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寿命都那么短?除了战争之外,还有几个特殊原因

陌闻上下五千年 2024-05-23 11:49:16

前言

古时候人们祝寿都讲究祝主人家长命百岁,这不仅是一种美好的祝愿,更是因为古时候人均寿命相当低,这么说是真的希望能活得长久一点。

其实古时候各个朝代的平均寿命并不相同,如果是太平盛世时间比较长的朝代,那人均寿命也会长一些,但是在战乱年代,人均寿命相对也会更短。

这就表现出了影响古人寿命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战争因素,上战场的一般都是中年甚至青年人,他们死于战争也就等于拉低了人均寿命。

但是除了战争以外,古时候其实还有一些其他原因对于人的寿命影响非常大,甚至至今也影响着人们的寿命长短,你知道都是什么么?

一、医疗技术水平落后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说过“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这其实也是对当时人们寿命长度的一个表现。

在当时,人们因为很难活得长久,所以一些对于现代人来说在人生中不是很着急去做的事情,对于古人来说就要抓紧时间完成。

因此那时候的人们到了四十岁就已经进入了不迷茫的状态,可以对自己的人生有清晰的认识,而现在很多人到了四十岁的时候事业才刚刚起步。

生命是古人最为珍惜的一样事物,毕竟在古时候想保住命不是件容易事,虽然随着时代发展,人均寿命是有上升的,但是总体来说活到七十岁也相当不容易。

战争固然是导致古代人均寿命比较短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战争造成的伤亡毕竟只是古代社会中数以百万、千万甚至上亿的平民百姓中很小的一部分,而医疗才是和每一个无论贵贱的人息息相关的。

古时候的医疗水平相当落后,虽然有着传承了几千的中医帮助人们治病消灾,但是中医能够治疗的疾病毕竟不算很多,当时人们甚至对很多疾病都没有认知。

更何况就算知道得了什么病、应该怎么治,这个病人也不一定有救,因为看病自古以来就是个非常花钱的事。

我们如今看病有医保,小病小灾花费不至于太离谱,但是古时候可没有医保,人们得了病想要治疗只能自掏腰包,很多平民百姓是付不起昂贵的治疗费用的。

再加上古时候人们的观念比较陈旧,很多人对于自己的病没有概念,以为小病熬一熬自己就能好了,因此就导致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最终导致丧命。

所以在古代,哪怕是小小的风寒感冒都有可能是要命的,人们的生命时刻受着疾病的威胁,而医学发展又相当不充分,使人们的寿命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

但是有几个人能一生健康从不生病呢?所以就有很多在青年或者中年的时候就因为生病去世,这样一来人均寿命即使在没有战争的太平年代也上不去。

二、生活习惯影响健康

战争和医疗条件虽然对古代人均寿命影响很大,但是这两项其实都是客观的外部因素,这些条件只能说多一点或者少一点会使人们的寿命更长或者更短,实际上古人的寿命其实也和他们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在年代比较久远的古代,尤其是先秦时期,那时候的人们不论贵贱,大多数是一天吃两餐的,时间分别在上午八九点的时候和下午四五点的时候。

这其实也是当时的生产力决定的,在那个农业生产水平相当低的时代,粮食产量不高,人们还要缴纳各种税款,因此自家能剩下来的粮食也就不多。

这些粮食要支撑起全家一整年的生活,让全家不挨饿,因此每天就不能吃很多,一天两餐正好是家人不会饿肚子但是也不会吃太多的量。

但是那时候的人们难道真的一天吃两顿就够了么?当时的农业生产使用的工具相当落后,不像现在有农耕机械,古人耕作相当耗体力。

就算现在人们在一天吃三顿的情况下干农活,一天下来也是饥肠辘辘,古人务农只会更加耗体力,因此一天吃两顿饭是绝对不够将体力补充完整的。

这就导致那时候的人们的身体其实就是在超负荷运转,是在耗着身体的底子干活,这样一来虽然干活让他们运动量非常充足,但是对身体其实是致命的损坏。

因此,古时候平民百姓往往四十几岁就已经相当苍老了,年轻的时候身体很好,年龄上去之后就发现身上全都是病。

相比之下,王公贵族就不一样了,他们生活条件优渥,不仅不用从事劳作,还有充足甚至富余的粮食可以食用,因此逐渐从一日两餐升级到了一日三餐。

比如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就说过“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可见这个时候一日三餐就逐渐成为人们的习惯了。

这也是因为到了战国时期粮食产量提升,平民百姓家也成负担得起一日三餐,可惜这个时候处于战乱年代,若是太平年代的话,人们的平均寿命想必会有明显提升。

三、古代什么人长寿

但是古时候难道就没有活的时间长的人了么?当然不是,历史上有名有姓的老寿星比比皆是,排除那些显然是被神话化的长寿者,也还有活到一百多岁的人。

通过总结这些人的共同点,人们也很容易能发现他们长寿的原因,那就是他们都是士大夫阶层,很多都是王公贵族,生活水平是远胜于平民百姓的。

与平民百姓劳苦的生活相对的是达官贵人高品质的生活,前文提到这些人作为上层阶级不用从事生产,还能刚吃好喝好,其实这就是他们长寿的原因。

那就又有人要问了,皇帝是这一阶层的顶端,更加吃好喝好,但是为什么仍旧是短命的皇帝占大多数呢?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心态问题,皇帝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这是人人都趋之若鹜的,但是与此同时,这也代表了皇帝还耗费的心思要比别人更多。

这倒不是说每一个皇帝都是因为勤于政务才花心思,很多皇帝虽然没专心国计民生,但是对于和大臣们明争暗斗可以说相当用心,这也是花心思。

有一个词叫做“苦心焦思”,从这个词就能看出来过度思虑的威力有多大,而这威力就是作用于人身体上的,因此皇帝短命其实就是因为想得太多耗干了精力。

而王公贵族们就不一样了,他们作为国家的上流阶层,既能享受特权奉养,又因为被皇权忌惮无所事事,因此也就不用想东想西,是真正的甩手掌柜。

他们最会享受生活,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因为怕死还会保养身体,而他们又是最不缺钱的,不管什么名贵药材都舍得用,因此因病去世也就相对不容易出现。

可见,在那个时代,长寿基本只是属于有资本保养自己的贵族阶层的,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能活到六十岁就已经是相当了不得的事了。

结语

在了解了这些原因之后,其实对我们现代人延寿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虽然过度劳作会伤身,但是适度运动也会让身体健康,而有一个好的心理状况更重要,事事想得开,别给自己太大压力,长寿也就触手可及。

0 阅读:85

陌闻上下五千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