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有10个儿子,为什么没有一人敢和朱瞻基抢皇位?

丰丰谈历史 2023-12-02 07:44:15

洪熙元年,48岁的明仁宗朱高炽在北京“无疾骤崩”,在位仅10个月。

而此时的皇太子朱瞻基,远在1000公里外的南京。他用了整整22天的时间,才从南京赶回北京登基。

在此期间,朱瞻基的9个弟弟,都在北京。他们团结一致,熬过了这22天的大明朝权力真空期。

没有一个人有夺位的行动和野心。

朱瞻基顺利登基之后,在位不到10年。而他去世之后,太子还不到9岁,主少国疑,就连大臣们都纷纷传言,太后可能要立一个年长的王爷为新皇帝。

朱瞻基的弟弟们,依然安安分分地待在封地,没有掀起任何夺位的波澜。

要知道,争皇位,可是老朱家的老传统了。朱瞻基的爷爷朱棣,就是从建文帝朱允炆手里夺得皇位。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当了20年太子,日日夜夜受着来自弟弟朱高煦的威胁。

为什么朱瞻基有9个弟弟,其中2人和他同母,却无人和他争夺皇位呢?

原因1:朱瞻基当了14年储君,地位稳如泰山

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的夺嫡事件,大多数是因为皇帝表示出了对太子的不满,或者是对其他皇子的偏爱。

汉朝的第一起夺嫡之争,刘盈和刘如意,起因就是刘邦觉得刘盈太仁弱了,而刘如意更有自己的风采。如果不是刘邦表现出了倾向性,戚夫人胆子再大,也不敢和吕后斗。

李世民的嫡次子李泰,之所以起了不该有的心思,也是因为李世民喜欢李泰胜于太子李承乾。

就连他们老朱家,朱元璋当皇帝、朱标为太子的时候,朱元璋对朱标的偏爱实在是太明显了,没有一个人皇子敢和朱标争。

直到朱棣登基之后,明显地表现出来不喜欢长子朱高炽,而喜欢次子朱高煦,朱高煦才有底气和朱高炽争。

所以,如果皇帝坚决地站在储君这边,皇子们是很难夺嫡的,甚至连夺嫡的念头都不敢有。

罕见的例外,就是玄武门之变。但那是因为李世民的实力太强了,唐朝的半个天下都是他打下来的。

一般的皇子,没有李世民这条件。

我们再来看看朱瞻基的弟弟们。

朱瞻基从永乐九年开始当皇太孙,朱高炽一登基又立他为皇太子。前后加起来,朱瞻基一共当了14年储君。

朱棣在世的时候,对朱瞻基的偏爱实在是太明显了。他立不喜欢的长子朱高炽为皇太子,部分原因就是为了让朱瞻基以后能当皇帝。

朱瞻基12岁就当上了皇太孙。历史上,太子在世的情况下,皇帝一般不会立皇太孙。

朱棣还亲自带朱瞻基上战场,为他组建幼军,帮他培植势力。

这个时候,就连皇太子朱高炽都不敢说要换了朱瞻基,更别提朱瞻基的弟弟们。他们只是普通皇孙,怎么可能敢有夺嫡的念头?

而朱棣去世之后,朱高炽甚至在自己登基之前,就把东宫图章交给了朱瞻基,并对大臣说:昔大行临御,储位久未定,浮议喧腾。今即以付之,浮议何从兴!

意思是:我弟弟之所以敢闹事,就是因为父皇态度不明。我现在连东宫图章都给了瞻基,看谁还敢动不该有的心思。

两代皇帝都坚定的站在朱瞻基的这一边,帮他定名分、培养势力。

大臣也不傻,自然也都会支持朱瞻基。

在这种情况下,朱瞻基的弟弟们,既没有胆量,也没有条件去夺嫡。他们就算有夺嫡的心思,恐怕都找不到支持者。

毕竟他们只是一群养在深宫的皇子皇孙,很少有接触朝政的机会,也没有自己的势力。

普通的皇子皇孙,没有皇帝的默许和支持,基本不可能对皇帝宠爱的继承人造成威胁。

毕竟,像李世民那么彪悍的皇子,历史上又有几个呢?

对朱瞻基的弟弟们来说,他们最好的选择,是乖乖地和朱瞻基兄友弟恭,等朱瞻基登基之后,还能得到好一些的待遇。

原因2:外有朱高煦这个强敌,兄弟要团结一心渡过难关

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当了20年太子,大部分时间里,一直遭受着弟弟朱高煦夺嫡的威胁。

朱棣一直不喜欢朱高炽,觉得朱高炽胖得骑不上马,性格也不像自己。他更喜欢英武的朱高煦。

靖难的时候,朱高炽留守北平,镇守大本营,朱高煦则跟着朱棣南征北战,好几次救了朱棣的命。

朱棣曾对于朱高煦说:勉之,世子多疾。这是隐晦地承诺,朱高煦将来有机会当太子。

不过,朱棣登基之后,出于现实的考虑和对大孙子朱瞻基的偏爱,还是把朱高煦立为皇太子,背弃了对朱高煦的承诺。

野心勃勃的朱高煦,自然不甘沉寂。他不肯听从朱棣的命令,去封地就藩,而是坚决地留在了京城,培养自己的势力,对太子之位虎视眈眈。

向来对朱高炽不满朱棣,也乐见其成,留朱高煦在身边威胁太子。

朱高炽曾被陷害得,东宫不少官员进了监狱。

自古被废的太子,都很难有好下场。

尤其朱高炽和朱瞻基家,不仅仅只有一个储君,而是有两个储君。朱瞻基很早就被正式册封为皇太孙了。

在这种情况下,朱高炽和朱瞻基的地位一旦有失,让朱高煦成为太子并登基,他们一家人基本上不会有好下场。

朱瞻基的弟弟们,虽然很少接触朝政,但也熟读古书,不会不知道这个道理。

朱棣喜欢朱瞻基,是他们家稳固地位的一个重要筹码。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必须紧密围绕在朱瞻基身边,想都不要想和朱瞻基相争的事。

而应该想尽办法,让朱瞻基更朱棣的宠爱。

唯有这样,才能保住将来的地位和尊荣。

而等到朱高炽去世之后,朱瞻基远在南京,京城出现权力真空。

假如朱瞻基的弟弟们有夺位的心思,这是最好的时机。他们可以想办法抢先一步掌握主动权,让朱瞻基回不到北京。

然而,此时的朱高煦,也不希望朱瞻基回到北京。

他虽然在乐安,却虎视眈眈,一直派人监视着京城,只等时机成熟,就正式造反。

倘若此时,朱瞻基的弟弟在京城搞事,导致朱瞻基后院失火,朱高煦趁机而入。

那么,朱高炽一脉,都不会有好下场。朱高炽当了皇帝之后,不会放过他们的。毕竟朱高炽的每一个儿子。身份都比朱高煦更正统,继承权更靠前。

所以,朱瞻基的弟弟们只要不是想要皇位想得失去了理智,都不会在这个时候搞事。

他们只会想方设法稳住京城,帮朱瞻基稳住大后方,让他尽快平安归来,尽快登基为帝。

原因3:朱瞻基温和削藩,让藩王没有实力造反

很多人都知道,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之后,大力削藩,反而把朱棣逼上绝路,起兵造反,让自己丢了皇位。

很多人都说,朱允炆真不该削藩。

然而,明初的藩王大多手握重兵,实力强劲,足以威胁皇位。除了朱元璋之外,任谁坐在皇位上,都要削藩的。

朱棣本人是以藩王的身份造反成功,当上皇帝,他登基之后,依然着手削藩。

朱瞻基继位之后,解决了朱高煦这个野心勃勃的叔叔之后,也继续削藩大业。

不过,他可没有朱允炆那么冒进。他削藩的手段,比朱允炆高明多了。

朱高煦造反事件,给了朱瞻基削藩的合理切入口。

他御驾亲征,俘虏了朱高煦之后,立刻有人建议让他继续兴兵,拿下他的三叔朱高燧。朱棣在位的时候,朱高燧也曾密谋夺嫡,并闹出了给朱棣下毒的事件。

朱瞻基却说,自己只剩下这么一个亲叔叔了,要求群臣讨论,如何处置朱高燧。

远在封地的朱高燧,听说这件事,早已吓破了胆。他立刻上书,请求辞掉他的藩王护卫,以示自己再也没有造反的能力了。

朱瞻基自然乐见其成,并礼尚往来,给朱高燧留了一支没有战斗力的仪仗队,保全了朱高燧作为亲王的颜面。

有了朱高燧这一个样板,其他和朱瞻基亲缘关系更远的亲王,也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各路藩王纷纷在府中被查出了一些过失之后,赶紧上书请求辞掉自己的护卫,以保全王府。

还有不少藩王,见到大势如此,也不等朱瞻基来找他们麻烦了,直接就上书朱瞻基说,这些护卫在自己这里,闲着也是闲着,还是上交给皇帝吧。

那些没有主动上交护卫的藩王,朱瞻基也有办法对付他们。

他经常下诏,让藩王府的护卫到边境去守边,理由是边境兵力不足,请王爷们暂时为边境做些贡献。

但是护卫们这一去,可就不会再归还回来了。

有的时候,大明的军队出征之后减员,朱瞻基也直接下令,从藩王的护卫中抽出人来,补足人员。这自然也是有去无回的一锤子买卖。

明初的藩王,按照规定,拥有3支护卫,每支护卫的人数在几千至近2万不等,实力强劲。这也是他们有能力威胁朝廷的原因所在。

没有了护卫的藩王,犹如被拔了牙的老虎,再也没有造反的实力了。

而等到朱瞻基的弟弟们被封为亲王,到封地就藩的时候,朱瞻基直接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没给他们多少护卫,基本上只够保护王府的安全,和维持亲王的体面。

这相当于釜底抽薪,把藩王们造反的最大倚仗给拔掉了。

除此之外,朱瞻基一直想方设法,加大对藩王们的限制。

明初的藩王,经常有进京朝见天子的记录。这对于藩王而言,也是一种荣耀,可以提高声望和地位。

而朱瞻基,直接就不允许他们进京了。不少藩王都上书请求过,要到北京面见朱瞻基,谢恩或者述说自己在封地受的委屈,都被朱瞻基回绝。

见不到天子的藩王,又在封地里受到颇多限制,可以说,很多人都可以欺负他们一把。

根据明实录记载,朱瞻基的八弟朱瞻垍,就曾被府中一个下人欺辱得几乎自尽。

并且,藩王无召,不得离开封地。后来朱瞻基的一个弟弟可以出城郊打猎,都是经过皇帝特别恩准的。

这也就几乎断绝了藩王们互相往来以及培养势力的可能。

一次,朱瞻基的五弟朱瞻墡更换封地的时候,经过八弟的朱瞻垍所在的安陆。两人执手相看泪眼:此次匆匆一别,从此再无机会相见了。

在这种条件下,朱瞻基的弟弟们别说想夺位了,他们能保住一生平安富贵,就已经不容易了。

而且,在朱瞻基的多方削弱之下,明朝的藩王也再也没有了威胁皇位的能力。在朱瞻基之后,明朝唯一一个造反的藩王,是明武宗朱厚照年间的宁王朱宸濠,且很快就被收拾了。

04、写在最后

我们可以看到,朱瞻基的弟弟们,从始至终就没有造反的机会。

朱瞻基登基之前,当了14年的储君,地位稳固,且他们一家要对抗共同的敌人朱高煦,他的弟弟们就算有造反的心思,也要先帮朱瞻基保住地位,要不然,他们可能连性命都保不住。

朱瞻基登基之后,大力削藩,他这些成了藩王的弟弟,手中没有护卫,也培养不了势力,更加没有机会造反了。

而且,在朱瞻基之后的明朝藩王,大多都很安分,在封地里混吃等死。

这自然不是因为他们都想得很开,没有夺位的野心,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夺位的条件。

可见,人性是靠不住的,指望一群有皇室血统的人永无反心是不可能的。想要皇位稳固,只有多方削弱对手们的实力。

当年朱允炆削藩,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只是,朱允炆削番的手段实在是太稚嫩了,比起朱瞻基来实在是差得太远了。

你觉得是不是呢?

56 阅读:59118
评论列表
  • 尘心 26
    2024-01-06 08:52

    嫡长子,能力还强,让他们看不到任何机会,当然不会去挣了,如果是朱允炆那样的,那些弟弟能力在强一点你在看看

    情不知所起 回复:
    朱棣也反不了,蓝玉是朱允熥的舅姥爷,有淮西派支持,朱元璋就不会大规模清理,这样朱棣造反就等于送死,到时候跟他打仗的就不是李景隆,而是蓝玉,那不得打死朱棣。
    从河流到海洋 回复:
    朱允熥烂泥扶不上墙啊,只能让庶子朱允炆上位。然而庶子和那帮淮西武将集团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坐不稳江山,所以重八只能下狠手清理。[捂脸哭]
  • 2024-01-16 13:03

    这要感谢朱高炽命硬,撑到了朱棣挂了之后才死。如果死在朱棣之前,皇位绝对是朱高煦的,朱棣才不会犯跟老朱一样的错直接把皇位传给孙子。不然朱高煦也来一次靖难,大明国柞还要不要了。

    情不知所起 回复:
    朱允炆能和朱瞻基一样?朱允炆养于深宫妇人之手,学于酸儒,不通军事,但凡他的指挥和决定能有一个失误,朱棣都不一定能成功。而朱瞻基有大义名分,有文武百官支持,有自己强大的军队,有能力,通军事,他二叔造反就是等死,翻不起风浪。
    ‵my_bus 回复:
    朱允炆是自己作死的怪不了朱棣,削得自己叔叔住几年猪圈,逼死自己亲叔叔,世家的皇帝,是我也反,但凡天天好酒好肉谁他娘愿意造反。
  • 2024-01-21 21:26

    主要就是建文没有干过自己叔叔,明宣宗把叔叔干死了!不然他两个一个下场,但是那度牒可只有一份。老朱肯定没有想过他重孙的事

  • 守望 15
    2024-01-04 14:32

    这种情况夺嫡唯一的办法是让太子意外死去,不管太子支持者们多么强大,最终总要另立储君,就看谁敢这么做了

    暮鼓晨钟 回复:
    所以朱高煦才在半路伏击朱瞻基,不过是没成功而已。朱高煦最好的机会就是在朱棣死之前搞掉朱高炽,只要成功了就算被怪罪,但是皇位还是他的,朱棣不会把皇位直接传给孙子,朱棣肯定也怕朱高煦这当叔叔的也来一次靖难。
  • Ov 飛 12
    2024-01-06 06:09

    他爹这个皇位都是因为朱瞻基争取过来的,谁要是和他抢,那不是找死么。

    伊人离去残留香 回复:
    有道理
    D调卡农 回复:
    扯淡呢,朱4是旁支造反上位,一直怕文人以老朱定的祖法骂他根不正,所以他在位时累死累活的疯狂开拓国土和修永乐大典就为了证明老朱选人选错了,让大臣忽略他是旁系造反上位的,有鉴于此他怎么可能还去犯错误不遵嫡长继承制?
  • 2024-02-12 21:25

    朱瞻基在永乐时期就给定为他一脉的世子了,而且朱棣在位时就经常给他跟着去锻炼军事,人家有正统身份,有文官武将支持,去夺位不是找死嘛

  • 2024-04-17 21:20

    历史上都没几个当皇太孙的,除非袭杀他否则谁也拦不住他上位,建文和朱棣故事哪那么容易重演。

  • 2024-04-29 11:32

    简单来说,朱瞻基是朱棣亲选的接班人,谁敢不同意,他老子都是沾他的光当的皇帝,史上唯一的吧[笑着哭]

  • 2023-12-18 00:57

    他爹当了不到一年皇帝,他怎么当的14年储君?

    残月 回复:
    皇太孙了解下
    往事如烟 回复:
    你特么的错字连篇,发之前检查一下
  • 神仙打架,小鬼躲都躲不赢,谁还往上凑?反正自己当不了皇帝,非要做炮灰?躺平不香吗

  • Evr 7
    2024-04-06 04:43

    二叔能力那么强都给干死了,其他皇子找死吗?而且其他皇子应该是干不过二叔的

  • 2024-04-25 13:40

    高炽治国一把好手,可惜就是太胖,一胖生百病,猝死太正常。所以啊,颠扑不破的真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捂脸哭]

  • 2024-05-03 11:50

    因为朱棣喜欢朱瞻基啊,说他是圣孙,就像康熙喜欢乾隆后把皇位交给雍正继承一样

  • 2023-12-16 10:48

    好圣孙

  • 2024-03-18 10:01

    跟朱瞻基争还要跟叔叔争讨不到好处的。一边躲得远远的当个闲散王爷不好吗?

  • 2024-01-15 09:15

    就像雍正也有三子没人和乾隆抢皇位一样,你敢抢雍正就敢杀

  • ㊣. 4
    2024-03-17 22:41

    朱高炽能当皇帝,朱瞻基有一半功劳[得瑟]

  • 2024-04-27 14:12

    玄武门之变不是李世民强,而是李世民够狠,够绝,千古狠人!东宫建成太子兵强马壮,比二蛋强多了!真比太子猛,也不用偷袭玩谋杀了

  • 2023-12-13 00:42

    悟道 儿子不行看孙子[得瑟]

  • shen 3
    2024-03-16 21:48

    皇太孙是储君?

    ㊣. 回复:
    帝皇家带个太字辈的就是不二的皇位继承人,皇太子,皇太孙都是[得瑟]
    亲买Q币吗 回复:
    跟现在英国的第几皇位继承人一样,太孙是第二继承人
  • 2024-05-05 22:57

    没有朱瞻基,他爹太子之位就很可能不保

  • 2024-05-27 23:37

    因为朱瞻基他老爸是皇帝。

  • 2023-12-14 06:23

    难道他们不出去就藩

    梦幻情缘 回复:
    手里没兵
    冬天的风 回复:
    朱棣之后的藩王基本没啥实权了
  • 2023-12-27 16:37

    地基是关键

  • 2024-04-16 16:09

    明初的几代看着就像是复制粘贴的一样,除了结局稍有不同

  • 2024-04-25 17:31

    朱棣定下来了的,位置牢固

  • 2023-12-25 16:07

    当年明月说这段有点存疑,他老爹死的消息还没送出来,他就已经在路上了,而且还要穿过几个兄弟的领地,然后很神奇的闪现到了北京,难道他能预测自己父亲的死亡?

    ㊣. 回复:
    他老爹死的时候可能封锁了消息,给他争取了一段时间还是有可能的吧?
    依然浪子 回复:
    他老爹什么时候死的?如果秘而不宣呢, 亲信告知,给回赶,等回来在公布。
  • 2024-01-27 11:11

    世子多病汝当免励之

    ㊣. 回复:
    我什么时候说过世子多病汝当免励之?[笑着哭]
  • 2024-02-03 19:45

    这哪里是护卫,就是军队。

  • 2024-05-05 21:11

    这也不好,当军权落到指挥不动的将领手里。人家才不管老朱家的死活

丰丰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