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餐桌上“5大神级下酒菜”,有的风靡全球,你最喜欢哪一种?

子明感感 2024-05-21 05:58:53

文 | 空纸

编辑 | 空纸

前言

“酒文化”是我国历史最为久远的一种文化,可以追溯到华夏文明诞生之初,据说最初的酒,是由先民采集花朵酿造而成,等到殷商时期,才开始使用谷类农作物酿酒。

可以说,中国的酒文化历史,是伴随着华夏文明的进程同步发展起来的。

如今的酒不单单只是饮品,还是工业品和医疗用品,但最出名也是最广泛的用途,还是作为聚餐或独酌时的饮用品。

如今人们喝酒,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讲究,先是搭配下酒菜喝酒,等到酒过三巡,实在是喝不下了,才开始添饭饱腹。

因此如今中国餐桌上的许多菜品,最大的作用就是用来“下酒”,有的人只要桌上还有可以用来下酒的菜,简直可以喝到天荒地老。

正是因为如今的各种“下酒菜”过于出名,导致不少人认为“下酒菜”这种东西,是现代人发明出来的。

但早在数千年前,当酒被发明出来之后,“下酒菜”也应运而生,只是在不同的时代,人们餐桌上常见的下酒菜也有所不同。

今天就让小编来给各位盘点一下,那些被誉为中国餐桌上的“神级下酒菜”,有的甚至风靡全球,连外国人都当做喝酒时的必备菜肴。

卤牛肉

看过古装影视剧,或是武侠小说的朋友,想必对以下这种情节一定不会感到陌生。

某位好汉或大侠器宇轩昂地走进小饭馆,大手一挥招来小二,张嘴便是“一坛好酒,再切两斤卤牛肉”。

看着剧中的好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不知多少人馋到流口水,“卤牛肉”这种食物也因此成为了最出名的下酒菜,似乎喝酒不配卤牛肉,便少了几分的豪迈。

如今虽然牛肉比较贵,但基本上家家户户都能吃得起,但放在古代,牛肉就是普通百姓最难吃到的肉类之一。

因为牛最早的作用,是用来耕田农作,与民生息息相关,所以从周朝开始,对于牛肉的食用,便有着严苛的律法规定。

在周朝时期,只有至高无上的天子,才能吃到牛肉,而且这还是得等到有着祭祀等大型活动,用“猪牛羊”三牲祭天的时候,天子才能光明正大地享用。

天子之下,即便是各诸侯,也只能享受到猪和羊这种低一个档次的肉类。

普通老百姓那就更是想都不用想了,只要敢私宰耕牛或是吃牛肉,那就是违反了律法,轻则充军流放,严重一点的那就是直接掉脑袋的罪过。

一直等到唐宋时期,随着民生的发展,耕牛不再属于稀罕物,于是关于“吃牛肉”的禁令也逐渐放开。

比如在诗仙李白最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将进酒》当中,便有着“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这样一句。

而等到元朝时期,作为以游牧民族统治的时代,牛羊肉就是餐桌上的必需品,自此吃牛肉这种事再也不会受到任何的管制。

花生

作为起源地在南美洲的农作物,随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逐渐揭开了世界的全貌,花生这种食物也开始从南美洲流传到欧洲大陆,之后再流传到世界各地。

而花生传入中国,是在明朝时期,因为不仅产量大,能食用,还能用来榨油,所以花生在当时是中国最重要的海外贸易商品之一。

如今花生早已是中国最常见的农作物之一,更是餐桌上常见的“下酒菜”。

最常见也是最符合大众口味的做法,应该就是“油炸花生米”和“卤水花生”这两种。

最关键的一点,相比起卤牛肉,花生不仅廉价,而且还不会饱腹涨肚子,因此深受广大酒友的喜爱。

毛豆

跟花生齐名的下酒菜,还有毛豆。

有时候毛豆跟花生,可以作为同一盘下酒菜,也就是俗称的“花毛一体”。

中国人用毛豆下酒时,常见的吃法就是“卤煮毛豆”。

而不知从何时起,用毛豆下酒,竟然也开始在外国风靡起来。

原来有外国权威机构发布了一则关于“食用毛豆”的文章,称毛豆是一种在中国拥有2000多年历史,不仅热量低,而且营养丰富,多吃对身体健康有益的食物。

自那以后,毛豆这种食物便在外国流行起来,但因为外国人不会炒菜,只会最简单的水煮毛豆,因此基本上都是将毛豆煮熟,撒点盐之后用来下酒。

皮蛋

如果要说出一种中国人非常喜欢,但外国人难以接受的下酒菜,那就不得不提到只有中国人才喜欢吃的“皮蛋”。

毕竟皮蛋这种食物的制作方法和味道,就连很多国人都难以下咽,但对于另一部分国人来说,皮蛋就是一种口味独特的无上美味。

尤其是“凉拌皮蛋”,简直就是最好的下酒菜,毕竟那提神醒脑的味道,搭配上辛辣的酒精,绝对别有一番风味。

除了用于下酒,皮蛋这种食物,还能作为正菜和主食。

比如擂辣椒皮蛋和皮蛋瘦肉粥,都是许多国人非常钟爱的菜品。

拍黄瓜

放眼中国所有的“凉拌菜”和“下酒菜”,拍黄瓜绝对是一种完全没有地域隔阂的食物,虽然南北方会因为口味不同,放的佐料也不同,但做法却是如出一辙。

可以说,拍黄瓜应该是最容易制作的一道下酒菜。

毕竟无论是油炸花生还是其余卤水毛豆,都还需要经过一部工序,而拍黄瓜只需要将黄瓜洗干净,先拍后切,然后用符合口味的调料搅拌即可。

无论是在街边的小饭馆,还是商业中心的中式餐厅,菜单上永远都有拍黄瓜的身影。

很多餐厅上正菜之前,都会先上几个小菜,而拍黄瓜显然是最常见的。

而外国人则将黄瓜视作一种“水果”,有时用来搅拌蜂蜜、酸奶,做成一道黄瓜沙拉,有时甚至直接榨汁引用,着实是可惜了一道绝佳风味的下酒菜。

结语

从酒文化诞生之初,下酒菜便随之出现在了中国人的餐桌之上。

除了这些常见的下酒菜,有的人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下酒菜,或许做法和口味都和常理不同,但只要自己喜欢,那就是绝好的风味。

但还是要提醒大家一句,酒虽好,但也不要贪杯,适量即可。

0 阅读:0

子明感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