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恨《红楼》未完,不如翻一回《金瓶梅》

耕其田 2024-04-28 18:52:20

“第一恨鲥鱼多骨,……第四恨海棠无香”

这是宋代彭几的两恨。400年后,有一个张爱玲下意识的觉得应当是“三恨《红楼梦》未完”。

在红学界,《红楼》后四十回完与未完形成了两派。

我个人觉得是一百二十回全部骨骼架构已搭建完成,但后四十回血肉部分浮皮潦草。

我推测曹公已在悼红轩十年辛苦,增删五次,字字皆血。处于“举加食粥酒常赊”的境况,不但幼子夭亡,还身缠疾病,有心无力。

《金瓶》、《红楼》当然是日月连璧,交相辉映。我们左手《红楼》、右手《金瓶》,流连把玩,爱不释手。

《红楼》借径在《金瓶》,是青出于蓝,皆演家族盛衰荣辱。我遗憾的是《红楼》后四十回不及《金瓶》后二十回沧桑。

《红楼》后四十回是忽喇喇似大厦倾,飞鸟各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金瓶》后二十回是兔儿沿山跑,还来归旧窝。一朝马死黄金尽,亲者如同陌路人。

同样是繁华摇落,西门大院比荣宁两府的故事有更精确、完整的呈现。

那么,便找到一个解决的法子:既恨《红楼》未完,不如翻一回《金瓶梅》,感其况味,聊补遗憾。

一、为什么《红楼》借径在《金瓶》?

为什么说《红楼》借径在《金瓶》?有必要先简要交代一下。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切新的创造都需要旧的东西垫底,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或反叛,与之撕裂,另起炉灶。

《金瓶》、《三国》、《水浒》、《西游》是明季“四大奇书”,到乾隆年间,《红楼》盛行,遂夺《三国》之席。

《金瓶》、《红楼》都是从家族到社会盛衰的鸿篇巨制,都在刻画人性和命运。但《金瓶》偏成人,《红楼》偏少年。

读《红楼》时,有《金瓶》熟悉的味道扑面而来。

我略举主旨、提前设置人物命运、一场出殡及盖后花园为例。

在主旨上:

《金瓶》以参透酒色财气,到披上一领袈裟,得大自在为究竟。西门庆的儿子孝哥随普静禅师化阵清风不见了。

《红楼》用‘梦’‘幻’等字,却是此书本旨。贾宝玉光着头,赤着脚,身上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随一僧一道飘然而去。

在提前设置人物命运上:

《金瓶》人物命运由相面的吴神仙冰鉴定终身。

《红楼》人物命运则由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借薄命司的“金陵十二钗画册”一一道出。

从一场出殡上:

西门庆第六房妾李瓶儿出殡,两边观看的人山人海。宁国府的长孙媳妇秦可卿大殡更是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

李瓶儿的棺材板名唤做桃花洞,解开喷鼻香,里外俱有花色,要三百七十两银子。

秦可卿的板儿拿着一千两银子没处买,纹若槟榔,味若檀麝。

以及西门庆盖后花园,荣国府盖造省亲别院大观园。

《金瓶》正室吴月娘领着众妇人游花园:

“或携手游芳径之中,或斗草坐香茵之上。一个临轩对景,戏将红豆掷金鳞;一个伏槛观花,笑把罗纨惊粉蝶。”

《红楼》大观园举办螃蟹宴:

“黛玉倚栏坐着,拿着钓杆钓鱼。宝钗手里拿着一枝桂花,玩了一回,俯在窗槛上,掐了桂蕊,扔在水面,引的那游鱼洑(fù)上来唼喋。……”

潘金莲在山子前花池边,用白纱团扇扑蝴蝶为戏。而一双玉色蝴蝶迎风蹁跹引薛宝钗到池边滴翠亭上,薛宝钗跟得香汗淋漓,娇喘细细。

还有:潘金莲的丫环庞春梅在发达后重游旧家池馆。与王熙凤月夜往秋爽斋,被一只大狗吓到肉跳心惊。

借三场元宵节,西门大院的锦绣前程从灯火荧煌到香消烛冷。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英莲被拐,甄家被一场大火烧成一堆瓦砾。

总之,例子不胜枚举,《红楼》有《金瓶》的精华!

二、离散

在西门庆加官进禄,为第一个儿子官哥庆生时,薛太监要吩咐子弟唱《普天乐》:“想人生最苦是离别”,因不合时宜,被改唱它曲。“离散”却是《金瓶》后二十回的况味。

《金瓶》的忽啦啦似大厦倾,当然以西门庆的死亡为开始。

兰陵笑笑生的行文节奏越来越快,众人作鸟兽散,分崩离析速度之快,让人瞠目。

西门庆的第二房妾李娇儿趁吴月娘害肚疼,不省人事,便到她的上房偷了五锭元宝,是250两银子。

在西门庆死亡的关键时刻,好巧不巧,吴月娘生了他的第二个儿子,叫孝哥。西门庆口内才没气儿。

一派热乱中,兰陵笑笑生还不忘补一笔细节:吴月娘给了接生的蔡老娘三两银子,蔡老娘嫌少。

因为第六房妾李瓶儿生官哥时,西门庆与了蔡老娘五两一锭银子,许她“洗三”时还与一匹缎子。蔡老娘当时的反应是千恩万谢出门。

当家的西门庆倒塌,吴月娘明白比不得当时。

蔡老娘讨价还价,吴月娘答应“洗三”时再与一两银子。

蔡老娘继续讨价:“还赏我一套衣服儿罢”,才拜谢去了。

“洗三”时吴月娘与蔡老娘一套绸绢衣裳,一两银子没有下文。

《繁花》的作者金宇澄曾说:“我的兴趣在普通人的内部,里面都充满了毛茸茸的人生”。

作为读者,西门庆一旦无常万事休,我喜欢像不起眼的蔡老娘这样讨价还价的细节,确实今非昔比了。

李娇儿来自丽春院,听记“你我院中人家,弃旧迎新为本,趋火附势为强”,盗财与其弟李铭。还大闹大嚷要上吊,被吴月娘打发归院。

第三房妾孟玉楼是唯一的善终者,在给西门庆上坟时遥遇李衙内,李衙内风流博浪不逊西门庆,好在对孟玉楼专一。

西门庆的家人伙计韩道国发卖布货,与妻子王六儿拐一千两银子远走东京。

心腹家人来保将布货也尽行卖了八百两银子,还调戏吴月娘。

家人平安把当铺值三十两银子的金头面、金钩子连匣儿都偷了。

旧伙计吴恩典新升巡简,审问平安,平安却告吴月娘有奸,吴恩典恩将仇报,要提取吴月娘来对证。

可叹当初吴恩典这官,还是西门庆照顾他的,还借他一百两银子。

吴月娘投奔亲家,也是西门庆的结拜兄弟云理守,云理守却欲与吴月娘一双两好。

兰陵笑笑生描绘种种人性之恶,斩钉截铁,一派理所当然的样子,让人难耐透骨寒意。

在人物离散之后,接着让人不能承受之重的便是人物的死亡。

三、死亡

作为作者,人物的出场、灵魂暗夜、高光时刻及退场都是经过特别设计出来的。

比如西门庆和潘金莲初见是帘下勾情,让人想起墙头马上式的一见钟情,元代白朴的杂剧“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的故事。

我还联想到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中人物的各种死亡。

美人儿蕾梅黛丝抓着床单飞升,那么诗意。

还有身经百战的赫里内勒多·马尔克斯上校的送葬,雨水暴烈,牛车在泥泞中下陷,那么凄惨。

尤其是男主角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发动过三十二场武装起义,还逃过十四次暗杀、七十三次伏击和一次枪决。

一生叱咤风云,却在栗树下小便时死去。家里人毫无察觉那么悄无声息。

它甚至让人产生一种感觉,一个人物的死亡怎么那么潦草,就这,挂了!但这种死亡却是真实的样子。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自传中回忆:“至少有两位退役上校是在那棵栗树下撒尿时死去的。”

他说“我才领悟到我们小说家常常忽略的事情,即真实永远是文学的最佳模式。”

死亡是残酷的,一点也没有“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诗意。

西门庆“声若牛吼一般,喘息了半夜”,就是喘脱。

当医药无效时,病人不是绝望地等死,就是被放弃,因为人财两空后,家里的日子怎么继续?

第四房妾孙雪娥和宋蕙莲的丈夫来旺偷盗许多金银器皿,衣服之类,那时宋蕙莲已死。

孙雪娥被做了守备夫人的庞春梅买来上灶,庞春梅设计将她褪去衣服打棍,孙雪娥被卖为娼,自缢而死。

第五房妾潘金莲依旧变成货物,被王婆发卖。被武松剜了个血窟窿,把心肝五脏生扯下来,血沥沥供养在武大灵前,一刀割下头来。

西门庆的女婿陈敬济沦落为乞丐,被当土贼,一顿拶打,落了一屁股疮。

冻的乞乞缩缩,为花子飞天鬼侯林儿和道士暖被窝。又攀上对他旧情不忘的庞春梅,被割下头来。

西门庆唯一的女儿西门大姐被陈敬济家暴,悬梁自缢身死,才二十四岁。

自私的基因,暴力、血腥,权力的扭曲、占有,男人女人成性资源。人物沦为动物时,是那么不堪的。

兰陵笑笑生的悲悯底色,让《金瓶》成为一流的艺术品。

从远方来,又到远方去,两手空空,一无所有。西门大院的死亡让人窒息。

四、从一个人到一个时代

欲望不分好坏,它是动力,也是催命符。西门庆像猪一样在欲望的猪圈里打滚。

在西门庆死后,好像突然一下子涌出那么多西门庆。

西门庆的女婿陈敬济不但享用了西门庆的两个女人,潘金莲和丫环庞春梅,还继承了西门庆的床上用品。

兰陵笑笑生添的这一笔让人叫绝,毕竟,南方勉甸国出来的物件,好的也值四五两银子,关键是妙不可言。

小厮玳安游蝴蝶巷时,仗着是西门庆的管家,倚势打酒保,搂着女孩子换汗巾。还睡西门庆的情人贲四嫂。

西门庆的家产被玳安占用,玳安被称“西门小员外”。

麻脸的张二官和暴发的西门庆一样,在家中收拾买花园,盖房子。

去院里和西门庆找同一个女人郑爱月。还300两银子娶了西门庆的第二房妾李娇儿,又对潘金莲心动。

出主意的是西门庆的结拜兄弟应伯爵,谐音“应白嚼”。

东京批下关于古器的生意,东平府坐派了两万两。西门庆打的算盘是自己出一两万两银子独做。

人生无常,西门庆一命呜呼。

张二官出了五千两,做了东平府这批古器。又打点了上千两金银,往东京寻了人情,讨提刑所西门庆这个缺。

如同以前西门庆从清河县到东京,给四大朝臣之一的蔡太师献寿,路上相遇的文武官员,皆是各路进京庆贺寿旦的,也有进生辰纲的,不计其数。

在东京西门庆遇见苗员外,他和西门庆一样,也是个财主,也现做着散官之职,也结交在蔡太师门下,也来上寿。

陈敬济、玳安、张二官、苗员外之流,皆是走进人群的西门庆。

打开西门大院的大门,是临清关闸热闹繁华的大码头,帆樯如林,百货堆积。

是“靖康之难”下的夫逃妻散,鬼哭神号,父子不相顾。是权力的游戏“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再到一个时代。

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西门庆,每个人都或轻或重处在《金瓶》的世界。

0 阅读: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