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领导的淮西集团,为什么斗不过文官集团?

淮下书生 2023-10-26 13:36:24

李善长之死,其实是太子党所为!

李善长剧照

前面淮下书生讲了,洪武十八年是勋贵和文官,他们力量此消彼长的一年。

有人说了,勋贵多行不法,被打击很正常。这一点确实没错,但多行不法不代表他就要谋逆,也不代表老朱就一定要他死?《明实录》里老朱不但没有杀李善长,反而在替李善长向文官求情,李善长最后也是自杀的。

《明实录》记载

有人又说了,老朱真想保李善长,一句话的事情,为什么被文官们左右了呢?

实际上,李善长案发生前,不能简单说成是勋贵和文官两派的斗争,而应该是老派勋贵,新派勋贵和文官之间的斗争。老派勋贵以李善长为首,新派勋贵则是以蓝玉为核心。

蓝玉剧照

洪武十八年前后,老朱提拔新派勋贵有两个目的, 一个是给太子朱标留下一套武将班子,一个是增加淮西勋贵的力量。最终就是要在恢复科举的前提下,保证勋贵和文官力量仍然处于平衡。

然而这种平衡最终没有促成,因为新派勋贵蓝玉不但没有和老派勋贵共同抵抗文官,反而在李善长案发生的过程中,替文官们递了刀子。

老朱提拔新派勋贵有两个目的

那么问题来了,老朱为什么要恢复科举?

老朱废除科举是觉得科举选出来的官员文章写得好,但办事能力不行。他想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于是他恢复了类似于汉朝的察举制。然而这种地方举荐人才的弊端也很大,容易暗箱操作。结果发展了十几年,举荐出来的人才还不如科举考出来的。最最关键的是,老朱要给太子朱标留下可用的人才。

察举制

我们知道,老朱对接班人的要求主要就是崇文厚德。朱标如此,后来的朱允炆也是如此。包括在对待孙子朱高炽和朱高煦的态度也可以看出,他更喜欢偏文的朱高炽。

毕竟二代帝王,守成之君,肯定是以文治国,而不再需要马上天子。为了配合二代文皇帝,必然需要重儒教、兴科举。

朱标剧照

所以科举必须恢复,至于科举恢复后,文官们得到加强,老朱是清楚的,但他不能改变。他能做的,只有尽量去平衡,这就有了新派勋贵的诞生。

同样是淮西勋贵,新派为什么不和老派共情,反而帮助文官呢?

首先你看看蓝玉是朱标什么人,妻舅,妻子常氏的舅舅。这个关系很铁啊,铁到蓝玉曾向朱标举报朱棣在燕地僭越。用蓝玉辅助朱标,老朱是放心的,即使蓝玉犯了许多错,也能接受。

蓝玉、常遇春、朱标关系

而文官这一块,如果你注意洪武十八年的科举,你就会恍然大悟。当年殿试练子宁是榜眼,黄子澄是探花。齐泰也是这科的进士。

齐泰、黄子澄、练子宁后来都是朱允炆倚重的人,也可以说是太孙党。

太孙党和太子党,本质上区别不大,如果朱标没死,后来这几个为代表的文官,也一定是为朱标服务的,尤其黄子澄还是东宫伴读。

洪武十八年科举部分名单

也就是说文官围绕太子,蓝玉也围绕太子,他们自然而然产生共情。三派势力中两派走到一起,那么第三派必然遭殃。

老朱对东宫将来的布局已经基本成型了,自然不会大动文官,太子也成了文官们肆无忌惮的挡箭牌。而李善长面对大势已去的局面,只能以自杀促成这样的布局。

因此,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老派勋贵的覆灭,完全是文官们推动的。后来朱标的突然死亡,也使得老朱不得不重新为太孙布局,这时候蓝玉为代表的新派勋贵就成了威胁太孙朝的定时炸弹,所以蓝玉案不得不爆发。

蓝玉剧照

到了建文帝上位时,淮西老派新派勋贵,都对文官们彻底失去了威胁,文官与勋贵的矛盾,迅速转变成了文官和藩王的矛盾,没了制约的文官,便开始了非常激进的建文削藩。后面朱棣被逼靖难,清君侧,清的其实就是这帮人。

朱允炆剧照

朱棣上位后,便下令毁坏《洪武十八年榜进士题名碑》,彻底否定了洪武十八年的472名进士。回到洪武十八年,这一年是勋贵和文官势力此消彼长的一年, 文官这边长的是科举的恢复,勋贵这边消的是徐达的薨逝,而徐达,正朱棣的岳父,所以你们看懂了吗?

欢迎关注“淮下书生”,阅读观看更多历史文学原创文章和视频!

版权声明:本文及相关视频由淮下书生原创撰写拍摄,非“淮下书生”署名的发布,皆为抄袭搬运。任何平台个人禁止抄袭搬运,喜欢可以转发分享点赞评论关注!

29 阅读:39011
评论列表
  • 2023-12-13 15:42

    功勋集团一直压制文官集团,而且差距很大,所以朱元璋才会要清理功勋集团, 文官集团做大全靠朱祁镇骚操作,一战功勋集团死绝了,

  • mygame 20
    2023-10-27 09:56

    重八虽然很努力补文化但是历史这块还补得不够,想不到察举制的结果就是魏晋门阀政治

    遗忘 回复:
    你以为他不知道啊,当时是为了国家稳定,再就是淮西勋贵也真给脸不要脸,逼着洪武大帝对他们动刀子。另外,当时没有文官说话的份[大笑]
    世态炎凉 回复:
    就是东汉的举孝廉制度
  • 2023-10-28 15:39

    是朱元璋要他死,啥集团活啥集团死不是看朱元璋心情

  • 2023-11-04 21:01

    明朝的灭亡离不开这些书生

    Sam 回复:
    谁都知道百无一用是书生,空谈误国。宋朝重文轻武的后果这么明显。还敢重用文人。还是朱棣明智些。一个方孝孺不听话就灭了十族
    刺猬 回复: Sam
    士族是野史 祝枝山编的
  • 2023-10-27 12:43

    朱元璋打击淮西集团,为朱允炆铺路

  • 2023-10-26 19:58

    李善长是被牵连了,没啥办法,他和淮西勋贵集团关系错综复杂,属于那颗最大的树,如果想砍淮泗集团,肯定要从最大的开始砍。

  • 2023-10-27 16:03

    无法重复开国靖难却必须重复开科举

  • XH 9
    2023-12-13 14:10

    也有大明战神的锅 明朝原本文武还算平衡 土木堡之后文官彻底压倒武将

  • 2023-10-27 10:20

    主要还是接班人的问题!

  • 2023-12-02 14:52

    我好奇李善长和朱标谁先挂的

    心静则宁 回复:
    四大案只有蓝玉案是朱标死后
    心静则宁 回复:
    朱标下手也是挺黑的,蓝玉应该算是朱标死后的无辜者 。
  • 2023-12-11 12:06

    开朝老朱面对一个胡惟庸都畏手畏脚,因为他面对的不是一个人而是等级制度中的第二级,垄断一直是中国社会挥之不去的噩梦。

  • 2023-10-27 02:10

    杀李善长者,司马懿也。

    遗忘 回复:
    擅长是有点冤,但知情不报罪同谋反啊[大笑]
  • 2023-12-27 08:11

    为了制衡

  • 2023-10-27 18:01

    你觉得李善长学的了司马懿吗?

    何康 回复:
    万一呢?皇帝都是宁杀错不放过,李善长也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
    心静则宁 回复:
    朱棣死后,仁宣二帝十年,后土木堡,如果有一个活到这个时间段的司马懿的话
  • 2023-12-20 16:14

    经过了宋朝的不抑兼并,元朝的地方包税,文人士大夫已经彻底变质了[笑着哭]

  • 2023-10-26 21:00

    这是李系列最后一个,中间隔了好几期!感谢点赞送花

  • 2023-11-28 21:29

    写的这都是啥玩意儿了

  • 2024-01-05 14:02

    老朱不是喜欢文,是喜欢长子。

  • 2023-12-28 09:31

    只是朱家不需要淮西集团了

  • 2023-10-26 17:26

    儒以文乱法!他一定是犯法了!

  • 1
    2023-10-27 14:07

    除了明史,其他史料都是自杀

  • 2023-10-31 09:29

    鬼扯淡

  • 因为裁判不想让你赢!

  • 2023-10-27 14:30

    你觉得李善长怎么死的?

  • 2023-10-27 02:54

    老朱也是喜欢各种史记的,司马懿才是害死李善长的

  • 2023-10-27 04:02

    李善长到底有没有谋逆?

    用户25xxx10 回复:
    有当司马懿的行为
    用户10xxx53 回复:
    所以畏首畏尾,两不相帮,落得一个知情不报!造反成功,他也年纪大了,没多少好处。不成功,他也没参与。精明也会被精明误。
  • 2023-11-23 00:28

    定制不同的赛道就破解了

  • 2023-11-23 00:28

    可以破解啊!

  • 2024-02-03 15:10

    什么文欢集团,李善长就是文官集团的头,官拜宰相,

    用户10xxx53 回复:
    并不是,李善长虽然是宰相,但是代表淮西勋贵。文官代表科举上来的那一帮人。还有清流一派,就是刘伯温那一批人。古代很多派系都会报团。比如一个地方的,同是读书的。太监团体,外戚团体。明朝没有出现的就是外戚团体,宰相做大。实际一朝天子一朝臣,历史总是相似的。避免这个,就会出现新的问题。
猜你喜欢

淮下书生

简介:深耕历史,品味文学!关注交流,共同成长!