相。吕雉和武则天一样,都是权倾朝野,最后落得个好下场的女人,或许有人会说,慈禧也是其中之一,不过慈禧的事情,我就不说了,具体的情况,我会在后面给你解释。在这个男人的社会,女人的地位是低下的,但是,也有一道流星划过长空,闪耀着耀眼的光辉,那就是吕雉。

0 阅读:56
评论列表

袁桂兰聊历史

简介:希望大家喜欢我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