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市场战火不断,运营商如何“卡位”

锵锵通信 2024-05-08 14:34:50

近几年国内云计算市场风起云涌,随着云市场增速逐渐放缓,预计2024年的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云业务盈利问题,不仅是云厂商的普遍困扰,更是运营商当前亟待攻克的难题。唯有成功解决盈利问题,运营商才能在市场中占据更为有利的地位,并进一步扩大其市场份额。

高增长背后的隐忧

要说国内云计算业务增长哪家最牛?非运营商莫属。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移动算力网络大会上,中国移动介绍,移动云2023年收入突破800亿、4年增长40倍,综合实力稳居国内云服务商第一阵营。并构建“3+2+1”算力终端产品体,云手机用户规模超千万、云电脑销量超270万,推出东视西渲、东数西训、数据快递等20余项任务式服务样板。

凭借强大的基础设施,云网融合的先天优势,和下沉至县域的运维团队,加上多年来运营商与众多客户坚实的客情关系,三大运营商紧抓千行百业“上云”机遇,成功在云计算市场“闯”出一片天。对比其他云厂商的营收增速,运营商“三朵云”保持着断崖式的领先优势。

然而,尽管运营商近年来市场规模和营收增长成绩有目共睹,但想要实现真正的盈利并非易事。盈利难题一直是云厂商所面临的共同挑战,作为后起之秀的运营商云,也面临着相同的困境。

在整体环境需求减少和公有云市场降价竞争的双重影响下,“三朵云”的营收增速相较于往年开始呈现放缓态势。2023年,天翼云未能达成预期的千亿营收目标,而联通云的增速也下滑至41.6%。

同时,全球经济下行环境下的地方财政紧缩,2024年运营商面临的是更大比例的垫资和更滞后的回款,什么时候能给运营商回血仍是时间问题。

此外,作为总包商,云业务营收爆发的背后,运营商们很有可能面临着为互联网云大厂“打工”的尴尬处境。

在此局面下,运营商若要在云业务上实现盈利,必须寻找新的增长点。

新增长点已现端倪

当下,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引发了全球算力需求的进一步增长。长远来看,通用人工智能的训练与推理将成为国内公有云市场的最大可见增量。

人工智能庞大的预训练费用让一众厂商止步,而云计算正好可以提供这些资源。对于运营商来说,智能算力将成为其云业务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近年来,运营商的资本开支已逐步向算力倾斜,“东数西算”推动运营商进行层次化算力网络布局,三大运营商均已形成区域中心-省级资源池-边缘云节点的算力网络体系,中国移动的“4+N+31+X”算力集约化梯次布局,中国电信的“2+4+31+X+O”算力布局,中国联通的“5+4+31+X”的布局都在持续优化。

三大运营商也在加速布局智算中心建设。近日,中国移动对外宣布,全球运营商最大单体智算中心——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呼和浩特)目前已投产使用。该智算中心项目部署约2万张AI加速卡,智能算力规模高达6.7EFLOPS(每秒670亿亿次浮点运算)。据了解,中国移动已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贵州、内蒙古、宁夏、黑龙江、湖北、山东等投产首批12个智算中心节点,算力规模达11EFLOPS。具体涵盖数据处理、模型开发、模型训练、模型推理等作业。

总之,面向未来,运营商只要把握住数据要素、算力网络的布局机会,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强技术研发及产业合作,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进入更广泛的实际应用场景,推动其云业务再创一个增长奇迹完全是有可能的。

0 阅读:9

锵锵通信

简介:做最新行业发展时评、立足品牌视点微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